4月16日傍晚
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
來了一群「小可愛」
它們
一路逛吃逛吃
從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
來到了元江縣
這是4月16日下午
在元江、墨江兩縣的交界處
野象群
在山路上緩步前行
時而進入林間
悠閑地品嘗着路邊的野草
時而停下來
嬉戲玩耍
它們不停地扇動着耳朵
長長的鼻子甩來甩去
不時發出象鳴
似乎對當地的美食和風景
都較為滿意
還有幾頭小象寶寶
依偎在象媽媽的身旁
畫面格外溫馨
據悉
當天上午10點
接到野象群來到
兩縣交界處的情況報告後
元江縣各級各相關部門工作人員
立即趕往象群所在地
對象群進行密切跟蹤觀察
這群野象在
兩縣交界處逗留了大半天
於當天傍晚19點
進入元江縣因遠鎮境內
晚上22點
象群經鎳礦礦山
來到因遠鎮安定社區小班碧組
22時40分
象群離開小班碧組
在村寨東面的山坡上活動
據了解,這群野象為亞洲象,共有17頭,是亞洲現存的最大陸生動物,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目前,我國的野生象僅分佈於雲南省南部與緬甸、老撾相鄰的邊境地區,數量十分稀少。這也是有監測數據以來野象群首次進入元江縣境內。
為了有效保護象群和當地群眾的生命安全,元江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組織各級、各相關部門對象群活動情況進行密切跟蹤監測,並及時發佈相關預警信息;同時,全力做好附近村寨群眾的安全引導、疏散等工作。
4月17日
元江縣公安局發佈
「亞洲象防範預警公告」
提醒當地居民
做好安全防範工作
亞洲象防範和保護預警公告
元江縣城區及各鄉鎮(街道)居民群眾:
2021年4月16日上午10時許,有17頭亞洲象在普洱市墨江縣與元江縣交界處活動。接到情況報告後,我縣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立即前往象群所在地,對象群進行密切跟蹤觀察。該象群在墨江縣與元江縣交界處逗留至16日19時許進入我元江縣因遠鎮境內,22時許經鎳礦礦山進入安定社區小班碧組,22時40分許離開小班碧組往南溪公路方向轉移,目前觀測到象群在小班碧東面半山腰活動。
因野象具有較強的攻擊性,易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請周邊的居民群眾做好安全防範。
1.請自覺保護野生動物;
2.請勿對亞洲象圍觀、驅趕、拍照;
3.及時接受預警平台預警信息,勞作、出行注意安全,避開亞洲象活動區域及路線。
4.元江縣委、縣政府已組建工作專班開展跟蹤監測,持續關注象群動向,全力做安全防範工作,請轄區群眾不必恐慌。
附:亞洲象習性
元江縣公安局2021年4月17日
附件:
亞洲象特徵及生活習性
亞洲象是亞洲現存的最大陸生動物,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亞洲象(又名大象)生活於熱帶森林、叢林或草原地帶。亞洲象喜群居生活,每群數頭或數十頭不等,由一頭成年雌象作為群體的首領帶着活動,沒有固定的住所,活動範圍很廣。中國的野生象僅分佈於雲南省南部與緬甸、老撾相鄰的邊境地區,數量十分稀少。
亞洲象主食竹筍、嫩葉、野芭蕉和棕葉蘆等。在早、晚及夜間,亞洲象會外出覓食,它們主要食用草、樹葉、嫩芽和樹皮。亞洲象也會吃農作物如香蕉和甘蔗。亞洲象生活中水是必不可少的,會長途跋涉去尋找水源。亞洲象是草食性動物,一天要有16個小時用來採集食物,在正常時每天要走3到6千米去覓食,但迅速奔跑起來也能達到每小時36千米的速度。
目前
象群正在元江縣委、縣政府
及相關部門監測下活動
當地群眾情緒穩定
溫馨提示
亞洲象具有極強的攻擊性
如果遇到亞洲象
應及時避讓、撤離
不要上前圍觀、驅趕、拍照哦!
來源:雲南發佈
圖文編排:羅茜
責編:江曉嵐
歡迎掃碼關注「魅力石屏」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