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我市舉行2023年全國低碳日宣傳活動暨「零碳泰山」啟動儀式,爭做零碳旅遊的先行者和示範區,開啟「零碳泰山」建設。
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實施「雙碳」戰略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7月6日,省生態環境廳印發《山東省近零碳城市、近零碳園區、近零碳社區示範創建實施方案》,旨在通過近零碳示範建設,樹立近零碳發展典範,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泰山是世界首例文化與自然雙遺產,也是全省第一大林場,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近年來,我市錨定生態立市不動搖,積極創建全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搶抓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入選國家試點的戰略機遇,總投資166.4億元,以泰山區域為樣板,為全省乃至全國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提供了「泰山經驗」。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2022年,全市臭氧、二氧化硫、重污染天數等指標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一位,水環境質量指數改善幅度位居全國第七位、全省第一位,我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被國務院辦公廳表彰為2022年生態環境領域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市,為全國9個地市之一、山東省唯一,實現了泰安督查激勵零的突破。
「近零碳示範創建是引領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舉措。創建『零碳泰山』,我們將帶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雙碳』戰略目標,走好低碳旅遊發展之路。讓我們共同努力,爭當『零碳泰山宣傳大使』,做低碳旅遊的倡導者、推廣者、守護者。」泰山景區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近年來,泰山景區將生物多樣性保護放在重要位置,不斷優化生態環境。截至目前,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4.8%、植被覆蓋率達95.6%;野生鳥類記錄達370種,比原記載多222種;最新調查泰山昆蟲約2000種,新記錄種超900個;泰山花楸野外回栽68株,初步挽回了全球只有1株的危局。
綠色低碳是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據介紹,泰山景區將高標準開展「零碳泰山」建設,建立健全景區低碳管理制度,推廣使用智慧旅遊系統,逐年核算碳排放量與碳匯,以「雙碳」理念全面融入景區管理全過程;不斷推進清潔能源利用,提高光伏發電、太陽能供熱利用量,提升節水節能利用水平,全覆蓋開展垃圾分類回收,加強無廢景區管理,切實減少碳排放;不斷提高森林面積和質量,保護好古樹名木與原生生態系統,合理種植本土植物,持續開展雲植樹活動,增加二氧化碳消納能力,提升綠色碳匯能力;加強宣傳低碳文明理念,倡導低碳旅遊,建立常態化宣教機制,倡導文明祭祀,鼓勵綠色登山、凈菜進山、光盤行動等低碳行為,將低碳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來源 : 最泰安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