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時代》雜誌稱為「華人之光」的Coco李玟,7月2日在家中輕生,7月5日與世長辭,時年48歲。
笑容的背後,是另一層陰影
也許你會恍惚「李玟」這個名字,但你一定聽過「滴 答 滴」這個旋律。再不濟,廣州好迪洗髮露的經典廣告詞應該都記得吧——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印象中的李玟,唱功絕佳、舞姿性感。製作人姚謙曾評價她:是唯一一個能夠將歐美髮聲技巧和中文歌曲完美結合且吐字清晰的華語女歌手。
她的陽光、自信、活力四射……為那個時代的女性展現了一個新的、明媚的範本。
可就是這樣一個生命力旺盛的天后級人物,在大家以為依舊會被她的光芒所照耀的時候,卻突然傳來了逝世的噩耗。
讓人難以接受的是:李玟明明是那麼陽光熱辣的一個人,為什麼會選擇輕生?
去年《聲生不息》的港樂季里,李健就曾打趣從來沒見過這麼活潑、這麼多話的人。
節目中,她總是發出爽朗的大笑,給人一種簡單而又沒心沒肺的感覺。
李玟說:「我天生喜歡逗人家笑,是那種扮鬼扮馬讓大家開心的那一種人。」
的確,她的歡脫感染着周圍人。
可同時,她又在不快樂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有人說,她做出這樣的選擇是因為婚變;也有人說,是因為事業;更有人說,是因為痛疾……
究其根本,是因為她不快樂。
數年前,她就已患上了抑鬱症。
笑容,成了她掩飾真實情緒的一種表情。
這是微笑型抑鬱患者的典型表現:在別人面前微笑,而內心抑鬱痛苦。
現在看來,她曾經的那些大笑不過是對抗抑鬱的一種招數罷了。
她把微笑背後的陰影留給了自己。
她的內心深處,其實早就經歷過一輪又一輪的苦痛與掙扎了。
她曾把自己比作「女戰士」。
在30年的出道生涯中,李玟總是一幅強者的姿態出現在大眾視野里。
今年3月,做完手術的她學着重新行走,她給自己打氣:我是萬里長城永不倒!
強者總是希望自己永遠都是強者。
可實際上,強者也需要露出點脆弱的部分來接受別人的安慰。
在現實生活中,像李玟這樣微笑型抑鬱症的人其實很常見。
大家在表面上都是一副堅強愛笑的樣子,可這就像膝跳反射一樣,轉瞬即逝。
當意外來臨時,他們也會手足無措地搞砸一些關係,錯失一些機會,看錯一些人,做錯一些事。
但真正的強大不一定非要對抗,它可以是允許發生。
允許自己的遺憾、愚蠢;允許生活的意外、不幸;允許付出沒有回報,允許事與願違。
其實,一個人真正的勇敢從來都不是大無畏。
而是我害怕,但我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抑鬱不是想多了,而是生病了
2022年,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的報告就指出:
全球範圍內約每8人中就有1人罹患精神疾病,其中,抑鬱症是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
但抑鬱症問題卻往往被忽視、甚至誤解。
對於抑鬱症的偏見和污名化一直存在,不少人認為是「想多了」、「閑的」、「自找的」。
很多人不理解的是:抑鬱症不是矯情和玻璃心,他們是真的生病了。
它不僅僅是心理上的疾病,還有生理上的病變,不期而來,也難以自控。
當抑鬱發作時,往往伴隨無盡的疲憊感、沉重的無力感。
期間有無數次崩潰的時刻、無數次想死的念頭。
生或死,可能就在一線之間。
對他們來說,僅僅是活着,就很累。
很多人覺得抑鬱症就是矯情,但抑鬱症患者的體驗無法共情,也無法用語言傳達。
他們所遭受的軀體化癥狀,常人往往難以想像。
讓抑鬱症患者絕望的,不僅僅是疾病的痛苦,還有身邊人的不理解,認為他們只是想得太多。
即便他們坦誠聽到這句話之後的難受,得到的也可能是:「事實就是這樣」、「我是為你好」。
要知道,每一位患抑鬱症的人,都正在深淵中苦苦掙扎,就算不能感同身受,也不要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他們,更不要用輕描淡寫的態度去傷害他們。
面對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最基本的態度就是尊重,重要的是去理解他的生命境遇,而不是輕易否定對方的堅持和努力。
抑鬱症不是一種心情,而是一種病痛,就跟生理上的疾病一樣,需要重視,需要治療。
因為各種生活事件、人際關係壓力產生的心理衝突,誰都有可能陷入抑鬱狀態。
也許輕度的抑鬱通過心理諮詢就能改善,但中重度的抑鬱一定吃抗抑鬱葯進行治療。
如果你感覺長時間情緒低落,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甚至影響到學習工作且調整不了,去看醫生吧,沒什麼可丟人的。
要知道,你只是病了。
主持人金星曾問過李玟,你是否一向很順利,沒有過低谷?
她說,不是,只是我很少說。
李玟展示給世人的常常是她明媚的笑容和女戰士般的堅強,卻極少展露她的痛苦與脆弱。
出道幾十年,誰都不知道能歌善舞的她生來就有腿疾,直到今年2月的一條微博,她才道出了自己多年來承受的苦痛。
而婚姻的失敗更是讓她傷痕纍纍。
婚內丈夫多次出軌,繼女跟她反目成仇,付出太多,換來的卻只有傷心,也讓她難以走出長達11年的婚姻觸礁的陰霾。
我們曾一度以為,她的感情生活,應該跟她的外表一樣火辣奔放。
沒成想,她的內斂含蓄,遠勝一些表面冰清玉潔卻私生活混亂的女星。
她留給我們的,除了美妙的歌聲、動人的表演,其實還有她對感情與家庭的忠誠與善良。
8年戀愛、12年婚姻,二十載投身一段感情,在事業巔峰,選擇回歸家庭。
對丈夫前任的孩子視如己出,試問:這在浮躁的娛樂圈又能有幾人?
曼妙的舞姿之下,竟是殘缺的身體。
明艷閃耀的笑容背後,竟是多年的病痛折磨。
她把激情四射的表演留給觀眾,卻獨自帶着巨大的失望黯然離開。
沒有人覺得抑鬱是病,大家只認為是你想得太多。
我們對抑鬱有太多的輕蔑和漠視。
強顏歡笑只是保護面具,獨自忍受才是生活常態。
李玟說:
我很害怕那種沒人要我的感覺。
往往安慰別人的人,最需要安慰;
獨自強撐的人,最需要幫助;
從不喊累的人,最需要一個寬厚的肩膀。
再見,CoCo,一位明亮的女性……
很多人心裏承受了多少,我們真的不清楚。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