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多萬猶太人建立以色列,3000萬庫爾德人卻無家可歸,流浪至今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國家,是一個民族的信心,是一個民族的底氣,是一個民族能自由自在活在一片土地上面的象徵。

因此,在上個世紀,世界上很多國家都紛紛開展獨立運動,就是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國家獨立。

世界上有這麼一個民族,僅僅九百多萬人,就建立起了一個國家,那就是猶太人。

世界上還有另一個民族,有三千多萬人,一直在流亡,那就是庫爾德人。

猶太人建國

眾所周知,猶太人,是全世界有名的商人民族,具有非常聰明的商業頭腦

但是,與他們所取得的商業成就不匹配的是,他們在世界上的地位。在歷史之中,猶太人就一直備受歧視。

猶太民族,可以說,在歷史之中,就是一個遊離於世界民族之外的存在。

一開始,猶太人大部分都是在歐洲一些國家進行商業活動,但是由於當時歐洲的老大德國十分看不慣猶太人,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肆殺猶太人,就導致有部分的猶太人去到了中東地區。

隨着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的戰敗,猶太人的生存處境看似變得好起來了,但是事實上,卻依舊還是會受到歧視。

如果我們打開世界地圖,找到歐洲,我們就會看到各種小國家紛紛林立在歐洲的那一片土地之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已經不是歐洲的老大了,日不落帝國和法西斯作為戰勝國強大的存在,主導了歐洲當時的經濟、軍事等領域。

英國和法國其實也看不慣猶太人,他們只是沒有德國做得那麼過分而已。


二次大戰之後,英國和法國看着猶太人又漸漸在歐洲這片土地之上活躍了起來,心中就十分地不耐煩。他們想出一個主意,就是將大部分的猶太人都趕到了中東的土地之上。

如果我們去觀察歐洲歷史,就會發現,歐洲是一個非常注重自己宗教的國家。

在中國,雖然說佛教和道教是主流,但是,還是有大部分的普通人,並不會接觸這些教派。

但是在歐洲,教派已經融入了他們的生活之中,成為了他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東地區,也是同樣。

我們回看歐洲和中東地區的戰爭,大部分都是因為宗教原因所產生的一些地區爭奪、資源掠奪之類的戰爭。

比如說在16世紀的時候,最強大的莫過於奧斯曼帝國,與歐洲之間發生的十字軍東征,就是由於信仰的不同,從而導致的爭奪土地的戰爭。

在奧斯曼帝國之前,世界上最主流的宗教是基督教,但是隨着中東地區的人民逐漸信任伊斯蘭教,基督教對中東地區失去控制。他們為了奪回基督教在中東地區失去的土地,所以就組織了一次十字軍東征。

猶太人與世界產生的矛盾,其實也在於宗教不同,也就是猶太人所信仰的猶太教與基督教的矛盾。

耶穌是基督教之中的創世主的存在,但是在眾多基督教心中,就和世界名畫《最後的晚餐》一樣,認為耶穌是被叛徒猶大殺死的。

這其實就是基督教與猶太教之間最為顯著的矛盾。

所以,實在是受不了猶太人蹦達的歐洲,將猶太人趕去了被伊斯蘭教佔領的中東。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已經受夠了流亡歷史的猶太人,居然在中東地區站住了腳跟,創立了以色列,實在是令歐洲感到不可思議。

強悍的庫爾德人

在創立以色列的時候,猶太人只有九百萬,但是在中東那一片土地之上,有一個民族,人口達到了三千多萬,還全民皆兵,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僱傭兵民族,卻永遠都在尋求建國之路,那就是庫爾德人。

庫爾德人所在的區域叫做庫爾德斯坦,但這,僅僅就是一個地區。

庫爾德斯坦這個地區,橫跨了土耳其伊朗伊拉克敘利亞

也就是說,庫爾德斯坦僅僅是庫爾德人的居住區域,但其實,並不是他們的土地。他們所居住的這一塊土地被分成了四份,分佈於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

這是非常悲哀的一個事情,大家可以想像,一個民族,一個具有三千多萬人口的大民族,卻始終沒有一個自己的國家,一直存在於別的國家土地之上。

他們居住於這片土地之上,卻不能真正擁有這片土地,這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情。

看到這兒,或許有人就會覺得,那這個民族一定是軟弱的,站不起來。

但是事實恰恰相反,這個民族,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兇狠的民族。這個民族的兇狠程度比起以武力著稱於全世界的俄國人,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曾經有人統計過,平均每二十個庫爾德人之中,就一個人拿起武器上過戰場,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驚訝的數據。也就是說,在庫爾德,無論男女老少,只要有20個人,那就必然有一個人上過戰場。

除此之外,庫爾德人的軍隊,還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那就是世界著名的「娘子軍」。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看過一個電視劇,叫《楊門女將》,就是講述了楊家的媳婦們,在丈夫戰死沙場之後,為保家衛國信念,放下紅妝,穿上武裝的故事。

庫爾德人的女性,也是如此。甚至於,庫爾德軍隊當中,女性比例已經佔到了40%。

全世界沒有哪一個國家,女性軍人的比例能夠達到40%的。

庫爾德的女將們,以其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響徹於世界,非常令人欽佩。

庫爾德人的英勇善戰,最直接體現的,就是在2014年和斯蘭武裝組織的對抗之中。

在面對當時的伊斯蘭武裝分子之時,庫爾德人幾乎能拿起武器的都上了戰場,他們為了保護那一片地區,無數的庫爾德軍人們戰死沙場,寧可死,不肯退後一步。

最終,孤立無援、武器落後的庫爾德人面對擁有先進高科技武器的伊斯蘭武裝分子,以他們的堅守,獲得了世界人民的支持。在全球的輿論之下,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終於給予了庫爾德人支持,最終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根據事後統計,在這一場戰爭之中,庫爾德人上戰場的有三分之一都是女性。

失去建國機會

那麼,如此強悍的庫爾德人,為什麼一直在尋求建國的路上,卻從來沒有成功過呢?

首先,還是要從庫爾德人的歷史說起。自誕生開始,庫爾德人就沒有民族概念,他們分散於各個國家的游牧民族之中。

直到他們有了民族與國家概念之後,土地早已被土耳其,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國家劃分完了。這些國家早就已經將庫爾德斯坦的某些土地當做了自己領土的一部分,哪裡會輕而易舉交出來給庫爾德人呢。

因此,中東國家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在沒有打的時候,就一起打庫爾德人,這也是非常現實的事情,周邊四個國家全都對庫爾德人的獨立虎視眈眈,那麼,他們又怎會成功呢。

第二,就是庫爾德人非常容易信任某些大國,總是輕而易舉就為他人做了嫁衣,成為了別人手中的刀。

庫爾德人這一個民族在歷史中就非常的驍勇善戰,但是也有個特點,就是總會輕而易舉地相信某些大國的承諾,導致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中間,就不得不提起一個國家,那就是英國

一戰的時候,庫爾德人本身是為奧斯曼帝國打仗的,也就是說,本身是在同盟國的陣營之中。

但是英國對於驍勇善戰的庫爾德人也非常心動,就想盡各種辦法,拉攏庫爾德人加入了協約國

這其中,英國就曾經許諾給庫爾德人,可以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家的承諾。

為了這個目標,庫爾德人是為英國拋頭顱灑熱血,最終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英國除了承諾庫爾德人建國,還承諾了亞美尼亞人建國。

英國將原先土耳其的土地給了亞美尼亞人,那土耳其人又怎會答應。

眼看又要挑起一場戰爭,英國就想了一個主意,那就是將庫爾德人的土地給到了原先的土耳其人。

最終,亞美尼亞人和土耳其人都心滿意足地離開了,只剩下悲催的庫爾德人,上了戰場,贏了戰爭,最後卻什麼都沒有撈着。

很快,第二次世界大戰又開始了,這也是庫爾德人建國的一個好機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蘇聯為了得到中東的某些資源,就開始支持中東民族獨立。

庫爾德人看準了這個機會,又認了蘇聯作為老大哥希望蘇聯能夠幫助他們獨立。

但是,這時候,英國又出來了。英國就在蘇聯和伊朗之間作為一個傳話人,最終,蘇聯獲得了在伊朗的石油開採權利,他們得到了想要的東西,隨後就將庫爾德人拋在一邊

這一次,庫爾德人又失去了一次機會。

世界大戰,是大國的鬥爭史,是小國的發家史。

庫爾德人失去了這兩次機會,那麼在世界格局已經基本定型的今天,想要從土耳其、伊朗、敘利亞、伊拉克四國手中搶奪一塊土地,這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哪怕庫爾德人再驍勇善戰,再以命相搏,他們卻永遠都被大國當作手中的棋子,沒有自由的權利。

這也就是為什麼猶太人能夠建國,而庫爾德人至今還尋求建國之路的原因吧,一方面就是因為土地,另一方面,就是他們失去了機會,看錯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