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建金廈大橋無論是對兩岸關係還是對金門發展而言,都是大好事。民進黨為什麼昨是今非,現在要強力反對?根本是政治考量和選舉算計!」
曾是馬英九對美政策幕僚學者的台灣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前所長陳一新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事實上從這麼多年的經驗看來,但凡蔡英文和民進黨反對的政策多是好政策,其贊成的多是壞政策。
兼任台灣民眾黨主席的台北市長柯文哲近日赴金門,表態支持金廈大橋,未料引起民進黨從上到下飽和攻擊。陸委會甚至抨擊柯文哲的說法是「白痴」 與「荒謬」,還說什麼「金廈大橋是大陸方面基於統戰思維的單方面設想,目的是在模糊金門和廈門的界線,進而讓金門融入廈門,成為福建的一部分。 」
對此,陳一新反問,如果真的如陸委會所言金廈大橋「會模糊金門與廈門的界線」,那蔡英文當陸委會主任期間同意的「小三通」就不會嗎?「這種理由很荒唐,不值一駁。」陸委會打柯文哲,其實炮火也打到自家人,因為蔡英文、陳建仁都支持過金廈大橋,甚至還加碼主張建金廈捷運。
陳一新認為,金廈大橋跟台灣所謂「國安問題」根本沾不上邊,這是一座對金門百姓很重要的一座橋,建成後會密切金廈交流合作,百利而無一害。民進黨完全是政治操弄,為反對而反對。
陳一新指出, 民進黨反對的政策多半是好政策。「蔡英文2011年擔任民進黨主席時極力反對兩岸簽訂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批評那是糖衣毒藥。執政六年以來,不論大陸如何限制台灣農漁產品,蔡英文當局還是緊咬ECFA的奶嘴不放。由此可見,民進黨曾經高調反對的ECFA的確是一個好政策。」
為何面對大陸暫停進口台灣部份農漁產品,蔡英文當局不敢去WTO去提告的原因。「一是大陸有檢出病蟲家和禁藥的事實證據,大陸的檢疫是全面性的,不是特別只針對台灣的產品;二是ECFA與WTO主張普遍性無關,因為大陸主台灣為中國的一部份,因此才通過ECFA對台灣單方面讓利。」
反之,民進黨主張或支持的政策則多半是壞政策。比如民進黨主張「2025無核家園」,結果廢除「核四」後,現在全台大缺電。最近,美國在台商會發表報告,警告蔡英文當局若無法解決台灣缺電的問題,包括美國在內的廠商將被迫出走。顯然,民進黨大力支持的「無核家園」政策不僅行不通,主張廢核「用愛發電」的民進黨人士終於自嘗到苦果。
陳一新進一步指出,民進黨2016年上台前大力批評國民黨當局的兩岸政策是「親中政策」,執政以後全力推動「聯美反中」政策。六年下來,民進黨當局除了連丟多個「邦交」外,更讓台灣人民活在台海局勢高度緊張的恐懼之下。「未來,台灣人民應該在選舉中知所選擇。 一個嚴重腐化的政黨(指民進黨)所提名的候選人一旦當選,也很難出污泥而不染。」
(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