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申即補,建議國家建立幫困基金,加強對低收入群體常態化救助


湖南科技大學為每月去食堂就餐次數多,且消費總金額少的2000名學生,無須其申報,直接將補助打到其卡上。一方面真正讓貧困學生受益,又照顧了其自尊心。

這種將補助精準滴灌的做法值得肯定和推廣。

經過持續脫貧攻堅,儘管現在我國雖然已消滅了絕對貧困現象,但近兩年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不少行業重新陷入困境。

據某省最新抽查,去年個體工商戶虧損面達90%,30%的門面頻繁變動,今年對未來預期好的個體工商戶僅有30%。

受脫鉤斷鏈等影響,原來經濟發達的江浙、廣東地區工廠,因產品賣難停產倒閉時有發生,許多工人無工可打,大學畢業生加入失業大軍,低收入群體規模不大擴大,很多人生活重陷貧困!

值此特殊時期,國家倡導共同富裕,應當在加大對低收入群體幫扶上下更大功夫。既應當扶持其就業創業,提供更多公益崗,又應對暫時失業的人給予經濟援助。

比如仿照湖南科技大學救助模式,利用微信和支付寶消費數據,對消費總額明顯低於正常消費水平的居民,發放消費券或直接發放現金補助。

所需資金專項列支。若有缺口,也可對高收入群體徵收特別稅、撥付專門黨費或號召高收入公務員、黨員幹部捐贈等方式籌集,作為扶危濟困專項基金。

大家認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