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福州這棵樹會下「黃金雨」!就在……

還記得煙台山,石厝教堂旁的百年銀杏嗎?

其實夏天的福州,也能看到這樣金燦燦的「黃金雨」。這次不是百年銀杏,而是她的「姐妹」——阿勃勒。

圖源:微博網友@冷山的微博

炎炎夏日,行走在樹蔭間的你,或許會在蔥綠的樹葉中,發現一串串隨風飄揚的金黃色花朵。

圖源:微博網友@冷山的微博

微風拂過,串串金花如風鈴輕輕飄蕩。

圖源:微博網友@冷山的微博

風一吹來,花瓣隨風飄落如「黃金雨」,點亮了福州的夏天。

資料圖。葉義斌/攝

阿勃勒已然成為福州當之無愧的「網紅樹」!

池遠/攝

福州的夏天

也能看到這麼美的「黃金雨」

在福州市區的法海路、學軍路、首山路、金山大道等路段,市民都可以領略到阿勃勒的風采。在西湖公園、兒童公園等地,也有阿勃勒帶來的夏日風情。

池遠/攝

而且,這場「黃金雨」可能會持續三個月左右。

在福州

它有着謎一樣的身世

園林專家表示,阿勃勒在福州的最早記錄是在100多年前。

而福建師範大學海外學院的那株百年阿勃勒,很有可能是19世紀末歐洲人帶到倉山種植的。

2005年,福州26棵古樹名木入選《中國樹木奇觀》,其中就包括福建師範大學海外學院的那株百年阿勃勒。

而福州的公園景區里,樹齡最大的一株阿勃勒,位於福州西湖公園開化寺中,據說種植於上世紀70年代。

它結出的種子,被帶到福州原先的八一苗圃培養,成為市區道路上花化大樹的種苗。

因李時珍筆誤

得名「阿勃勒」

阿勃勒有好多「小名」。西湖開化寺中,它被標註為「波斯皂莢」。因其花如垂掛的金鏈,泰國稱其為「金鏈花」。不僅廣為栽培,還將它定為國花。

而它名字的由來,還有個有趣的小故事呢,還與著名醫學家李時珍有關。

據史料《醫心方》記載,阿勃勒原叫「阿勒勃」,因李時珍寫《本草綱目》時筆誤才寫「阿勃勒」,後被人們流傳開來。

《本草綱目拾遺》中又為李時珍「申冤」,說是清代乾隆年間被學者補正勘誤而成。上世紀50年代,阿勃勒被引入我國廣東一帶種植,當地人把它命名為臘腸樹、牛角樹。1955年出版的《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一書中,才將「臘腸樹」確定為正名。

樹上掛着的黑色「臘腸」

是什麼呢?

有人說,阿勃勒是「黃金雨」,枝丫上一串串長而下墜的金黃色花朵,如同金碧輝煌的簾幕,在陽光下光彩熠熠。

站在樹下抬頭望時,除了一串串金黃色的花穗,還會看到一根根黑色「臘腸」。

這些黑色「臘腸」是什麼呢?據園林專家介紹,這些其實是阿勃勒的種子。

園林專家介紹,阿勃勒的花瓣掉落時,像是紛紛飄灑的「黃金雨」。花瓣落盡後,樹上就會結出細長圓筒形果莢。果莢最初是綠色的,隨着它一天天長大成熟,慢慢變成深褐色,好像長條狀的「臘腸」。

你的學校里有古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