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葯控股(000950)近日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於2020年期間所收購的一家醫藥企業,在過渡期產生損益超3000萬元。值得注意的是,該標的公司在2019年度、以及2020年前四個月,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超5000萬元、超3000萬元,並且在該兩個報告期末,其資產負債率均高達90%。而重葯控股最近幾年多次大額併購,也相應地不斷拉升資產負債率,同時,致多個盈利能力指標不斷下滑,其中,營業利潤率五年間下滑超50%。
標的公司過渡期出現虧損
此前已現接連虧損
據重葯控股近日披露的《關於控股子公司收購重慶長聖醫藥有限公司股權之標的資產過渡期損益情況公告》,重葯控股旗下子公司於2020年期間所收購的重慶長聖醫藥有限公司股權之標的資產,在過渡期產生損益3000餘萬元。
據了解,重葯控股下屬控股子公司重慶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重葯股份」)於 2020 年 11 月 3 日,與天聖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聖製藥」)以及重慶長聖醫藥有限公司(現已更名為重慶醫藥集團長聖醫藥有限公司,簡稱「長聖醫藥」)簽訂了《天聖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重慶長聖醫藥有限公司之股權轉讓合同》(以下簡稱「股權轉讓合同」),約定重葯股份以 5,955 萬元購買天聖製藥所持長聖醫藥 51%股權(不含重慶天聖葯業有限公司位於萬州區天子路 214號的建築面積 330 ㎡的辦公樓)。
2021 年 4 月 29 日,上述交易各方根據合同約定完成了股權變更登記,並取得重慶市南岸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換髮的《營業執照》,長聖醫藥成為重葯控股的控股子公司。
根據天聖製藥與重慶醫藥、長聖醫藥簽署的《關於重慶長聖醫藥有限公司之股權轉讓合同》約定:自審計評估基準日(2020 年 4 月 30 日)至股權交割日(2021 年 4 月 29 日)當月底為本次交易的過渡期。 因此,本次標的資產的過渡期間確定為 2020 年 5 月 1 日起至 2021 年 4 月 30 日。
而在該過渡期間,長聖醫藥產生了高達3000多萬元的虧損。根據永拓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出具的《重慶醫藥集團長聖醫藥有限公司過渡期損益專項審計報告》(永證專字(2022)第 310517 號),長聖醫藥在過渡期內實現的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為-34,583,805.21 元(約-0.35億元)。虧損的主要原因系計提信用減值損失。
需要注意的是,長聖醫藥除了在過渡期出現虧損外,筆者還注意到,其在2019年年度以及2020年前四個月,同樣體現為虧損,也就是說,從2019年至2021年4月30日,長聖醫藥處於虧損狀態,合計虧損約1.20億元。
頻繁併購「助長」資產負債率
最近三年不斷攀升
自2019年開始,截至今年11月22日,筆者注意到,重葯控股先後披露了四次股權併購公告,分別為重慶醫藥收購重慶化醫控股集團財務有限公司10%股權、收購重慶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少數股東股權、控股子公司收購天津天士力(600535)醫藥營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控股子公司收購重慶長聖醫藥有限公司 51%股權。
頻繁收購的背後,也助長了重葯控股的資產負債率。
數據顯示,上述四家標的公司均處於較高的負債率。其中重慶化醫控股集團財務有限公司截至2018年8月31日的資產負債率為70.50%;重慶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19年7月31日的資產負債率為69.00%;天津天士力醫藥營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率為84.12%,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率為82.16%;重慶長聖醫藥有限公司截至2019年底的資產負債率為90.40%、截至2020年4月30日的資產負債率為90.44%。
相應地,重葯控股在2018年度至2021年度,相應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9.69%、65.22%、75.30%、76.33%,可見,自2018年開始至2021年度,其資產負債率節節攀升。
對於不斷攀升的資產負債率,曾有投資者在現場提問重葯控股「公司併購項目很多,2019-2021 年有幾項大額併購,導致資產負債率較高,公司對資產負債率這方面如何把控?新併購公司如何融合管控,利潤增速如何,是否達到預期?」
重葯控股表示,首先,從併購行為方面,2019-2021 年公司充分研判外部環境,對市場中的部分優質標的進行了大額併購。公司在投資併購時充分考慮對資產負債率的影響,隨着行業改革的持續深化和資產負債率的攀升,後續公司的併購將重點面向空白區域以及器械、零售等細分領域,目前擬併購標的中暫無集團性併購計劃。公司在保證資產負債率不超過 80%開展併購工作。其次,公司的資產結構中,應收賬款佔比最高。公司一直高度重視應收賬款的催收,近年來通過持續加大內部考核力度、持續推進應收賬款出表等方式嚴控帶息負債,控制資產負債的過快增長。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重葯控股最新的財報即2022年三季報,截至2022年9月30日,重葯控股的資產負債率為77.69%,逼近上述所提及的「紅線」80%。
併購拉低整體盈利能力?
最近四個年度多項盈利能力不斷下滑
對於前述控股子公司收購重慶長聖醫藥有限公司51%股權,重葯控股表示,主要基於三點考慮,即適應行業發展的要求、實現公司發展戰略的需要、產生資源互補與規模效應、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其中針對第三點,重葯控股表示,長聖醫藥的業務與重葯股份在重慶區縣業務覆蓋區域有重疊,且在部分區縣銷售比重葯股份好,2019年度實現合併營業收入約12.29億元,收購後可與重葯股份資源互補,產生疊加效應,進一步提升在各區縣的市場份額。本項目可提高重葯股份醫藥商業整體業務規模,提升競爭實力。
與此同時,針對收購天津天士力醫藥營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權,重葯控股表示,本次收購如順利實施,重葯股份主營業務將新增5個空白省與直轄市覆蓋,在全國藥品批發企業排名預計進入前六名以內,為整體實力提升奠定堅實基礎。本次收購完成後,重葯股份未來可持續產生經營效益,對重葯股份產值規模、盈利水平、談判話語權均有正面影響。
然而,多次頻繁大額的併購,卻釀就了重葯控股最近四個年度的多個下滑的盈利能力指標。據巨潮資訊網數據,最近五個年度即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重葯控股的營業利潤率分別為5.45%、3.28%、3.30%、3.03%、2.50%;凈利潤率分別為4.80%、2.68%、2.33%、1.96%、1.61%;總資產報酬率分別為6.45%、3.91%、3.46%、2.60%、2.18%。
其中,重葯控股營業利潤率五年間下滑54.13%、凈利潤率五年間下滑66.46%、總資產報酬率五年間下滑66.20%。
(圖片來源:巨潮資訊網)
關於本篇文章的更多報道,我們已在【和訊財經APP】上刊登,應用商店搜索「和訊財經」,下載並參與猜指數活動贏取京東卡和萬元現金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