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紐約道場東初禪寺:聖嚴法師在此完成珍貴著作

編者按:2019中美加三國佛教論壇將於紐約當地時間10月12日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隆重開幕,受論壇邀請,鳳凰網佛教將赴美全程報道本次論壇。論壇期間,中、美、加三國佛教界和學術界濟濟一堂,共論「覺悟在人間:禪的精神與實踐脈絡」。經過20世紀的百年發展,伴隨着美國全球化水平的不斷提升,佛教的每個支派在北美都有充沛的展現,而漢傳佛教也一直是北美佛教的重要資源,構成了北美佛教的絢麗華章。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台灣法鼓山紐約道場東初禪寺。

法鼓山紐約道場東初禪寺(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李保華)


台灣法鼓山紐約道場東初禪寺始建於1979年,是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首建的道場,也是法鼓山在美國發展的原點。寺院舊址為一棟三層樓的舊式磚造公寓,門前是川流不息的交通要道;紅塵與凈土,只在一門之隔。聖嚴法師就是在這棟小樓三層的狹小屋內完成了絕大部分廣為流傳的珍貴著作。

雖然西方社會尚未對佛教有足夠的了解與接納,但聖嚴法師堅信「無論哪個時代,不論東西方社會,禪都是人心所需」,因此始終要求四眾弟子將道場紮根在西方人士為主的社區,從而讓禪法更好地影響美國主流社會。

目前,東初禪寺正在開展整建及擴建工程,擴建之後的道場將比原址擴大三倍。雖然面臨諸多困難,但道場四眾共同努力,希望將其建為漢傳佛教國際弘化的重鎮,將中華禪法傳播給全美、甚至全世界需要佛法的人。

伴隨着漢傳佛教道場日益增多,近年來美國聯邦政府將佛教列為制定政策必須聽取建言的宗教團體。然而,目前美國本土佛教學修團體「去僧團化、去宗教化和去傳統化」傾向十分明顯。又由於西方長期物化思維模式的隔膜,修行者難以跳出腦科學與思維意識經驗的理解範疇,故多有將禪修進行工具化應用的傾向,對禪宗「見物便見心」的「不二」智慧難以契入。

從現有的情況來看,美國信眾無論從經教還是禪修方面,均需要更為深入的學習與實踐。隨着西方人對於禪修的深入,單憑技術無法解決的實踐中的困難,會促使他們向佛法教理中尋求答案。

如何使禪法傳入西方社會?聖嚴法師生前所提倡的方法就是教坐禪。聖嚴法師在美國弘法期間,所教授的內容非常深入,早期同時運用話頭禪與默照禪的方法,但西方受眾對默照禪更為相應,因此1998年之後的禪七,聖嚴法師將話頭禪和默照禪的修行方法分開教授,應機施化地接引信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