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陳志剛②」我的作品,都是幸福的生活場景

真正將生活的藝術做到完美,是需求與設計的一次必然碰撞。從材料的選擇、色彩的把握、產品的搭配、比例的協調、到細節的處理,每一個空間的設計呈現都充滿了設計師的滿腹熱愛和匠心精神,在「苛求」中將設計的執着與浪漫發揮到極致。

如何將生活中的吃、穿、用、住都賦予美學元素和藝術生命?如何為每個生活場景賦予文化屬性和生命活力?這是陳志剛每天都在做的思考,他總是習慣性地身臨其境去描繪和勾勒出想像中未來的生活藍圖,再用自己的創意和巧思,帶來全方位沉浸式美學生活的新體驗。

01

南京大學國際會議中心

南大國際會議中心從建築設計到室內設計皆秉承南大校訓--「誠樸雄偉 勵學敦行」,建築設計是「形」,傳統文化是「魂」,關注細枝末節,傳承百年南大精神與文脈。

南大國際會議中心外立面

南大國際會議中心整棟建築是由南京大學建築學院設計院長張雷操刀設計的,因緣巧合,南大國際會議中心內的酒店室內的軟裝和設計由陳志剛來完成。

陳志剛介紹道,因南大國際會議中心的概念來說,是要和社會、和公眾打交道的,縱觀整體空間,調性定位「現代東方」,這是傢具軟裝形式、搭配、用料設計的主要延續,黑、白、灰、木為其主調。

陳志剛和南大文學院程老師

說到「現代東方」,陳志剛直言:"很多人認為現代主義追求的不就是極簡嘛,看起來很簡單,但正是這些看似簡單的現代設計,恰恰要求非常高,往往就體現在那些不經意的細節,如牆身轉角處、木器傢具表面、漆料手感的處理、沙發、櫃類踢腳的處理,五金把手材質與型式的選配等。"

為打破校園內的酒店大多乏善可陳的觀念,圍繞整個建築的氛圍和調性,陳志剛幾經思索,尊重城市空間和建築本體,個性定製傢具和內飾。

從傢具的選材、造型、顏色、尺寸、擺放比例等各個維度綜合考量,在完成設計方案的提案之後,在設計方案提交後,再對相關廠家製作的監控,調整做溝通,力求最好的效果。

完成擺設後的南大國際會議中心酒店

從傢具到飾面,直線條的暢快感始終貫穿其中,並以屬性不同的光線營造各不相同的光照空間。以床頭櫃的設計來說,陳志剛坦言:「非常考究,眾多床頭櫃設計都是落地,但因有些卧室牆壁有射燈,設計的時候要適時規避遮擋,真正突顯環境本身特質。」

改造後的酒店床頭櫃和檯燈設計

視覺打造整體有區別於以往大量中式傢具的雕花風格,通過許多實木類的傢具的裝飾,東方風、中國風巧妙的隱含在布局中,來突出品質和質感。

改造後的酒店部分實景圖

整體化的設計,渾然一體的色彩,流暢的空間啟承轉合,整體穩重不失優雅,極富感染力,完美演繹現代東方風。在新中式風格的整體氛圍中,以自然、優雅、古樸之態詮釋了南京大學深厚的人文底蘊。

而被問到南大國際會議中心酒店為何這樣呈現的時候,陳志剛打趣道:「我不會畫圖紙,我也不會做表面建材,我要做的是能走到人內心深處的作品,能夠真正滿足大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設計不同於任何藝術形式,靈感和匠心是無法販賣的。」

02

安徽四建控股有限公司

安徽四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部位於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的創新國際大廈。陳志剛介紹:這棟總部大樓寫字樓共23層,分為A、B兩棟,他現在所接洽的是對總部大樓內、外、各層子公司辦公空間、公共空間、停車場等空間進行軟裝優化,文化創意植入,硬裝改善相關工作。

在項目接洽之初,陳志剛了解到很多產業園正門雕塑都是「雄獅」,覺得了無新意。結合安徽四建的企業文化「誠信第一」,陳志剛心生一計,何不設計兩個IP「阿誠」和「阿信」(誠信兄弟),後面還能做周邊和文創產品,也更能體現集團董事長對「誠信第一」的企業文化,用創新、創意的藝術形式呈現,此不妙哉?

此外,在整棟23層樓裏面,每一個單數層都會有雙層空間需要打造,總計有9個樓面需要做效果設計。

雙層空間改造後設計概念圖

這面牆的裝飾成本不高,但很協調。陳志剛感慨,習近平的這段話讓他很有共鳴,他親眼見證着大陸這幾年來的快速發展和進步。「未來中國,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機,不是金融危機,而是道德與信仰的危機。誰的福報越多,誰的能量越大。與智者為伍,與良善者同行,心懷蒼生,大愛無疆。」

此外,考慮到這棟寫字樓未來會有很多外企進駐,還設計放入一段英文翻譯,這也是中外友好、交流分享的平台,相得益彰。在故事牆的右側,擺放童雕,孩子的角度是抬頭正在朗讀這樣的一句話,這也有陳志剛的用心良苦,他想藉由這幅畫背後延伸,希望這段話能對下一代進行啟發和引導,希望國運昌盛,人民幸福。

辦公區域現場勘察實景圖

辦公區域,正門進去後,有一道似屏風的牆。陳志剛第一眼看到空間構造,別出心裁地聯想到安徽四建各海內外公司,有很多工程照片,「左邊這面牆完全可以打造成飽滿的企業文化/故事牆。」推崇「少即是多」的理念,他認為不需要很多照片拼合,只需選取一幅代表作即可。

辦公區域的屏風牆設計平面圖

以「融東方簡設計」為設計理念,從門庭到布景,相信東方思想的價值觀和東方文化一定會成為全世界普世價值中重要的一環,處處藏着一種源於東方的美好,具有濃厚的東方文化氣息。

當被問及正面牆留白部分如何規劃時,陳志剛笑道:「水滿則溢、月滿則虧,留白部分,給領導或員工們引導他們參與設計,創造集體創作的學習思維。這樣的設計參與感,大家才會有成就和歸屬感。」

陳志剛:「陳董臉上所受的傷,是當時在非洲被槍打到。這讓我感覺到一股力道,很直接的傳達一種內在的精神和韌性。」

陳志剛:「陳董在工地現場。因為工地本身很有肌理,一派工匠精神,呈現出陳董的精神面貌很專業,態度很嚴謹,這就是工匠文化。」

雷諾阿的油畫《煎餅磨坊的舞會

B棟穿堂,陳志剛設計放置外國人眾所周知的雷諾阿的著名油畫《煎餅磨坊的舞會》也有他的深意。他希望能側面呈現中國現有時代的背景,也希望得到公眾關注。

他介紹道:畫中人物眾多給人擁擠的感覺,人頭攢動,盛裝出席,熱鬧非凡,加上色斑很跳躍,呈現出的生活狀態是愉快歡樂的強烈印象,這畫的背景是西方工業革命後。

陳志剛指出,現在的大陸,很像中國版的工業革命階段,發展迅速、慣性很強,大部分人的心理狀態明顯過於焦慮和煩躁。這幅畫的位置是必經之地,時刻提醒自己,生活美感的養成需放慢,美的事物外,內在的養成也很重要。西方的生活美學素養,還是值得中國再學習。

03

台灣普門中學圖書館

普門中學是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在推展佛教事業卓然有成之際,秉持慈悲之精神,利用佛光山特有的環境,創辦一所屬於社會教育的普通私人中學。

普門中學的圖書館在改造之前,陳志剛和團隊去現場實地勘察,發現整座圖書館,沒有系統性的規劃,較為凌亂。

改造前的圖書館服務台

光線被厚重的牆壁遮擋在外,老舊的書椅搖晃不穩,傢具尺寸不合,動線不良,光照度不足......總的看來,這作為圖書館空間,真需改造一番。

改造前:圖書館書架、桌椅及圖書陳列

「這是學校圖書館,不是雜貨鋪,難道只能安於現狀,沒辦法解決嗎?」陳志剛在心裏暗暗地堅定了改造的決心。

普門中學圖書館改造平面設計圖

正式開始改造工程以後,陳志剛前思後想,思緒萬千。他認為圖書館乃藏書、歸集、整理圖書與資料之處,更重要是提供舒適的閱讀環境,讓師生肆意享受靜謐的閱讀時光。這是屬於每個人的共享空間,也是探求知識的藏寶地。

幾經深思熟慮,他獨闢蹊徑:圖書館命名「無盡藏」,希望孩子們能知道其中的意義,謂佛德廣大無邊,作用於萬物,無窮無盡,泛指知識之取用無盡者。

星雲大師題字「無盡藏」

陳志剛設計之初,堅定要打破以往書籍「高高在上」的距離感,藉由布置、動線、色調及傢具的造型等方面進行空間改造,讓豁然開朗的閱讀空間映入眼帘。

一覽無遺的新書展示牆、並列排開的閱讀書桌、刻意降低的矮藏書櫃、更具現代感的中式單椅、開放格局的良好採光設計、館內書籍擺放及動線規劃......

改造後:書架、書桌、桌椅和圖書陳列

各個細節都融入了耐人尋味的設計巧思,空間內的每個視角都在詮釋豐富的人文情懷和閒情逸緻。

改造後的圖書館實景圖

陳志剛覺得傢具是與使用者關係最為密切的功能物件,他注重材質細節、便利性與人體工學,以傢具的元素傳達文人氣蘊,展現融合現代感的中式風格。

改造後的圖書館服務台和動線

細看會發現,傢具多處以「卍」字紋作為裝做裝飾,表示吉祥、和諧之意。陳志剛欲以「卍」字紋的涵義,表達安樂之祝福,期許普中同學持續精進。

圖書館改造前後對比圖

普門中學圖書館改造項目完成以後,正如陳志剛所言:「好設計是同理心的延伸,可打造出輕鬆、親近人的空間。星雲大師說:凡事用心,從心開始。大師在大陸各省博物館展的一筆字書法展,主題就是:不要看我的字,請看我的心。

而今,普門中學的師生熱衷享受精神大餐,圖書館裏座無虛席,整個校園到處瀰漫著濃濃的書香氣息,這已成為一道別具一格的文化縮影。

04

緬甸靈鷲山禪修中心--龎吉國際和平村

「很是心酸,緬甸有75%的鄉村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以下。5歲以下的幼童,每4個就有1個營養不良,每年雨季,瘧疾、肺炎等其他熱帶疾病更是造成孩子不幸夭折。我每次過去,車一停下來就會有很多孩子湧上來,手裡握着一束束花,希望得到我的青睞,能購買一束......」說到這些,陳志剛很是動容。

車一停下,孩子們全部湧上來,兜售鮮花。

看着這張照片,陳志剛繼續說道:「由於這個女孩動作不快,被擠在後面,沒有得到很好的機會去售花,當時我們的車就在她後面,目睹了這一切。師父把孩子叫過來,給了她20美元,買了束她的花(20美元換算緬幣是60000緬幣,一束花只要1500緬幣),這些錢足夠孩子幾個月的生計。這就是一個善的『緣起』,當下我的內心很受觸動。」

緣分很奇妙,這就是一個善的「緣起」

此前,靈鷲山教團在心道大師的帶領下,宣導「愛與和平」,創辦NGO非政府組織GFLP「愛與和平地球家」,援助大雨託兒所、弄曼永續農場、佛國種子助學金等多個援助項目。目前,仰光鄉下「龎吉國際和平村整建計劃」正進行規劃中。

龎吉國際和平村整建計劃、沙盤

陳志剛還介紹道:園區內規劃發展永續生態農業,種植稻米、瓜果蔬菜、花卉等,來滿足社區內自給自足的生活需求。

陳志剛:空間構造以茅草、竹、木等原生材料為主,既是生態可持續,也營造出慈悲清凈的生命關懷氣氛。

陳志剛:通過藝術、禪修等形式,從自我到他我,從個人到社區,回歸內心,營造和諧共生的環境。

園區還設計開闊式戶外連廊,與住宿生活區分開,提供禪修、技能培訓、佛教教育場地等功能屬性。規劃一條小徑,以竹籬笆搭配龍船花,為孩童提供玩樂休閑場所。在花叢、樹木、林間還擺放多處佛像、童雕,還規劃在龍船花田搭建風車......多處景觀設置,營造出綠意盎然的柔美環境。

陳志剛:建築內部屋頂加入龍船花形狀的頂窗,增加透光功能,亦引導一念清凈之意,將牆壁、門窗等也同樣添加龍船花的元素。

整個中心的打造,以「龍船花」為元素,貫穿農業、建築、藝術、禪修等空間形態和行動形式,透過對女性和兒童的幫助,傳達自給自足、互利共生的生態與生活理念,實現由個體到家庭再到社群的意識改變,改善婦女和兒童的權益去幫助緬甸社會的發展,讓心念從覺醒到探索到回歸得到延展,真正實現「地球家」。

More

台灣 南華大學老空間改造

南華大學老空間改造為餐飲實習教室

中國(無錫)國際設計博覽會

羅布森咖啡書坊

三義富貴牡丹美術館

花蓮松邑民宿

三義樹也民宿

香港國際書展

天愛溫泉度假村

設計,美學層面要在精神層面,格外注重心靈層面的表達。詩意的生活不是矯情的造作,而是在生活里,真正實現心嚮往之的憧憬和想像。心弛神往不止停留在表象,而是以材料和空間為載體,通過創意和設計,讓理想的生活更淋漓盡致地呈現出具象。

如今的陳志剛,依舊保持着最初的那份純真與熱情,他打造的作品也正如他始終如一的堅持:「房子只是一個空間,在空間里所承載的生活才是重心。我的作品,都是幸福的生活場景。」

南京商業地產商會在過去的幾年,在行業交流、整合資源、互信合作,以及向政府有關部門及時反映商業地產企業在經營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為推動行業的穩健、可持續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根據南京商業地產商會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利用南京2015-2030商業網點規劃即將頒佈實施的契機,緊隨南京建設「富有國際影響的現代商貿活動都市」的目標,南京商業地產商會創新轉型,強化政府和企業間的橋樑紐帶作用,強化商業地產領域的資源整合,搭建新型服務平台。

加盟南京商業地產商會,請聯絡顧蔚蔚(駐會副秘書長):135-1254-8482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填寫入會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