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事件5點真相,背後的反思

今天,胡鑫宇失蹤事件新聞發佈會召開,發佈會規格比較高,省市縣三級公安機關相關負責人和鉛山縣縣委書記等人參加,回應了群眾對該事件的關切,也揭露了這起事件的幾個真相。


一、胡鑫宇系自縊身亡。


發佈會公布,經現場勘查、屍體檢驗、物證檢驗鑒定等,認定胡鑫宇系自縊身亡,屍體發現地系原始第一現場。

現場無打鬥、拖行等痕迹,胡鑫宇鞋子上有綠色苔蘚等,可能是翻牆進入該現場。並且,經現場勘查和屍檢鑒定,排除他殺。

胡鑫宇自殺使用的是其鞋帶。

經過檢驗鑒定,自縊使用的鞋帶系滌綸材質,單根長147厘米,寬0.8厘米。該材質與同類型棉質鞋帶相比,具有不易腐、拉力強的特點。經偵查試驗,同款鞋帶在緩慢拉伸狀態下最大承重量85公斤。

隨時間推移,屍體腐敗後水分丟失、體重會變輕,延長了鞋帶的承重時間,所以沒有發生斷裂。

在錄音筆等其他證據鏈中發現,在自縊前,胡鑫宇還曾嘗試跳樓自殺。

這和媒體早前的報道也比較吻合。

2022年10月12日、13日、14日,胡鑫宇曾多次到宿舍三樓陽台,自殺前還到宿舍5樓陽台。

錄音筆中記錄了他當時的心聲:「真站到這裡,反倒是有點緊張了,心臟在狂跳……」

那麼,這個少年為何要自殺呢?


二、自殺原因是心理問題。


發佈會也公布了一個事實,胡鑫宇有嚴重的心理問題,從相關的文字記錄和錄音等方面,顯示出了生前明確的厭世表現和輕生傾向。

這些也和早前的新聞報道比較吻合。

胡鑫宇在書本中記錄了有關失眠、失落、想回家等文字內容。很明顯,這和學習壓力有關。

胡鑫宇進入致遠中學雖獲得了1500元獎學金,但他的入學成績在全校1303名新生中,僅排名第650名,在所在班級65名學生里僅排名第58名。

原來在鄉鎮初中成績比較突出的學生,進入高中後,很多人會發現自己之前的優越感一下子沒了,往往會有心理落差,特別是分到重點班排名相對靠後的學生,往往會感覺自己成績特別差,心理落差尤其大。

特別是胡鑫宇入學考試發揮也不理想,多科測試成績在班級排名中下。

因此,存在學習吃力、壓力大,注意力難以集中,存在睡眠問題、休息不好,想回家等想法,甚至還和同學、老師以及家人多次表述過相關壓力情緒。

2022年9月27日,胡鑫宇曾與母親三次通話共43分鐘,哭訴不想讀書、想回家。這也和之前媒體的報道基本吻合。

甚至在國慶節前,胡鑫宇還和同學聊天時,研究過可以從睢園圍牆一角翻越出校等內容。

10月11日地理測試成績公布後,胡鑫宇排名全班末位,這也讓他更加崩潰……

對新環境不適應,對成績不滿意等方面的問題,導致胡鑫宇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困擾,失眠、注意力難以集中等問題,甚至對自己進行了否認,這種無力無助無望感,讓這個16歲少年陷入了絕望……


三、100多天的搜尋工作存在不足。


從2022年10月14日胡鑫宇失蹤起,有關部門的搜尋工作就一直在開展,搜尋時間長達100多天,搜尋範圍多達589畝的野外公共山林區域。

不僅動用了大量的警力和鉛山縣藍天救援隊、鉛山綠舟救援隊等專業隊伍,還發動了很多群眾,甚至還運用了熱成像無人機對該片區域進行搜尋,未見異常。

胡鑫宇家屬甚至還調動了搜救犬等,但仍然沒有發現僅在幾百米開外的死亡現場。

搜救沒有對糧庫內的樹林進行深入排查,也就是說這直接導致胡鑫宇死亡現場成為了盲區!

因此,這樣的搜尋工作存在嚴重的失誤,也難怪群眾說這是「燈下黑」。

也正是這個失誤,才導致搜尋南轅北轍,找了100多天仍無發現,讓案件撲朔迷離,真相遲遲不能到來。

不可否認,有關部門的確做了很多很多的工作,相關搜尋人員也一定無比辛苦,在全國媒體和群眾的監督下,搜尋壓力也一定異常之大,但出現了這樣的失誤,實在令人意外。

好在發佈會上,相關人員就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反思,並表示:「說明我們工作還存在不足,我們將舉一反三,進一步改進工作。」

能直面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時反思是好事,但不能輕描淡寫,並且光這點反思還遠遠不夠!


四、陰謀論不存在的。


胡鑫宇失蹤106天,屍體才被找到,隨後才真相大白,其實很多問題還值得反思。

除了為何搜尋100多天仍未找到幾百米開外的屍體這個問題外,還有為何會謠言四起?

顯然,真相不出,才會導致謠言四起。

胡鑫宇事件發生後,網上眾說紛紜、真假難辨,出現了「熊貓血」「屍體雙腳平行地面」「發現地不是第一現場,屍體是後掛到樹林中」等各類說法。

那些別有用心的謠言製造者,當然必須嚴打,但更多的是理性關注該事件的人民群眾。

這次理性關注,也成為了推動真相大白的重要力量,應該鼓勵。

如何及時阻止謠言肆虐,又鼓勵理性的關注,這是一個重大的議題,更值得深思。

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疏比堵顯然更加重要,宣傳工作的與時俱進也勢在必行!


五、全社會都該反思。


胡鑫宇事件塵埃落定,但是反思還不能停止。

首先,胡鑫宇是如何走出校園的,這個問題仍然沒有十分清晰的答案。學校的高牆大院,真的能保證校園安全嗎?亡羊補牢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其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怎麼破?為何有關規定明確禁止公布成績排名,但仍然屢禁不止?相關教育方面的問題,也值得我們深思。

最後,胡鑫宇案件雖然暴露了很多問題,但只要我們肯直面問題,實事求是,發現問題就解決問題,一定能讓這個牽動億萬群眾關係的案件,化為一個推助着社會進步的契機。

如何進步,值得每一個你,每一個我去深思和力行!

願逝者安息,生者奮發!

本文作者:萬小刀,寫明星、寫八卦,有憑有據;形象正、影子斜,皆由自取,歡迎關注@萬小刀頭條號

#頭條群星10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