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愛你》:「甜妹」小女主劇還有市場嗎?

《卿卿日常》火了之後,愛奇藝接着上了田曦薇另一部小甜劇《初次愛你》,這部劇由沈沁源執導,田曦薇、王星越主演,改編自小說《初次愛你,為時不晚》,一共24集。作為一部小成本的分賬劇,連平台的評級都沒上,雖站內熱度突破了6000,但遭全網吐槽。

過時的土甜校園劇

田曦薇飾演的盧晚晚是醫學院臨床系的大二學生,雖然平時努力學習表現不錯,但心理素質太差了,每次考試都開小差,次次掛科。因多年暗戀不成功,盧晚晚酒後揚言要追求同校的超級學霸任初(王星越 飾),二人緋聞由此傳出。

為了平息這場風波,盧晚晚決定與任初簽訂《緋聞消除計劃》,澄清緋聞的過程中,他倆看到了對方身上的閃光點。盧晚晚找回自信,平衡好醫學和烘焙;任初跟着盧晚晚每天打打鬧鬧,緩和了和同學們的關係,逐步有了親和力,總之是兩個人都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與《卿卿日常》相同的甜妹類型,為什麼這部劇卻不溫不火,甚至被群嘲?從角色上來說,這部劇延用了古早偶像劇的經典人設,美女學渣加高冷學霸的組合,盧晚晚是個典型的傻白甜,暗戀了很久的男神被閨蜜搶走,人家倆人地下戀兩年,她一點沒發現,撞破後只敢靠想像發一下火,表面上還是一團和氣。男主任初是學校有名的學霸,高冷的很,因為平時說話氣死人的特性,社會實踐課需要重修,他企圖讓自己更像個普通人。與十幾年前的台灣偶像劇幾乎是一樣的套路,可以說絲毫沒有創新,校園劇就只寫校園愛情,沒有延伸。

劇情上問題更大,不僅僅是騎自行差點撞到的偶遇,在泳池邊想救人卻掉下去等老掉牙的套路。盧晚晚的愛情觀不符合甜劇的設定,原諒搶自己男神的閨蜜,也許她更看中友情,這觀眾也可以理解。後期出來的校花關愛,她居然把任初推給她,還與關愛成了好朋友,她好像根本分不清愛情與友情的邊界,有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退讓,避免發生矛盾。

而今年火的甜劇女主都是勇敢的,就像《點燃我 溫暖你》的朱韻,認定李峋便堅定的選擇。這種小甜劇本就是電子榨菜,觀眾看得就是現實中缺少的命運般甜甜的戀愛,離譜又低幼的劇情真讓人看不下去。

為何「甜妹」小女主劇火了?

以前大家都看大女主劇,《甄嬛傳》《羋月傳》《三十而已》等等,收視火熱。而今年從《星漢燦爛》《蒼蘭訣》《我的反派男友》,到年底的《點燃我溫暖你》《卿卿日常》,火的都是甜妹類型。

從這些比較出圈的電視劇可以看出,女主都是圓臉大眼睛,比較靈動。趙露思在《傳聞中的陳芊芊》中,除了元氣之外還有幾分搞笑,這獨特的氣質讓她在《星漢燦爛》里也多了一些靈氣。虞書欣也是如此,《蒼蘭訣》和《月下變奏曲》中都是元氣治癒的「小太陽」,甜憨人設幾乎貫穿了她所有的角色,把她本人的性格發揮到了極致。

甜妹小女主不會像以往大女主一樣,有過人的天賦,誓死要在事業上廝殺出來,取得豐功偉績;也不會是那種悲悲戚戚,有委屈自己咽下去的傳統女性形象;她們可以憑藉自己的天真、清奇的腦迴路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就像最近的《卿卿日常》,女主李薇貪吃但熱愛生活,為人處事十分真誠,由於內心的豐盈,她也十分願意將自己的熱情傳遞給別人,遇事十分勇敢,在後宮起到了紐帶般的作用,將大家團結在一起,六皇子尹崢在她的感染下,發現原來也可以這樣生活。

甜妹類型的女主更貼近現實中的普通女孩,外貌上不像一般清冷的濃顏系大明星,更像住在隔壁的鄰居,雖然在劇中事業上平平無奇,但性格總是很可愛,能給觀眾很強的代入感,像是給成年人造一場夢。現實中的問題總需要解決,但當代的年輕觀眾更傾向於建構自己的虛擬世界,暫時逃避,這一類甜寵劇便是虛構世界最恰當的素材。

並且這一類女主的甜憨性格,總能激發觀眾的保護欲,觀眾一般都稱呼她們為自己的女兒。她們有自己的小興趣,並且願意投入大量精力,而不是執着在職場內卷,這也正好符合當下的「躺平文化」。觀眾也希望在現實中遇到元氣滿滿又真誠善良的人,也希望在日復一日的「打工」日常中發現生活的美好。

甜妹劇的市場需要自己開拓

這些甜妹角色能出圈,與演員本身有很大關係,幾乎是她們本色出演,將自己的性格放在角色之前。趙露思、虞書欣、沈月等都是從小成本的網劇逐步開始的,日常在社交平台上也分享自己的生活,能看得出來她們的性格與角色相差無幾,所以也比較貼臉。

但這套公式並不是萬能的,遇到角色比較複雜,或者與她們本人性格出入很大時,她們的表現並沒有讓觀眾十分滿意。趙露思的《且試天下》豆瓣評分5.8,她飾演的青州公主,性格直爽,武功奇高,但她沒有表現出角色本該有的颯爽,觀眾還是覺得她十分軟萌,非常齣戲。

虞書欣也是如此,《兩個人的小森林》中,虞美人的性格有很多層次,不僅僅是假冒身份主動出擊追求男主熱情的一面,還有博士生的嚴謹,對外貌的不自信等多個方面,虞書欣的表演比較單薄,只表現出了她的熱情和直球。這部劇最終在豆瓣的評分僅有6.3,剛過及格線。

很湊巧的是,《初次愛你》和《兩個人的小森林》一樣,都是在女主上一部戲火了之後,緊隨其後上線的,但都成績不佳。看得出來即使是演員火了,觀眾也沒有盲目地對其作品有較高評價,相反期待值會更高,評分也更嚴格,最終還是要靠作品本身說話。

甜妹的戲路相對來說比較單一,特別是演多了這種角色,很難保持神秘感,給觀眾造成了刻板印象,觀眾難以信任她們飾演的其他角色。張婧儀起初憑藉《風犬少年的天空》中甜妹李安然走向觀眾視野,隨後嘗試了青春疼痛電影《我要我們在一起》和親情電影《關於我媽的一切》,雖然這兩部電影也沒有取得多好的成績,但能看到她沒有把自己禁錮在甜妹的圈子裡,沒有給自己明顯的標籤。

甜妹類型的角色必然需要年輕人來演,恰好適合自己,也是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