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不可能的事,但為什麼我們仍舊心存期望

fr: 網絡

門外大雪紛飛,一片凄涼,寶玉、寶釵二人背向而立。

寶玉說:「你的婚姻不是你的,是你的家族的。」

寶釵淚如雨下,哽咽道:「那你的心呢?我還可不可以依靠?」

寶玉黯然一笑:「我的心,早已放在林妹妹那裡了。」


[玫瑰]

這是香港舞台劇《賈寶玉》里的一幕經典的情景,賈寶玉夢回大觀園,與曾經大觀園女子的一段再相逢。只是在舞台劇里,寶釵鍾情寶玉,直到最後仍以僅含一絲深情與妄想,試探寶玉。

除去後來研究紅學的專家的種種說法,就舞台劇而言,我看到的是一個明明知道自己身旁的男子心裏已經有別的女子,自己卻依舊心存僥倖期望能在對方已經毫無自己立足之地的內心蝸居的可憐女子。

明明是不可能的事,但為什麼我們仍舊心存期望?只是因為自己打心眼裡相信會有千分之一的奇蹟發生在自己身上,就像讀多了「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樣唯美的古詩詞,以至於自己每次置身於煙花浪漫處,也會假想一直鍾情的人也在背後默默看着自己。

​[玫瑰]

當初讀巴金先生的《家》,唯獨同情梅表姐和鳴鳳,梅與覺新的愛情完全就是封建制度施行下的犧牲品,只是因為雙方母親在桌牌上不合婚事便作罷。無奈一個怯懦,一個自卑。可憐梅在看到覺新結婚之後仍抱有一絲愛戀的情感,直至最後吐血身亡。

而鳴鳳,一個封建家庭的小丫鬟,與三少爺覺慧發生感情,只是,當被迫嫁給馮樂山當小老婆時,她選擇了無聲的抵抗,她走進覺慧的房間時卻選擇不告知,投湖自盡前內心的種種波動,遐想覺慧來解救自己,其實也不過是妄存期望罷了。

沒有勇氣去吶喊,去向世人控訴內心的委屈與不滿,明明選擇了無為而治,內心卻依舊心存妄想,這才是一個時代最大的悲哀與無奈。

​[玫瑰]

填報志願時,「明明是不可能的事,但仍舊心存期望」這樣的心理更加強烈。當初聽多了「力爭一分,秒殺千人」這樣的話,只是在等待錄取結果時還是會不自覺安慰自己:只是一分而已,或許有可能被錄取。


當初小升初考試,因為差一分與縣一中擦肩而過。還不知道錄取分數線時,只知道自己的成績是在屬於錄取線上下徘徊的那種,卻還一直自我安慰,後來知道了自己無緣一中,嘴上雖然說著沒事,內心卻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事實。

到現在每次查成績也是這樣的心理,明明荒廢了一學期的課程,對臨時抱佛腳的效果並不滿意,但仍舊一邊說著幾百遍的「下學期努力、奮鬥」,一邊點擊着鼠標查詢祈禱着不掛科。

順其自然與所謂的好運氣一樣,皆是強者的謙辭,弱者的借口,正如「命」是弱者的借口,「運」是強者的謙辭這樣。

順其自然,並不是兩手一攤的不作為,也不是毫無想法的搪塞,而是背水一戰後的無所謂,是歷盡千帆的我自悠然。

​[玫瑰]

朋友給我打了兩個小時的電話說她失戀了,一邊帶着哭腔說自己忘不了,一邊咬牙切齒怒斥對方腳踏兩條船。

當初是她追的他,我是看在眼裡,但我始終不看好,因為她在這段愛情里太卑微,她可以陪他聊天聊到半夜,也可以在寒冬擤着鼻涕坐在籃球場外等他打完球,她跟我說,知道自己不是對方喜歡的類型,但是願意試一試。

​[玫瑰]

毛姆說過,愛讓人自尊盡失。隨時要把自尊掛得高高的,或許不能算愛。

別人說戀愛中的女生智商是負值,我想,對於這種在一段感情中一開始就決定以卑微、委曲求全的姿態戀愛的女生而言,冷靜的思考、理智做出取捨也只是愛情里的奢侈。

故事的開頭,適逢其會,措不及防,故事的結尾,花開兩朵,天各一方。

或許,我們並沒有所謂的千分之一的奇蹟,也沒有突如其來的萬分驚喜,只是在靜默的時光里溫柔地生活着,向陽生長,一生充實而舒心。

fr: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