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價暴跌的背後,跨境賣家要警惕什麼?

01

旺季不旺,港口不堵?


全球疫情暴發後,由於供應鏈中斷、港口積壓和貨物激增,國際運費出現飆漲,一眾船公司賺得「盆滿缽滿」。年初,一則「長榮海運年終獎發40個月月薪」的消息,令人直呼「太壕」....

但根據上海航交所9月23日公布的數據,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下跌240.61點至2072.04點,周跌幅10.40%,連跌15周,從年初歷史高點5109點下降近60%。




並且據波羅的海海運交易所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中國至美國西海岸航線40英尺集裝箱的價格約1萬美元,8月價格約為4000美元,暴跌60%,相較於去年最高點的2萬美元均價,跌幅超過80%。東南亞泰越航線市場波動較大,由於航線貨運需求缺口較大,單周下跌37.1%,即期市場訂艙價格大幅下跌,甚至出現少量零運費、負運費的情況。


除卻海運價格暴跌外,全球知名港口也無大排隊現象。

供應鏈平台機構Freight Waves的數據表示,目前,在洛杉磯、長灘島、鹿特丹等全球知名港口很難再看到數百艘船舶大排長龍等待靠泊的情況:截至今年8月29日,洛杉磯港有5.0176萬個集裝箱,而在去年11月下旬,這一數字高達9.0397萬個;當天,僅有8艘集裝箱船舶在海上等待停靠南加州附近港口,而去年同一時間,這一數字為48艘。


02

海運價格暴跌的背後


按往常規律,7月份到9月份是我國貨物出口的傳統旺季,集裝箱運價也應水漲船高,但據目前來看海運價卻在暴跌,這些說明了什麼?

歐美市場需求減少,貨運量降低


按照以往現在處於出口貿易旺季,但中國外貿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的總出口金額為3,149.2億美元,與7月份相比環比下跌5.3%。其中,中國8月份出口美國和歐洲的金額分別為497.7億美元和513.5萬美元,而7月份相關的出口額為533.9億美元和550.4億美元,分別減少了約36.2億美元和36.9億美元,出口大大低於預期,這顯示歐美市場的需求在減少。



今年8月,沃爾瑪公司表示取消數十億美元訂單;此後不久,又一零售商塔吉特表示取消了超15億美元訂單。這些零售商對市場的風向是最敏感的,它們大面積取消訂單意味着歐美國家的採購能力、消費能力都在萎縮。


疫情期間由於供應鏈斷裂,部分國家某些物資出現斷供情況,多國發生「囤貨潮」,這也導致去年海運費用畸高的發生。而今年由於全球經濟通脹壓力大,需求下降,與此同時,此前囤積的庫存市場無法消化,使得歐美進口商減少甚至取消了商品訂單,「訂單荒」在全球蔓延,也導致了全球貨運量相對減少。


全球航運周轉提升,運力上升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首席信息官徐凱曾表示,港航大數據顯示,去年第三季度,全球集裝箱船約30%處於停泊狀態,今年同期這一比例下降至約26%,這說明全球的航運周轉能力提升了;另一方面,全球商品貿易對於運力的需求卻下降了,因此,運價走低是必然的。


此外,航運巨頭大批新船下水則更加劇了供需之間的落差。


去年畸高的運費讓不少船運公司賺得盆滿缽滿,部分大型航運公司將盈利投入到新造船隻上,而在疫情前,全球海運運力已經高於運量。《華爾街日報》援引能源與船舶諮詢公司Braemar的說法稱,未來兩年將有一系列新船下水,預計明年和2024年船隊凈增長率將超過9%,而集裝箱貨運量的同比增速在2023年就將轉為負值,這會使得全球運力和運量間的失衡進一步加劇。



03

跨境賣家需要警惕什麼


雖然目前海運運費暴跌,但仍比疫情前的水平略高,綜合考慮現在全球通脹率高企、油價飆高、物價上漲等因素,目前的運費價格算是在合理區間內。但從目前的全球經濟形勢來看,海運運費下跌趨勢是肯定的。


方正中期期貨研報也稱,今年,全球集裝箱運力三季度同比增長3.9%,在最近7年中處於中等水平,但由於需求不振,運力閑置率創近5年峰值。四季度全球集運市場依然不容樂觀,將出現旺季不旺的行情。


那麼,面對新一輪市場變化,跨境企業又該如何應對?


1、注意新興市場


儘管目前我國出口的主要目的市場,依舊是歐美這樣的成熟市場,但東南亞市場、拉美市場以及中東市場的高增長也讓我們看到了新的市場。

東南亞用戶比較年輕,有消費的動力,當地有很多硬剛需。拉美人均GDP高於東南亞絕大多數地區,同時以巴西為首,去年該國人均GDP1.43萬億,有66%的用戶開始在線上、互聯網上購物,購物的客單價高過120美金,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市場都有發展潛力,跨境買家們可以留意這些市場。

2、精細化品牌運營


2022跨境電商已不再是「流量+鋪貨」模式,隨着使用社交媒體觀看視頻和圖文的海外用戶數逐年遞增,消費群體將主要集中在千禧一代和Z時代。


樂歌海外倉認為穩定增加社交媒體營銷能夠為賣家提供大量增加店鋪引流機會。另外,社媒營銷具備的強用戶黏性和穩定性,也能為品牌引進更加精準的細分群體,帶來更高的轉化率。


3、多渠道布局


在渠道的選擇上,除eBay、沃爾瑪、速賣通等電商平台之外,歐洲電商平台OTTO、非洲電商平台TospinoMall等新興平台都受到了市場關注。但在跨境平台多點布局中,更多跨境賣家更注重獨立站的DTC模式,並且聲稱「只有做獨立站才能真正接近用戶,了解用戶的需求。」

4、重新制定價格策略


就目前美國市場情況,賣家可以對市場需求降低的品類適當削減投入,將資金和人力聚焦於ROI高的品類。對於確定有較好發展潛力的品類,開始時適當投入,求穩不求快。並且因為美國民眾對價格的敏感度提高,對產品的定價和折扣策略非常重要。


5、物流方面:利用海外倉達到降本增效



海外倉用空間換時間,通過提前備貨,平滑生產、配送周期,規避突發風險;通過庫存前移,拉近貨物與目標銷售市場的距離,便於開展營銷推廣,提高海外倉現貨貿易機會;通過提供退換貨、維修等售後服務,降低商家運營成本,提升客戶滿意度。


當然除了以上幾點建議,跨境賣家也需要提高內部經營管理能力,儘可能地優化各項數據指標,從而保障經營成本最優化,保證健康的現金流以應對歐美通脹帶來的諸多不確定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