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8日,牛年商品期貨市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商品市場整體表現平靜,而油脂價格卻在持續上升,大有沖向歷史新高的勢頭。
隨着印尼限制棕櫚油出口的政策出台,結合南美洲天氣因素,國際油脂價格進一步風雲突變,馬來西亞棕櫚油價格已經刷新歷史紀錄,而國內棕櫚油、豆油等油脂價格逼近萬元關口,均離歷史高點僅有一步之遙。
事實上,自2020年下半年全球就已經陷入植物油供應偏緊的局勢,一年多來卻遲遲沒有改善。在過去的2021年,油脂品種已經持續在上漲,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包括棕櫚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等在內的多種植物油的價格在2021年較2020年水平上漲了65.8%,這不僅是該機構統計的主要食品類型中漲幅最大的,也是有統計以來,植物油價格出現的最大年度增幅。
印尼出台政策限制棕櫚油出口
1月27日,在美元大幅上漲的背景下,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櫚油期貨收盤上漲超過2個百分點,再次創下歷史新高,盤中高點達到5380令吉/噸。這也是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上漲。
當日,印尼貿易部長宣布一項新規定,強制要求所有食用油出口商必須將計划出口食用油的20%在國內市場銷售。印尼是世界頭號棕櫚油生產國和出口國,2021年印尼國內棕櫚油價格同比上漲約40%,限制措施可能推動全球食用油價格進一步走高。
27日隔夜交易時段,國際原油期貨一度突破90美元大關,創下7年來的新高。原油上漲令生物燃料需求前景改善,而棕櫚油是馬來西亞和印尼生產生物柴油的原材料。這有助於抵消出口需求下滑的影響。受此提振,芝加哥豆油期貨上漲2.3%,創下了七個月來的最高水平。
在過去一年中,馬來西亞和印尼的棕櫚油供應偏少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主要是疫情背景下,馬來西亞勞工短缺加劇,馬來棕櫚油2021年復產不及預期,而印尼棕櫚油2021年產量也因降雨偏多不及預期。印尼的限制措施,恐將進一步火上添油。
1月28日,國內牛年商品期貨市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後,國內豆油期貨主力合約2205合約報價9836元/噸,棕櫚油期貨主力合約2205合約報價9934元/噸,雙雙攜手逼近萬元關口,均離歷史高點僅有一步之遙。
國內油脂庫存偏低,處於近5年低點
「國內棕櫚油庫存現在處於近5年最低水平,而豆油庫存仍處於近4年同期最低水平。」 西南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黃婷表示,國內油脂庫存偏低局面,盤麵價格亦處於歷史高位,已較為充分地兌現了低庫存的利多因素。
對於東南亞的棕櫚油市場來說,真正能夠對棕油產生較大程度利空影響的依舊是馬來西亞的勞工問題的解決預期,在疫情困擾下,仍然很難儘快解決。這也會使國內棕油進口成本持續高企,最終還是會支撐棕油期貨價格的高位運行。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報告認為,原油價格走勢較為堅挺,油脂價格仍有支撐。預計1―2月國內大豆到港量同比下滑,大豆和豆油庫存處於偏低水平,支持豆油基差報價保持堅挺。短期國內外油脂供需基本面變化不大,偏緊的局面仍在延續,預計油脂價格繼續下跌空間有限。
1月28日,農業農村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農產品進出口額3041.7億美元,同比增23.2%。其中,穀物進口激增、大豆進口下降。大豆進口量,2021年為9651.8萬噸,2020年為10031.5萬噸,同比減少379.7萬噸。大豆產量,2021年僅有1640萬噸,這意味着大豆的進口依存度為85.5%。
與此同時,國內油脂進口成本也在2021年繼續攀升。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食用植物油進口1131.5萬噸,同比減3.2%,但是進口額115.7億美元,同比增32.8%。顯然,這背後是油脂價格的進一步攀升。
國際油脂市場緊張局面或進一步加劇
除了亞洲的棕櫚油市場緊張外,1月下旬以來,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地緣政治事件引發市場對這兩個國家葵花籽、葵花籽油和菜系商品的出口擔憂,或進一步加劇全球植物油供應緊張局面。
烏克蘭被稱為歐洲糧倉,是全球農產品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是中國第一大葵花籽油進口國和第二大玉米進口國,同時烏克蘭也是世界第一大葵花籽油出口國。
此外,在南美洲,由於天氣影響,分析機構也在調整產量預期。1月27日,巴西植物油行業協會( ABIOVE )發佈報告,將巴西2022年大豆產量預測值調低到1.358億噸,較早先預期調低420萬噸。由於產量下調, 2022年巴西大豆出口預期也從9110萬噸下調到8690萬噸。ABIOVE表示 ,如果拉尼娜現象帶來的天氣狀況給作物帶來更大損害,該機構不排除進一步調低預測的可能性。
諮詢機構IHSMarkit1月26日發佈報告,預計2022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達到8780.5萬英畝,這要低於12月16日該公司預測的8881.5萬英畝,但是高於2021年的大豆面積8719.5萬英畝。
中國農產品期貨交易量國際領先
2021年國際期貨協會Futures Industry Association(FIA)統計的全球成交量數據近日出爐,國內農產品交易情況尤其亮眼。
數據顯示,在2021年全球農產品的成交量排名中,中國品種包攬前11名,在前20名中佔有15席,包括豆粕、菜籽粕、豆油、棕櫚油、玉米、天然橡膠、紙漿、白糖、棉花、菜籽油、蘋果、雞蛋、玉米澱粉、黃大豆1號、豆粕期權。
來源:券商中國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李林蔚 題圖來源:圖蟲 圖片編輯:曹立媛
來源:作者:券商中國 長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