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正逐步捲入俄烏衝突?沒人主動踩剎車,有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

作者:司馬南頻道 志遠

據媒體報道,日前,來自歐洲46個國家議會的代表,以壓倒性多數投票贊成一項決議,呼籲歐洲國家「宣布俄羅斯現政權為恐怖主義政權」。報道說,在歐洲委員會議會的100名成員中,共有99人投票支持該決議,還有一人投了棄權票。這項決議說:「俄羅斯軍隊繼續使用遠程火炮襲擊烏克蘭各地的城鎮,造成了大規模破壞和死亡」,「通過這些無差別襲擊,俄羅斯旨在推進其恐怖主義政策,以壓制烏克蘭人抵抗和保衛國家的意願,並對平民造成最大傷害」。

當然,這只是歐洲的一面之詞,它們對俄羅斯的敵視和偏見,才是它其對俄羅斯進行指責的根本原因,也反映了歐洲的一貫雙標。要知道,美國發動的戰爭規模更大,數量更多,但整個歐洲從來都是保持沉默的,甚至是助紂為虐,給美國唱讚歌。不過,今天的討論重點不在這裡,而是它反映出的一個問題,那就是俄歐關係進一步惡化了。眾所周知,歐洲一直對俄羅斯這個大國充滿恐懼,美國則是充分利用了這一點,並用給歐洲提供安全保護為借口,不斷加強對歐洲的控制。而這種惡化,一旦到達某種程度,就會導致俄歐的兵戎相見,引發真正意義上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因為更多的國家會捲入進來。

截至目前,無論俄羅斯、烏克蘭,還是歐洲、美國,都在繼續進行着這場膽小鬼遊戲,即試圖通過威脅、恐嚇的方式,逼對手做出妥協讓步,但問題在於,主要的博弈雙方都是久經沙場的國家,不要說美俄了,歐洲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策源地,而烏克蘭則是美國的提線木偶。所以,根據一般常識,這樣的國家是很難被嚇住的,那麼,就很難會有一方主動做出讓步。這樣的話,俄烏衝突就不會停下來,沒有人主動給其踩剎車,只能任由事情繼續惡化下去。在這個過程中,俄羅斯多次釋放信號願意談判,但被西方普遍認為缺乏誠意,因為四州已經公投入俄,這給談判帶來了事實上的難度。


歷史上,俄羅斯和歐洲主要國家,幾乎都發生過戰爭,這包括法國、德國、波蘭,也包括橫跨歐亞大陸的土耳其,當然,還有一些其它歐洲國家。而且,俄歐關係一貫不太友好,歐洲在引入美國的安全保護之後,更加肆無忌憚,大力推行北約東擴,對俄羅斯進行圍堵遏制。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選擇了軍事破局,但戰場進展得不順利,進一步刺激了美歐,增加了它們拖垮俄羅斯的信心,甚至試圖對俄羅斯再次進行肢解,畢竟,蘇聯解體悲劇才剛剛過去31年而已,各種情景還歷歷在目,所以,俄羅斯非常警惕。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俄烏衝突繼續擴大,歐洲極可能會被迫捲入進來。

根據各種消息,現在,烏克蘭軍隊已經出現了成建制的北約國家僱傭軍,其中又以東歐國家為主,譬如波蘭。在具體數量上,保守估計是過萬的。否則,烏克蘭軍隊的反攻,可能也不會那麼順利。現在的俄烏衝突雙方,俄羅斯基本是獨力支撐,在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都相對孤立,而烏克蘭則接收了整個西方的援助,人員、裝備和資金,都不是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戰爭大概率還會持續,直到西方的團結陣營發生變數為止。悲觀而言,俄烏衝突如果能夠結束,只會有一種情況,那就是主要對抗的雙方,俄羅斯和美西方,有一個扛不住了,發生重大變故。要麼,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

古往今來,當矛盾不可調和時,都會訴諸戰爭解決,今天的俄烏衝突也是如此。只是,無論俄羅斯,還是烏克蘭背後的美西方,都要懂得一個道理,那就是戰爭不能解決問題,只會使問題更加惡化。所以,尋找一個和平的解決方式,才是當務之急,敵對雙方都不要太自以為是了,否則,將不僅僅是俄歐的悲劇,極可能會外溢到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