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去台灣旅行,已經是幾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大陸遊客習慣於兩種方式游寶島:乘坐台鐵從北到南,一座城、一座城地玩,交通方便成本低;另一種方式是包車環島游,方便於行程管理,自由度也更高。我們當時為了把台灣島上有代表性的城市和特色景點都走一遍,所以採取了包車環島自駕游的方式。
在到達台灣的第二天,我們經台中市前往台灣中部山區——南投縣,最終要去大名鼎鼎的日月潭看一看。自駕途中經過了一個叫「埔里」的鎮子,台灣嚮導兼司機老陳介紹說,埔里鎮早期也叫「水沙連」(此名字是一種古稱,特指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附近的日月潭地區),大致區域包括南投縣魚池鄉和埔里鎮,是台灣原住民的傳統居住區域。
他特意提醒我們一定要在埔里鎮停留一下,因為這裡不僅是台灣省的地理坐標中心點,還是島民公認的「酒鄉」,鎮上有個非常有名的觀光酒廠——埔里酒廠,如果路過不去看會非常遺憾。
台灣島的地理中心點坐標石
老陳說埔里酒廠有名,不僅是因為其酒水暢銷島內,而且還外銷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更重要的是,埔里酒廠的釀酒技藝、酒水口感與浙江紹興酒一脈相承。比如這裡的招牌酒品——埔里熟黃的口感與紹興黃酒高度相似,另外女兒紅也相當贊。
除了「埔里熟黃」之外,台灣埔里酒廠的另一招牌酒——女兒紅。
用台灣人的話說,埔里鎮的紹興酒「最有古早味」(古早味是台灣和閩南地區民眾形容古舊味道的一個常用詞,可以理解為派系正宗,味道純正,歷史悠久),真的無法讓人認同。老陳提到「酒鄉」和「古早味」時,我笑了。
僅有百年歷史的埔里酒廠(建於1911年)就敢自稱「古早味」、「酒鄉」,不知中國真正的酒鄉「遵義」會怎麼看(因貴州遵義地區盛產以國酒茅台酒為代表的眾多知名白酒品牌,故而得名「酒鄉」)。退一步說,即使酒鄉遵義不說話,擁有2500年黃酒釀造歷史、堪稱「黃酒肇始地」的浙江紹興也不會答應啊!區區一個台灣小鎮就敢妄稱「酒鄉」,似乎有些「不知深淺」了。
要說,埔里酒廠的紹興酒,從釀酒的方法、器械用具、配方以及窖藏方式,幾乎全部來自浙江紹興的歷史老酒坊。真正的「黃酒酒鄉」歷史,大陸的紹興無疑早於台灣的埔里;論口感,紹興黃酒的「古早味」同樣更甚於台灣埔里!所以,這個「酒鄉」的「古早味」的說法實在不敢讓人苟同。
埔里酒廠的釀酒車間對遊客開放參觀,遊客可以按照遊覽路線在廠區裏面看到整個釀酒流程。
如果拋開「古早味」和「酒鄉」的說法,單說旅遊觀光,埔里酒廠在十幾年前就引入了「工業觀光旅遊」的概念,並建成了獨特的酒文化藝術休閑區。從酒廠園區的生態環境,到酒水釀造車間,再到特色酒文創商品,乃至酒制食品(如酒味的果凍、豬肉紙、酒冰棍、酒味滷水、蔗糖漿、蔗渣面等)和旅遊餐飲服務。幾乎「一條龍」式地解決了遊客來此的所有休閑需求,參觀遊覽完畢,大多數遊客還會隨身帶走一些「伴手禮」。總之,埔里酒廠的營銷策略,可謂手段高明。
到了埔里酒廠,可以進入酒文化博物館深入探訪釀酒的全過程,很多道具、陳列酒品都是早期的真實釀酒工具和經典酒款,很有看頭。在酒廠的門口,還可以吃到一種黃酒味的香腸,看起來和育青香腸很像,不但粒大肉足、顆顆飽滿,而且入口後還會伴着一股醇香的酒糟味道,總之口味很特別。另外,酒廠還自製出售一種水果酒味道的冰棒,口感也不錯。
埔里酒廠招牌酒水的宣傳口號是「紹興味」,而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們推出的一個新酒品——愛蘭白酒,口感其實也不賴。當你在埔里酒廠參觀之後,可以在園區裏面的餐廳就餐,酒足飯飽之後,還能就地走走看看,山清水秀,環境非常棒。如果有興緻,還可以在園區裏面找到這兩位漂亮的小姐姐,免費聽上幾曲小提琴,免費的哦。至於台灣人「埔里酒鄉」的說法,或許只能等來大陸遊客一句「呵呵」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