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推兩邊、民眾擺中間」,柯文哲沖立委「關鍵少數」

台灣民眾黨22日公布了首批8名區域立委參選人,台北四席,新北、台中高雄苗栗各一席,其中「行政院」中部辦公室前秘書朱哲成當場宣布退出民進黨,代表民眾党參選苗栗第一選區立委。

身為黨主席的台北市長柯文哲肯定年輕人踴躍參政,盼大家一同將藍綠以外的「白色力量」送進立法院。

8人與柯文哲同台,逐一宣示自己理念, 一起喊「藍綠推兩邊、民眾擺中間!

柯文哲指出,他為了履行對台北市民承諾,沒登記連署,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也沒參選,大選又將淪為藍綠惡鬥局面,但希望民眾黨推薦的人選是台灣人民新選擇。

柯文哲說,台灣從1994年至今就深陷藍綠惡鬥泥沼,而2020立委選舉的最大意義,就是勇敢的突破,台灣要脫離藍綠泥沼,讓藍綠在國會不過半。

8位候選人,分別是台北市中山區的何景榮、信義與南松山的蔡宜芳、中正與萬華區的徐立信、文山與南中正的張幸松;新北市則為板橋東區的吳達偉;在苗栗海線提名朱哲成;台中潭雅與神後區提名張睿倉;高雄三民與苓雅區提名李佳玲。

柯文哲說,這是第一波提名,還有第二波、第三波,以及不分區提名名單。

媒體問柯,「學姐」黃瀞瑩沒在第一波提名名單,柯文哲說,這問題應該直接問學姐,他是她的長官,不能替她回答,在政治上,要尊重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就像(柯夫人)陳佩琪,他每次叫她不要寫臉書,她也還是照寫,不要去干涉她,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給她最大的自主性。

民眾黨發起人蔡壁如指出,這是改變政治文化的開始,柯文哲四年堅持公開透明,改變持續發生,這次台民黨提出的名單,要扛起改變政治文化的責任,改變立法院的生態,這是一場不能輸的戰役,會用盡洪荒之力來努力。

她說,民眾党進軍立法院,一定要衝高票,成為制衡國會力量,讓台灣「重開機」,打破藍綠壟斷的國會。

柯文哲說,過去第三勢力興起,從新黨、親民黨、台聯到時代力量,所犯的錯誤就是一直在「統獨軸線上競爭」。他舉例,「如果你賣的產品、廣告手法都一樣,最後將是市場上佔有率最高的公司獲勝,所以不能當台灣每次遇到困難都推到統獨、藍綠,其實更重要的是效率、科學、數據、溝通」。

柯文哲說,台灣目前的困境不是換一個領導人就可以解決的,必須是整個政治文化的改變,如何讓財政紀律務實,讓法治、效率在台灣實現。

他說,不喜歡去募一大堆錢,因此在資金上「恐怕沒辦法像坐高鐵掉300萬元」,每個候選人恐怕沒辦法支持到300萬元,不過會儘力協助。

高鐵300萬元,有典故哦。

因民眾黨缺乏領導人參選人,根據中選會選舉時程,11月18日至22日受理選舉候選人登記申請,柯如果要參選,11月22日前還有一個機會,就是成為親民黨時代力量提名的正副人選。也就是還剩下兩張「黨票」。

但柯是民眾黨主席,改掛其他政黨推薦的正當性不足,未來通過親民黨或時力推薦角逐的可能性低。

如柯文哲真的不要親民黨或時力的政黨「免費門票」,在沒「母雞」的情況下,要說服選民「政黨票請投台民黨」,那就得交出亮眼的不分區立委名單。

不過,要在藍綠夾殺態勢,從單一選區的選舉制度下殺出一條生路,談何容易。以上一次立委選舉為例,時代力量能夠崛起,在區域立委中贏過競爭對手國民黨,也仰賴民進黨的「禮讓」不提名,才有所斬獲。

民眾黨這次面臨「沒母雞」,柯坦言,政黨成立過程是被趕鴨子上架,什麼都沒準備,還笑稱「現在連區域立委都找不到十個」,只好找幾個里長去打。果然,這次立委提名名單中出現里長。

沒有「母雞」能不能選?

民眾黨表示,會提滿34席不分區

台灣「單一選區兩票制」,也就是區域選票與政黨選票分別投,兩者間的比例由舉行選舉的地區自定。每位選民投兩票,一票投給區域候選人,一票投給政黨

「政黨比例代表制」,就是選民按政黨名單投票,由獲得5%不分區政黨選票的政黨按得票率選出所謂的「不分區立委」。前提是要超過5%才有資格分,這是門檻,也是除了國、民兩大黨外,第三勢力進入立法院的最主要途徑

對於一個黨來說,「不分區」才是大考驗

柯的盤算,前面一半要挑有可能選得上的菁英,後面的部分用「海選」,開放讓社會力量進來,然後成立遴選委員會。

柯陣營坦言,會重視不分區,也是算準大選回歸藍綠對決局勢,更凸顯民眾黨力求國會三黨不過半的重要性,讓選民冀望民眾黨成為「關鍵少數」,可減少在野黨為反對而反對,也可避免執政黨肆無忌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