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語音的清晰,很多產品都有着降噪功能,或者有着針對某個方面的降噪工具。本文介紹了針對線上會議降噪的工具Krisp,並從Krisp整個公司的創立、產品技術和發展歷程等方面剖析了這款產品,一起來看看吧。
最近,看到了一個有趣的降噪工具Krisp,針對線上會議降噪這個特別微小又剛需的點切入,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同時這個產品也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和討論:有關產品的形態、功能和未來,以及在中國是否存在同樣的機會?
本文就嘗試從Krisp整個公司的創立、產品技術和發展歷程等方面來剖析這款產品,來探尋Krisp是如何打造出自己獨特的PLG飛輪,並實現超過2000%年營收增長的。
本文目錄:
- 公司介紹
- 產品介紹
- PLG分析
- 未來發展和潛在風險
- 關鍵要點
一、公司介紹
2017年,Krisp的創始人Davit Baghdasaryan還在Twilio做產品安全的負責人,而他朋友,另一位聯合創始人Arto Minasyan則是一位數學博士。當時,Baghdasaryan發現在Twilio進行線上會議時,繁雜的背景噪音帶來了很大的困擾。他認為這是一個人人都可能遇到的痛點,並想到機器學習可能是一個潛在的解決方案,於是他們聯合起來成立了新的公司2Hz,並有了隨後Krisp的誕生。
根據Crunchbase的數據顯示,Krisp在2018年6月份拿到了Shanda Group和Sierra Ventures領投的總計350萬美元的種子輪,隨後經過2年的發展,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用戶和營收都實現了飛速增長。
從數據上看,得益於2020年遠程工作的大趨勢,Krisp的活躍用戶增長了20倍,企業賬戶增長了23倍,ARR增長了13倍,從絕對數值上看,Krisp已經擁有了1200+的付費企業用戶和數百萬美金的ARR。
這一增速也使得其在2020年8月Sierra Ventures和Storm Ventures領投的總計500萬美元的Pre-A輪,並在短短几個月後的2021年2月份,拿到了RTP Global領投的總計900萬美元的A輪,也就是說整個A輪融資達到了1400萬美元。但這對於一個有着數千企業客戶,營收實現了超2000%年增長的公司來說,還是一個相對保守的數字。
按照他們創始人Baghdasaryan去年二月份的說法,他們原定於在去年年底,ARR達到1500萬美元時進行B輪融資,但似乎截止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最新一輪的融資消息傳出。
值得一提的是,Krisp並不只是位於美國,他們在亞美尼亞也有很多團隊成員。兩位創始人都來自亞美尼亞,他們在當地組建了一個數十人的研究團隊,包含數學、物理和工程師背景的成員。
同時他們在官網也表明自己是一個Remote-first(遠程優先)的公司,這也是在後疫情時代不可避免的新趨勢,越來越多的公司相信世界級的人才並不僅僅只是在加州、紐約或者其他科技中心城市,他們會分佈在世界各地等待着人們去發掘。這也預示着遠程溝通是一個逐步發展,前景巨大的市場。
二、產品介紹
Krisp的降噪原理概括起來很簡單,就是通過機器學習來識別出人聲,砍掉其他聲音信號,從而實現降噪。在最初,創始人Baghdasaryan想要做一個針對移動網絡的降噪處理解決方案,售賣給T-Mobile這些移動運營商,但事實證明這種方式太慢了,於是他們決定做一款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應用。
Krisp首先發佈的是Mac版的APP,支持同時修改輸入和輸出的聲音信號,所有的處理都是在本地進行,因此延遲非常小,也無需擔心數據安全和隱私問題。此外,由於是系統(OS)層的聲音處理,因此只要是運行在系統上的APP都可以享受到Krisp處理後的音頻效果。
為什麼會選擇首先發佈Mac版呢?Krisp團隊認為這款產品的早期採納者(early-adopter)的用戶畫像跟蘋果生態用戶是重合的。當然,隨後不久他們也發佈了Windows版本。
在關於早期用戶畫像上,Baghdasaryan認為遊戲玩家也是主要的類型,特別是針對PUBG這一類型的遊戲,他們特別需要清晰的通話質量來確保遊戲中的團隊協作。
很對人可能第一反應是為什麼他們不去找芯片廠商,把這個作為底層硬件植入到手機或者電腦的音頻處理器上。但Krisp團隊認為這種方式太慢並且限制太大,同時在當時(2017年),軟件市場空間更大,並且沒有真正意義上強有力的競爭者,因此進入門檻也更低。
據創始人Baghdasaryan介紹,在當時很多的降噪解決方案都需要多個麥克風,並且都需要靠近麥克風說話才能實現降噪,但對於Krisp來說則沒有這些要求。只需要一個麥克風,並且可以在任意位置都能實現輸入和輸出音頻的降噪功能。
Krisp核心想解決的是Noise Suppression(噪音抑制)的問題,什麼是噪音抑制呢?簡單來說就是消除對話雙方或多方的背景噪音,這跟ANC(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主動噪音消除)消除進入到人耳中的噪音問題不一樣。
傳統的噪音抑制目前已經被廣泛應用於終端電子設備,比如我們最常用的手機。這一技術利用在不同位置的多個麥克風來捕捉人聲,通過計算不同位置人聲音量的差別,從而實現清晰的語音效果。但這種技術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當人不說話的時候,就沒辦法判斷人聲位置,所有麥克風接受的都是環境噪音,或者是在跑步時,距離在不停變換,情況就會很複雜。
隨後出現了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數字信號處理)算法,通過逐幀處理音頻,分辨人聲和噪音,並加以適應來實現降噪的效果。但這種方式對處理日常環境中多變的噪音依舊有很大的局限性,通常來說噪音可以分為Stationary(靜止的)和Non-Stationary(非靜止的)兩種。
傳統DSP算法可以很好地處理靜止的噪音,但對於一些跟人聲相似,或者非常短促的聲音(鍵盤敲擊聲、警報聲等)則效果不大。
而Krisp則是基於深度學習來實現降噪,有關這方面的的基礎原理來自於2015年的《A regression approach to speech enhancement based on deep neural networks》這篇Paper,這裡提到了一種regression方法,通過學習產生每個音頻的Ratio Mask,做出來的Ration Mask保留了人聲,並刪除了多餘的噪音。
隨着時間推移,這個算法也在不斷完善,但主要的底層邏輯就是以下三個步驟:首先是將乾淨的語音和噪音混合,生成帶噪音的人聲大數據集,然後將這些數據集餵給DNN(Deep Neural Networks深度神經網絡)輸入端,然後在輸出端則是喂對應乾淨的人聲,最後生成一個過濾了噪音,同時保留了人聲的Mask。
當前,Krisp已經可以支持雙向降噪、回聲消除、聲音消除和背景替換等功能,同時還提供一系列有利於視頻會議的實用小功能,比如計時器和音量提示等,此外還加入了數據分析功能,比如參會時間、噪音持續時間、參與度等等。
三、PLG分析
接下來讓我們來分析一下Krisp整個產品的PLG路線,它的早期冷啟動思路非常清晰。通過從一個非常細微的痛點切入,針對遠程工作者、遊戲玩家和數字遊民等目標人群的降噪需求,結合當時最新的機器學習技術,以獨特的思路解決了這一問題。
1. Discover發現階段
按照PLG的New User Journey(新用戶旅程)來看(還不了解的朋友可以看之前OpenView年度產品基準報告解讀這篇文章),首先第一步面臨的就是Discover用戶流量的問題。
在這一階段,Krisp主要利用了Product Hunt、Hacker News和AppSumo這三個平台來實現流量曝光和獲取種子用戶。Product Hunt一直都是產品冷啟動的首發地,聚集了大量願意嘗試並體驗新產品的早期採納者。
Krisp在Product Hunt上發佈了7次,並得到了超過7000+的贊同票,榮獲了11個徽章,用戶評分高達4.7分。Hacker News是著名初創企業孵化器Y Combinator旗下的一個新聞討論網站,界面十分簡潔,類似早期的BBS,很多人會在裏面討論創業相關的新聞、產品等等,也聚集了一批非常樂於體驗新產品的高質量用戶。
Hacker News的帖子先後順序跟Points和評論的多少有關,Krisp在Hacker News上有接近400的points和100+的評論,在當時最高達到了流行榜的第三,並在首頁排行榜前10停留了超過14個小時。AppSumo則是一個專門購買Lifetime版軟件的線上優惠平台,有超過80萬的科技愛好者在上面購買軟件。
Krisp在2019年8月7號上線了AppSumo,據團隊介紹在短短几小時他們就收穫了大量主動聯繫的客戶,並且還有人在Youtube上發視頻測評了Krisp在AppSumo上的這個Deal。
最終,Krisp收穫了5500+的新用戶註冊,1700+的分享,並在一天內有1000+的用戶購買,最終銷售總額達到了21.45萬美元。
從上述三者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Krisp在早期選擇的細微切入點很精準地擊中了市場痛點,並通過科技愛好者眾多的發佈平台,取得了第一批個人的種子用戶,同時順利完成了銷售轉化。
再讓我們來看看當前Krisp網站的主要流量來源,根據Similarweb的數據顯示,過去三個月Krisp的網站總訪問量月均在95萬左右,其中主要訪問用戶來自於美國、菲律賓和印度這三個國家(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為什麼菲律賓和印度這兩個國家佔比這麼高呢?),分別佔比19.84%、16.34%和8.51%,並且受眾群體年齡在18~35歲最多,佔比65%左右,剩下35~44歲佔比16.8%,從受眾偏好興趣來看,主要是跟互聯網和計算機相關的人群。
從營銷渠道上看,直接輸入網址訪問Krisp的人群是最多的,達到了60%,另外的34.5%的人群則是通過搜索訪問的網站,這兩個加起來基本上就是主要訪問量的來源了,剩下3%左右的訪問量則是來源於外鏈和社交媒體。
從關鍵詞搜索流量來看,95%左右的是有機流量,剩下5%則是付費流量。主要的熱門關鍵詞也都是跟產品相關的,比如Krisp、Krisp app、Krisp download等等。
從社交媒體的流量來看,要超過半數的流量來自Youtube,四分之一的流量來自Discord,剩下的則分別是Linkedin、Reddit和Twitter。
看了一下Krisp在這些社交媒體上的官方賬號,Youtube賬號的粉絲在2500左右,上一條視頻更新已經是7個月前了,在YouTube上主要的內容有早期跟各個音視頻軟件的連接教程,還要一些遠程辦公的技巧幹貨和一些產品介紹,單個視頻平均播放量在幾千左右,但有一個44秒的產品介紹視頻的播放量達到了驚人的3800萬,帶來的流量應該非常可觀。
在Facebook上,Krisp有1萬+的用戶關注,主要帖子內容跟產品最新功能相關,平均每個月更新1~3條,並不怎麼活躍。在Twitter上的情況也跟Facebook類似,關注者在5000左右,內容動態也以產品介紹為主,不過更新頻率會更高一些。
2. Start開始階段
看完Discover階段,再讓我們來看看Start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核心內容就是官網了,通過官網的內容步步引導用戶註冊轉化是這一階段的關鍵目的。
打開Krisp的官網首頁,首先看到的就是「Sound clear in online meetings」這個核心產品功能,並在文字下方放上了CTA(Call to Action號召行動)的按鈕,引導用戶直接免費開始,並在下方用小字標明:無需信用卡,並且永久免費。有助於用戶打消疑慮,提高轉化率。並且在右上角也有一個不同顏色的按鈕,加強整個的CTA刺激。
此外還有就是Watch Video的介紹視頻,這個就是在上面提到的44秒,3800萬播放量的視頻,這也解釋了為何這個視頻有如此大的播放量。再下面一欄則是強調了專業人士對Krisp的信任,包括Github、Discord、Zapier等團隊,這個欄目起到了信任背書的作用,有助於提升品牌形象,並進一步打消用戶疑慮。
再接着就是常規的功能介紹欄目了,在這裡可以看到Krisp把自己定位成會議助理這一角色,並把功能分為會議體驗和洞察兩種類型,進行分別地展示和介紹。
同時還特意在常規功能的下方用醒目的黃色標出了最新的功能,來吸引用戶眼球,給用戶留下更深的印象。同時在末尾也加上了查看全部功能的超鏈接按鈕,引導用戶了解更多。
再往下是一個Demo展示的欄目,在這一欄中,Krisp給出了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噪音環境的Demo,比如狗叫、汽車噪音、小孩子哭鬧、鍵盤敲擊聲和風扇聲。
用戶可以點擊播放按鈕來真實感受在噪音環境下,Krisp前後降噪的對比效果。從PLG角度來說,Demo展示往往是體現產品,並吸引用戶轉化的最佳方式,因此在欄目的最下方也直接放上了轉化CTA的按鈕,讓用戶快速行動並實現轉化。
接下來的欄目是支持產品拓展部分,用800+這個數字簡單明了地體現了Krisp豐富的拓展性,並把自己定位於設備跟其他在線交流解決方案中間的聰明層,只需要一個按鈕,即可輕鬆實現降噪。這一欄目也是進一步拉近了Krisp和用戶的距離,進一步打消用戶的疑慮,同時在某稱程度上也幫助用戶降低決策成本。
再然後是隱私安全和產品底層技術的介紹,由於語音交流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隱私信息和數據安全,很多人擔心用這樣額外的軟件是否會被採集敏感的語音數據。
因此這個欄目主要作用就在於打消用戶的顧慮,從設計上也可以看出Krisp特意用了一個嚴肅深色調來體現這一點,並附上了相關的安全認證,同時承諾所有信息處理都是在設備端上,並不會上傳到雲端。並在下方也說明了自己使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技術,來自於世界頂級的研究者,提升自己的產品專業度,進一步加強用戶信心,從而提高轉化率。
緊接着的兩個欄目也一樣是為產品背書,增強用戶信心的。第一個是獲得的榮譽,重點強調了自己的專業技術得到了行業專家的認可,體現出產品的技術實力。第二部分則是來自一些軟件評分網站的評分和評價,包括G2、Trustpilot等,並着重強調了團隊的屬性,這也是Krisp當下和未來重點針對的B端客戶市場,有助於增強B端用戶的信心。
最後一部分是產品的未來展望和結尾對開頭介紹的呼應,並再一次引導用戶,只需要輕輕點一下,即可獲得高效的線上會議體驗。
並且還搞了一個很可愛的小貓在滑動按鈕,生動的表現了這一過程的簡單,讓用戶有代入感。同時在最底部也放上了CTA的按鈕,並跟開頭一樣用小字標明:無需信用卡,並且永久免費。
總結來說,Krisp官網頁面脈絡結構十分清晰,CTA號召行動的方式也十分巧妙,並且根據展示內容的不同搭配了各式的配色,再配上一些可愛的動畫和組建,進一步豐富了網站的多樣性。
同時Krisp還採用了懸浮式的頂部菜單欄,右上角始終保持着「Get Krisp for Free」的CTA號召行動按鈕,時刻提醒用戶轉化註冊。此外還有一個小彩蛋,在用Chrome瀏覽器打開官網首頁後等一會,就可以看到Try a live demo的功能模塊,你可以直接開始錄音測試Krisp的降噪效果。
跟上面提到的已經錄製好的Demo音頻不同,這個是直接由你自己環境進行錄音體驗,更加具有個性化和可信度,等於提前幫助用戶體驗了產品的Aha時刻,有助於提高轉化率。
另外在點擊「Get Krisp for Free」按鈕後就會來到註冊頁面,整個頁面布局很簡單,左側再進一步強調了產品的特性和評分靠譜程度,體現產品的可信度,最後打消用戶的疑慮。右側則是一個郵箱的輸入框,還特意在創建賬號下面加了一行小字「No credit card required」(原因是美國很多產品採用免費試用的策略,都是需要先輸入信用卡,試用到期後直接扣款)說明無需信用卡。
在輸入郵箱後,點擊「Sign up」按鈕,接着輸入收到驗證碼,即可完成註冊,到軟件下載頁面了,用戶可以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系統版本的Krisp進行下載安裝。
3. Activate激活階段
在Activate激活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讓用戶感受到產品價值,達到Aha時刻,從而成為一個長期的活躍用戶。這階段對於一款PLG產品來說是十分關鍵的階段,該階段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用戶的留存,而留存又對最終付費轉化和後續的規模化增長起着重要作用。
對於Krisp這款產品來說,本身其出發點就是針對線上交流噪音干擾這一痛點,因此產品的價值傳遞和Aha時刻就十分清晰明了,就是讓用戶第一次體驗到Krisp降噪後的交流效果即可。
下面讓我們實際體驗一下Krisp的上手流程。在安裝好軟件後,Krisp會出現在右上角的任務欄中(以Mac版為例),點擊之後登陸後會跳轉到瀏覽器,打開驗證界面,需要你輸入郵箱和驗證碼後,即可登錄軟件。
首次登陸後,Krisp會出現一個Onboarding的指引界面,首先要做的就是選擇對應的會議軟件,進行配置。可以看到Krisp默認提供了常用的Zoom、Slack、Skype和Facetime等軟件選項,幫助用戶快速選擇。
在點擊對應的會議軟件後,會出現相應的視頻教程,長度在30秒左右,幫助用戶快速完成配置。這裡的配置其實也十分簡單,就是把對應會議軟件中的麥克風、揚聲器以及攝像頭改為Krisp即可。
如果在這一步遇到問題了,也可以點擊左下角的幫助按鈕,打開幫助中心獲取更多信息,或者提交表單獲得人工協助。
在完成配置後,當你開始一場線上會議時,Krisp就會自動出現一個小組件,並告訴你對應的降噪已經開啟。你可以通過簡單地點擊來開啟或關閉降噪功能,從而體驗到Krisp的獨特魅力。
此外,你也可以在右上角輕鬆完成對應麥克風和揚聲器的相關配置操作。最新版的Krisp也上線了對視頻內容的相應支持,比如替換背景和調整光線亮度等,操作都十分簡單,並且可以實時看到調整後的效果。
總結來說,Krisp在Activate激活階段做得非常不錯,一開始就提供了針對性的Onboarding指引教程,並且所有操作都十分簡單易懂,配合實時預覽的效果,更加能夠使用戶在最短時間內感受到產品價值。
4. Covert轉化階段
接着讓我們來看看Covert轉化階段,這一階段最重要的就是付費購買了。
所有PLG的產品基本都會有從免費轉化到付費的這一流程,其核心就在於如何讓使用者在感受到產品價值後,進一步產生購買意願,並在恰當時機用順暢的購買流程實現轉化,同時這一流程需要針對個人和企業用戶有不同的針對性調整,從而使得兩者的購買轉化率達到最高。
Krisp主要以降噪時間作為一個付費痛點,如下圖所示,免費版的Krisp支持每天60分鐘的語音降噪,而付費版的Krisp則支持兩台設備無限制的降噪時間。同時如果是團隊版的話,單個人的價格是一樣的,但是增加了團隊管理和安全單點登錄等功能,並擁有優先技術支持權。
(1)從價格上看
如果按月購買是單人12美元每月,按年購買則可以優惠58%,僅僅只需要5美元每月。
(2)從價格頁面設計看
Krisp通過突出強調58%這一特別優惠,主動引導用戶按年購買套餐。此外在團隊和企業版的最下方都標註了已經購買這個版本的知名公司,比如Clickup、Chegg、Github和SIEMENS等,這有助於提高信任背書,打消購買疑慮。
(3)從轉化路徑上看
Krisp針對免費版的用戶會在配置界面最底部醒目標註出當天還剩餘的免費時長,並在右側放置了一個升級版本的CTA按鈕,引導用戶一鍵購買。
同時還在下方有一行小字,引導用戶將註冊郵箱切換成公司域名的工作郵箱,這樣就可以增加1.5倍的免費使用時長,達到90分鐘。從這也可以看出Krisp在努力獲得B端企業用戶的相關信息,並針對性地投入銷售資源,幫助轉化企業客戶,提高營收。
(4)從銷售團隊來看
Krisp在2020年開始組建相關的銷售人員,目前差不多有接近20位SDR(Sales Development Representative銷售開發代表)和AE(Account Executive客戶經理),主要就是針對SMB和企業客戶。
特別是在2020年3月份,他們收穫了一筆來自科技公司超過2000名員工賬號的大單。從那以後,企業級客戶漸漸成為了Krisp主要的營收來源,藉助於前期PLG打下的龐大用戶基數,Krisp銷售團隊陸續簽下了銀行、律所、諮詢公司和話務中心等企業類型的單子。但Krisp依舊堅持終端用戶優先的PLG理念,因為他們覺得降噪是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的需求。
5. Scale規模化階段
最後再讓我們來看下Scale規模化階段,這一階段最重要的就是進一步提高用戶使用率,並進一步引導用戶邀請團隊成員或者轉介紹更多人來使用,從而實現規模化增長。
針對這一方面,Krisp在早期就有過推薦計劃,早期用戶可以通過推薦個人用戶使用來得到免費一年的增值服務,此外如果用戶創建團隊並邀請成員參加團隊,這個團隊就可以獲得免費一年的增值服務。
隨後,Krisp還進一步推出了Affiliate Program加盟計劃。這一計劃通過直接的現金激勵Krisp的用戶來幫助推廣產品。用戶只需要填寫基本信息即可申請成為推廣大使,並獲得對應的邀請鏈接(需要官方審批通過),同時Krisp還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宣傳材料幫助用戶更好地推廣產品。
同時在報酬方面,每個免費註冊就可以帶來1美元的收益,每個付費套餐也可以帶來1美元的收益,同時如果訂閱了團隊套餐的話,就可以得到訂閱總金額的20%。
此外,Krisp還提供了非常詳細的數據看版,包括點擊量、轉化率、地域分佈和報酬等信息,幫助推廣者來查看實時最新的推廣情況,從而動態調整推廣計劃,達到最佳效果,實現雙贏。同時只需要金額滿40美元,即可快速提現,整個正反饋的機製做得非常不錯。
通過這種直接金錢激勵的方式,幫助Krisp把自己用戶轉變成了推廣者,這些推廣者就相當於網絡中的一個個節點開始拓展新的用戶流量渠道,實現規模化增長。
這種方式也無形中增強了用戶粘性,幫助Krisp在已有的PLG飛輪中完成了最後自增長的一環,從而推動了整個增長飛輪的運轉。
其中的底層邏輯就是:越多的用戶數量,就會有越多的音頻數據產生,從而使得DNN降噪模型進一步升級完善,擁有更好的降噪效果,與此同時,這些用戶也會通過口碑傳播或者推廣計劃實現病毒式傳播,從而帶來更多的用戶。
四、未來發展和潛在風險
根據Krisp的預測,截止今年年底,在北美25%的工作將完全遠程進行,這一數字將在未來幾年持續增長。而這也是Krisp使命和願景的出發點:
使命:「Empower professionals to become more effective communicators, regardless of where they work.」(讓專業人士成為更有效的溝通者,無論他們在哪裡工作。)
願景:「Build the world』s most innovative AI-powered solution for more effective online meetings.」(打造全球最具創新性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來實現更高效的在線會議。)
這些其實也體現了Krisp接下去的野心,不僅僅只是做一個單純的降噪工具,而是針對音視頻會議這一整個流程進行全方位的覆蓋。創始人Baghdasaryan認為說話是一項可以提高的技能,Krisp就像是音視頻領域的Grammaly(一個集語法、拼寫檢查和抄襲檢測等功能的寫作工具)。但不同的是,在說話方面給予反饋的方式需要很巧妙。
當一個人在講話時,或許並不需要一個實時的反饋。但隨着時間推移,Krisp可以通過分析給出詞彙和口語等方面的事後建議,來幫助用戶針對性地提高說話水平。
此外Krisp也打算針對一些異步的音視頻錄製場景,比如播客、電話錄音等提供相應的降噪解決方案。從潛在風險來看,Krisp其實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由於其切入點是一個非常細微的需求,並且其自身也沒有對應的線上會議平台,所以需要依賴於其他已有的線上會議工具而使用。這在早期幫助Krisp實現了快速從0到1的冷啟動,但隨着時間推移,這些視頻平台很有可能會選擇自己來做相應的降噪功能,比如Zoom就已經集成了相應的降噪選項,一鍵即可開啟。
當然,Krisp也可以採取跟這些平台合作來推廣自己產品,比如Discord就直接集成了Krisp作為內置的降噪工具。
此外從ToB企業市場來看,Krisp也面臨著軟硬件一體的降噪廠商的競爭。特別是對於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律所和話務中心來說,由於他們對性能有着更高要求,同時又有更多的預算,他們可能會在未來直接採購軟硬件一體的降噪設備來滿足自身需求。另外一方面,Krisp早期的技術優勢也在隨着時間推移而慢慢降低,這其實也是很多AI類工具共同面臨的挑戰,比如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
早期可能有更多的數據集,更好的訓練模型,從而具備了領先的競爭優勢。但隨着時間推移,同類產品的數據都會上來,而針對一些生活場景的降噪,比如鍵盤噪音、街道噪音和寵物噪音等,在性能到達某個瓶頸後,用戶對不同工具降噪效果的感知可能就分辨不出區別了,這時候Krisp一開始的領先技術地位就會遇到後來者的挑戰。
總的來說,Krisp從一個剛需點切入,用當時領先的降噪體驗,順利實現了產品從0到1的發展。但接下來從1到100是真正挑戰的開始,這也是所有工具類產品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如何把產品價值做深做厚,形成生態,增強用戶粘性是Krisp要重點突破的地方。從創始人Baghdasaryan對未來功能的展望來看,他們也已經意識到了這點,並朝着這方面在努力。
五、關鍵要點
最後讓我們總結一下Krisp整個產品PLG飛輪增長路徑中,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的那些關鍵要點吧。
1. 產品永遠是核心
作為一個工具型的產品,如何選對一個細分剛需點切入,決定了早期從0到1是否能夠冷啟動成功。同時要關注最新的技術趨勢,Krisp就很好地抓住了AI機器學習的最新技術,來解決噪音干擾這一剛需。
2. 在產品早期Discover發現階段
需要找到一群願意嘗鮮的早期採納者,比如Krisp就用了Product Hunt、Hacker News和Appsumo來作為流量曝光渠道。同時他們也瞄準了遊戲玩家這一比較聚集也容易觸達的細分群體,結合Discord來做Co-marketing的推廣。
3. 要關注SEO和通過社交媒體平台的內容營銷帶來的有機增長
Krisp基本涵蓋了常見的幾個社交媒體平台,並在上面發佈了大量的內容營銷乾貨,特別是在疫情遠程辦公期間,Krisp產出了大量有助於遠程辦公提高效率和技巧類的文章,同時也吸引到了一批KOL來主動評測產品和傳播內容,實現二次內容創造和轉發。
4. 對於Start開始階段來說
要重視官網的內容和布局,特別是在Demo展示方面,Krisp用了兩種不同的Demo表現方式來讓用戶更快的感受到產品魔力,從而提高註冊轉化率。同時對於涉及到隱私數據安全的產品來說,要在官網展示產品的可信度也十分關鍵,比如通過一些已有大客戶的背書、專業機構和媒體平台的背書等,來打消用戶的疑慮。
5. 對於Activate激活階段來說
產品需要設置相應的Onboarding引導流程,幫助用戶快速上手,這個引導最好是簡短的視頻形式,更加生動形象。同時要關注挖掘Aha時刻的關鍵點在哪,並想盡辦法讓用戶達到這個關鍵點,同時也設置好相關的求助方式,避免用戶因為無法上手產品而流失。
6. 對於Convert轉化階段來說
首先需要找到自己產品的核心賣點,比如Krisp就是以降噪時間作為核心賣點,並在產品的醒目位置放上相關的提醒和引導購買方式,自然而然地引導用戶付費購買。
此外對於PLG產品來說,都會面臨個人用戶向團隊甚至公司轉化的問題。這時候需要儘可能引導用戶提供相應的公司信息,比如Krisp就用延長降噪時間來激勵用戶提供公司郵箱。同時要組建相關的銷售團隊,主動聯繫目標用戶,提升團隊和企業級產品的付費轉化,拿下大單。
7. 對於Scale規模化階段來說
一方面需要想辦法提高用戶的使用時長,比如Krisp就推出了更多附加的功能,進一步拓展了產品的使用價值,從而提高用戶留存。同時還需要將現有用戶通過一些激勵計劃轉變為自己產品的推廣者,這裡可以是跟產品功能相關的獎勵,比如一些付費功能解鎖或者會員時間等,也可以是直接的金錢激勵,更加有利於形成長期的雙贏合作關係,並有助於進一步將產品拓展到團隊和企業級用戶。
8. 對於工具型產品來說
一定要重視從1到100的增長挑戰,這是一個做深做厚做廣產品價值的過程,只有跨越這個鴻溝,形成自己相應的產品生態,才能真正實現未來長期的發展,否則可能的結局是被依附的平台用類似的功能給替代掉,或者被巨頭收購。
六、結尾
本期關於Krisp的產品分析就到這裡了,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幫忙多多點贊和分享!這有助於正向反饋從而產出更多大家感興趣的內容,感謝支持!
參考材料:
[1]https://www.crunchbase.com/organization/krisp-af3e/company_financials
[2]https://developer.nvidia.com/zh-cn/blog/nvidia-real-time-noise-suppression-deep-learning/
[3]https://krisp.ai/careers/
[4]https://www.toplyne.io/blog/krisp-ai-the-noisefighting-superhero
[5]https://krisp.ai/blog/krisp-hit-an-all-time-record-launching-on-appsumo/
[6]https://www.similarweb.com/zh/website/krisp.ai/#display-ads
[7]https://help.krisp.ai/hc/en-us/articles/4420145521436-Set-up-Discord-with-Krisp
[8]https://krisp.ai/affiliate/
[9]https://techcrunch.com/2020/08/05/krisp-snags-5m-a-round-as-demand-grows-for-its-voice-isolating-algorithm/
[10]https://techcrunch.com/2021/02/16/krisp-nearly-triples-fundraise-with-9m-expansion-after-blockbuster-2020/
[11]https://techcrunch.com/2018/12/10/krisp-reduces-noise-on-calls-using-machine-learning-and-its-coming-to-windows-soon/
作者:深思圈;公眾號:深思圈(ID:gh_352a572cf923)
本文由 @深思圈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