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後遺症有哪些?吳尊友答南都:接種疫苗可降低後遺症風險

南都訊記者吳斌 發自北京 10月13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回應南都記者提問時表示,新冠後遺症常見於重症病例,但也可以發生在輕症病例。一般來說,接種過疫苗的人,感染新冠後患後遺症的風險要遠遠低於那些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預防新冠後遺症最好的方法就是預防新冠病毒感染。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

吳尊友介紹,新冠後遺症又稱新冠長期癥狀。世界衛生組織2021年10月公布的臨床病例定義,新冠後遺症通常發生在感染新冠發病後的3個月內,可以是急性感染康復後出現某些新癥狀,或者原先急性感染期某些癥狀持續存在,癥狀至少持續2個月。這些癥狀可以反覆發生,並且無法由其他診斷來解釋。

根據全球研究結果,新冠後遺症覆蓋範圍較廣的健康問題,包括:乏力或疲倦、思維障礙或不能集中精力、呼吸急促或困難、頭痛、頭暈、心跳加速、胸口疼痛、咳嗽、關節或肌肉疼痛、抑鬱或焦慮、發熱、嗅覺或味覺喪失,等等。這些癥狀可以持續數周、數月甚至更長時間。

吳尊友表示,預防新冠後遺症最好的方法就是預防新冠病毒感染。因此,我國繼續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僅是控制規模化疫情的重要策略手段,也是我們預防新冠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