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斷層 五成以上「80後」欲離開台灣

【僑報網綜合訊】近年來,台灣人才外流、人才斷層問題日益凸顯。大陸的機會、薪資、市場、發展空間等都對台灣青年有很大的吸引力。島內最新公布的針對「80後」的調查顯示,高達56%的人想離開台灣工作,其中有33%的年輕人認為大陸是首選。

中央廣播總台旗下「看台海」26日報道,台灣人才不斷出走到大陸、香港及新加坡等地。統計顯示,每年從台灣流出的人才有兩三萬。以半導體人才為例,台灣目前缺口是3.4萬人,創下7年來的新高。

台北中時新聞網2月中旬曾報道,據台灣104人力銀行數據庫統計,全球芯片荒,而半導體業「求供比」高於整體徵才市場,想進入半導體業的求職者,平均可分到3.7份工作是3年來新高,也是整體徵才市場「求供比」1.7份的2倍多。

甚至有半導體主管表示,以前應徵要理工科系,現在新人實在太難找,現在連農學院園藝系的畢業生,也能接受邀請前往面試。

台泥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啟動2022年徵才計劃,子公司三元能源科技預計2年內要徵才超過350人,圖為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左)前往與研究團隊人員討論。(圖片來源:台泥提供/台北《中國時報》)

南開大學朱磊教授認為,台灣目前經濟增長緩慢,自然就會失去對人才的吸引力。大陸經濟增長快、機會多,就會產生人才磁吸效果。島內媒體分析,台灣人才斷層的重要因素是民進黨當局對大陸人才到台灣來設下許多關卡,如不允許陸生打工、就業等,限制大陸人才流入,造成台灣在兩岸人才交流合作中凈流出的現象。這個局面是難以改觀的。

有島內學者指出,要解決台灣「人才荒」問題,關鍵要去除閉鎖的心態,引進人才其實和留住人才是同樣重要的道理。擴大招收陸生、開放陸生就業有利於改善島內人才競爭環境,提升人才競爭力。

如何改善島內的人才競爭環境,吸引更多的島外人才?朱磊認為,大陸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投資夥伴,語言、文化相通,大陸人才的質量也非常好。但遺憾的是,台灣當局出於「台獨」理念和政治算計,人為地阻撓大陸人才赴台求學就業。目前,大陸在吸引人才方面不斷加大力度,對台灣人才到大陸發展待遇和政策門檻方面都予以傾斜。大陸經濟繁榮發展也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對台灣的中高級人才形成很大的吸引力。反觀台灣對大陸人才入島重重設限,不允許陸生打工,不允許大陸人才到島內就業,這樣就造成單向流動。

朱磊認為,如果台灣能夠擴大招收陸生並予以公平待遇,開放陸生有償打工,比如擔任研究助理、參與證照考試、領取獎學金以及畢業後可以在當地就業等,就有利於改善島內人才競爭環境,提升人才競爭力,也有利於改善台灣人才流失所造成的人才赤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