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7月10日,在蒙頂山體驗採茶樂趣。
②7月8日,在川報新媒體中心學習融媒體產品設計流程。
③7月18日,參觀無人機企業。
④7月12日,在雅安熊貓綠島公園繪「兩岸一家親」熊貓長卷。
⑤7月13日,體驗川劇表演。
⑥7月16日,在中國移動成都分公司體驗5G應用。
第三屆台灣傳媒大學生實習暨航拍體驗活動圓滿結束——
編者按
2019年7月7日到21日,第三屆台灣傳媒大學生實習暨航拍體驗活動在川舉行。來自台灣高校的10名傳媒專業的學子和四川高校傳媒專業大學生一道,在四川經歷15天的實習之旅。在前兩屆航拍體驗活動基礎上,今年活動升級為專業實習,這也是我省首次邀請台灣傳媒大學生到省級主流媒體進行專業實習。活動會帶給來自台灣的青年什麼感受呢?連續4次參加四川活動的台灣《旺報》記者李侑珊和這次的10位台灣傳媒大學生有話要說。
四訪四川,收穫滿滿
四川被譽為「天府之國」,不只物產豐饒,文化歷史更是豐富多彩。為了讓台灣大學生深度認識川蜀文化,四川省台辦跳出傳統交流模式,改以實踐體驗的方式,邀請相關科系台灣大學生入蜀深度交流。
我作為《旺報》記者,有幸連續4次到四川參加活動,從最初到成都中醫藥大學參訪,到一路走過三國文化景點,體驗藏羌文化,近距離與大熊貓互動,都讓台灣學子和我親眼見證川台兩地交流的深化和近些年四川各方面取得的變化,印象深刻難忘,回味無窮。
2016年
第一次在2016年參加「發現中藥川字號——川台學生中醫藥文化體驗營」行程,便開了眼界。前往大陸知名中醫藥高等學府——成都中醫藥大學,參觀校內藥用植物園、探訪中藥原生植物。深度參訪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體驗「三甲」級的大型醫事規模,更是留下深刻的印象,從台灣人的視野出發,其規模堪比台灣規模最大醫院——台大醫院,院內擺設的卻是中藥材以及中醫治療儀器,這是在台灣不曾看過的風景。遠赴綿陽的「藥王谷」,欣賞滿山遍布中藥材的自然奇景,對於記者來說,確實也是長了知識。
為了讓同學們能夠真的學到知識,而不是泛泛走訪,從2017年開始,四川省台辦、川報新媒體中心和《旺報》社創新主辦台灣傳媒大學生實習暨航拍體驗活動,邀請台灣高校中與傳播相關科系的大學生,以採訪的形式,主題式走訪四川。
2017年
2017年活動主題為「重走蜀國英雄路」,兩地大學生一路前往武侯祠、劍門關、閬中張飛廟。在武侯祠,邀請「金牌導覽(講解員)」李志老師解說,內容精彩而豐富。三國歷史對台灣學生來說十分熟悉,通過電影、電視及手機桌游等,都容易接觸到。因此,活動以「三國史」切入,讓學生採訪與製作影片,共鳴與學習刺激都非常強烈。另外,四川前來交流的飛手同學,每個人都很有個性也很專業,有助於加強兩岸青年學子交流,這讓我也跟四川同學建立起友誼。當時參加活動的台灣銘傳大學畢業生彭勇錦說,那趟四川的「重走蜀國英雄路」活動,讓他在了解現實四川發展過程中,有機會體驗歷史風雲,能置身在歷史事件的場景當中,就像穿越時空般興奮和激動。
2018年
2018年的「最炫藏羌風」則以藏羌文化為主題,帶着台灣大學生走進海拔高達3400至3800米的若爾蓋草原,看到在台灣未曾見過的「草原風情」。這趟行程有意思的地方,我想是在於參加活動的台灣同學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時不時在行程中,無意間向我談及自己對時政的一些看法。但行程結束後再聊起這個話題,大家都對大陸印象很深刻,四川的豐饒與成都的時髦開放,讓他們發現大陸不是台灣人所想像的那樣。在多天的川蜀行程中,看到的不是意想中的「閉塞」「落後」,而是文化與物產的豐饒,還有城市活力的展現。
2019年
今年是台灣傳媒大學生實習暨航拍體驗活動的第三屆,行程同樣吸引人。今年也是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周年,因此活動的主題定為「大熊貓新視野」。行程中,我們到雅安近距離與大熊貓互動。還記得在寶興縣鄧池溝,台灣銘傳大學的女同學,遠遠看着大熊貓,大熊貓的一舉一動都讓她們「瘋狂」,驚嘆聲與尖叫聲未曾停止。
行程間透過主辦方的安排,很幸運能與台灣同學們一同在雅安餵食大熊貓,近距離與大熊貓四目交接,聽着它們咀嚼食物的聲音,感覺可愛到無法形容的地步。跟着飼養員幫它們打掃環境,了解飲食起居,也是難得的體驗。回台灣之後,我看着照片仍陶醉不已,真難想像此生能與大熊貓「面對面」。
另外則是我們走進了四川省川劇院,體驗川劇扮相與學習身段,這才發現傳統戲劇工作大不易,而能與川劇院名角互動,聽取川劇文化與特色介紹,更是一大收穫。
遺憾的是今年因為工作的原因,只參加了一周的行程,錯過了後面的5G、無人機等內容。四川的「內涵」實在太豐富,期待下次的相見。 (李侑珊/文 陳治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