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注引《雲別傳》記載,劉備入川之前,認為孫夫人可能會生事,所以破例讓外臣趙雲,替自己掌管家事;《三國志·法正傳》中,諸葛亮更是將孫夫人,和孫權、曹操相提並論,認為她可能生變於肘腋之下,對劉備勢力,造成巨大的打擊。也就是說,孫夫人嫁給劉備之後,退可監視劉備,為江東傳遞消息;進可發動叛亂,打劉備一個措手不及;再不濟,也可以像史料中那樣,挾持劉備獨子劉禪,返回江東。由此可見,娶孫夫人為妻,劉備有非常多的顧忌。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劉備對孫夫人處處防備,甚至根本沒有給她為自己傳宗接代的資格。《三國志》中提到,當時兩人聯姻,是孫權主動「進妹固好」,劉備完全可以選擇拒絕,他為什麼要同意這門婚事,給自己的發展,埋下這麼多的隱患呢?是因為貪圖孫夫人的美色嗎?對於這個問題,小編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劉備之所以同意這門親事,可能與以下幾個原因有關。
一、無法拒絕
當初雙方聯姻的時候,劉備的勢力遠遠弱於東吳,而且有求於對方——借荊州立足。這個時候,孫權主動提出,與劉備結為姻親,增進盟友關係,劉備是求之不得的,他不會也不敢拒絕,否則的話,怕是孫權立馬就會接受周瑜的提議,將劉備扣在東吳,然後蠶食劉備的勢力,使其提前出局。這個時候,劉備為了生存下去,為自己留下一個後患,還是「有先見之明」的拒絕此事,從而直接斷送自己的未來,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前者吧?
二、需要孫夫人這樣的主母
當時劉備的妻子甘夫人新亡,作為一方諸侯,他需要一個主母,為他打點家庭瑣事,完成夫人外交,等等。孫夫人雖然有可能生變於肘腋之下,但是她的身份、地位卻再合適不過。劉備迎娶她為妻,不僅可以暫時和東吳保持友好關係,還可能由此入手,進一步拓寬自己的人脈,甚至可以反向利用孫夫人,通過吳國太,對孫權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此以來,孫夫人可以導致的陷患,也就可以忽略了。
三、當時的劉備沒有料到後來的隱患
眾所周知,在我國封建社會,女子地位較低,要麼淪為玩物,要麼淪為聯姻工具,真正出類拔萃,能夠對大局造成影響的並不多。再加上,女生外向,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說法,劉備很可能認為,孫夫人就算嫁過來,也僅是一個花瓶,甚至因為她與孫權一母同胞,可能成為自己鉗制孫權的把柄。並沒有料到孫夫人,有其兄長的風采,甚至能夠縱容屬下作惡,成為與曹操、孫權齊名的三害之一。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劉備之所以會迎娶孫夫人,可能是因為,他沒有料到後來的情形;也有可能是因為,他需要一個身份地位較高的主母,而孫夫人恰恰合適;還可能是因為就算他明知娶孫夫人有這些嚴重的後果,也無力且不敢拒絕。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