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十二億的《人生大事》故事溫馨,結局卻爛尾,朱一龍轉型成功

孩子是上帝派給我們的天使!

關於蘿莉和大叔的電影,在電影片庫中可以找出很多。

因為國情的限制,國內不可能拍出類似於《這個殺手不太冷》這樣的經典電影。

但是,拍出對標於韓國的《擔保》這樣的電影,是完全沒問題的。

01

用心講故事的《擔保》,明顯比《人生大事》更真誠。

豆瓣評分7.8的《擔保》,同樣簡述了一個崩潰從事邊緣職業的大叔,和自己養女的故事。

成東日飾演的斗石,是高利貸從業者。

一個中國偷渡到韓國的年輕媽媽因為暫時還不起錢,就把女兒作為擔保,放在了斗石的那裡。

但結果,年輕媽媽卻陰錯陽差地回到了中國,失去了消息。

於是,一直在邊緣行走的斗石,和朋友宗培一起,開始了兩個粗糙男人帶着女孩承怡一起成長的故事。

和《人生大事》不同的是,《擔保》把故事的時間,放到了二十年的時間。

在這二十年的時間裏,承怡由一個娃娃,成長為名牌大學畢業生,後來做高管翻譯的職場精英。

而斗石卻是因為車禍,而導致失憶,獨自生活在老人院中,無人問津。

當經過了十年的艱苦尋找,在影片的最後,才有了承怡和斗石的重逢。

這時候的斗石,什麼事情都不記得,但只記得屬於他和女兒承怡的那段回憶。

02

朱一龍主演的《人生大事》結構故事都和《擔保》類似。

《人生大事》的主人公莫三妹也是個邊緣人物。

監獄出來後,從事跟父親一樣的殯葬行業。

跟父親有心結,因為一直覺得父親偏愛已經逝去的二哥。

自己的女朋友也離開了自己,在莫三妹最沒有人生方向的時候,遇到了外婆去世,母親失聯的武小文。

小女孩武小文被稱為小哪吒,因為她喜歡拿着一個紅纓槍,扎個丸子頭。

武小文的舅舅懼內,所以撫養不了武小文。

於是,跟武小文已經有了感情的莫三妹,就收養了小姑娘。

因為有了這個小女兒,莫三妹也有了人生中最為在意的事情去做

因為小姑娘的到來,莫三妹跟自己的父親,關係也得到了和解。

對於拋棄自己的女朋友,也選擇了原諒。

03

和《擔保》不同的是,《人生大事》的故事情節,充滿了刻意的喜劇感。

在電影中,《人生大事》用了很多的喜劇笑料和衝突來推進故事的進行。

三個大人,陪着跟着外婆長大的武小文打麻將,結果,卻完勝三個大人。

武小文誤吃了跳跳糖,三個大人輪流守着,等着小女孩自己排泄出來的難堪場面。

還有,武小文為了幫助莫三妹,找到了自己外婆的舞伴。

最後,老頭拿了拆遷款,去給活着的自己,辦一場三十萬的葬禮。

在辦葬禮的過程中,也是各種雞飛狗跳。

但是,類似這些喜劇衝突,被放在電影中,顯得十分的生硬,並且不真實。

另外,在劇情開始的時候,為了在空間上拉近莫三妹和武小文的距離,把剛出場的小女孩,塑造成一個有些愣頭愣腦的小孩,一直在糾纏莫三妹要她的外婆。

但後期的武小文,卻又是個聰明伶俐的樣子,會用智能手錶,會哄爺爺開心,即使打麻將也很內行。

這兩個人物前後的反差,更是不合理的。

04

在《擔保》中,整部電影卻沒有這些沒有來由的笑料和劇情衝突。

在絕大部分的劇情中,影片都在集中表現斗石和承怡的父女情。

只是表現兩人日常相處的小事兒。

雖然,《人生大事》中,也有莫三妹和武小文的日常溫情片段。

但這些片段,卻被另外那些生硬的喜劇笑料,給稀釋掉了。

05

雖然缺點很明顯,但總體上,《人生大事》還是一部完整的電影。

飾演小女孩武小文的小演員,很有靈氣,演技的自然程度和台詞的舒適度,都很高。

男主角的朱一龍,在整部電影中的完成度,也是很高。

《人生大事》如果作為朱一龍的轉型之作,也是合格的。

在電影中,無論表演還是外在形象,或者內心的心理狀態,朱一龍和莫三妹的角色契合度,都很高。

唯一的一點,聽他在電影中的四川話或者重慶話,稍微有些彆扭。

但大部分觀眾都不是川蜀人,所以,這根本也不算什麼大事。我們對於這點,也沒太多的發言權。

06

但是,總體過關的《人生大事》的結尾,卻是走上了國產影視劇爛尾的老路。

爛尾的原因,就是導演一定要追求一個閉環的大團圓結局。

在電影的最後,武小文的親媽出現了。

在各種訴說和理解後,莫三妹決定把小女孩還給自己的媽媽撫養。

但是,小女孩在上車以後,還是選擇和莫三妹生活。

然後用了一個最俗套的解決方式,來完成結尾。

武小文的媽媽,決定和莫三妹他們一起工作。

當然,這樣的暗示就是,可能最後三口人成為了真正的一家人。

這樣的大團圓式結局,雖然可以討好觀眾,其實是大可不必。

即使不是開放式結局,只要給觀眾一個有想像力的結局,就可以了。

而這樣一個俗套的大團圓結局,沒有美感!

同樣,也很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