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說:「六月初一能預旱澇」,今年夏天乾旱嗎?看農諺咋說

農曆六月初一是個特殊的日子,這天俗稱「半年節」,有的地方也稱為「新麥節」。在這一天,農民都會磨新麥包餃子或者饅頭,一來是為了慶祝豐收的喜悅,辛勤的勞作是該好好犒勞自己了;二是為了祭祀老祖宗和上天,以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補充:半年節也就是年的一半,按理說「年的一半」應該是七月初一才對,但是我國古代一年是從「臘月開始」,而不是從「正月」開始,因此農曆六月初一是年的一半。

半年節是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都期盼下雨,因為這天的天氣不僅能預測旱澇,而且還能預測年景。我國是農業大國,在我國上千年的農耕文明中,我們老祖宗結合生產實踐總結出很多關於六月初一的農諺,可謂句句飽含智慧。

一、六月初一動了流,七十二暴到中秋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六月初一下了雨,並且下雨時地上有雨水流淌(說明下中到大雨),那麼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雨水就會比較多,而且會有暴雨等強對流天氣

這裡的七十二是一個數值,表示下雨比較頻繁,而這裡的「中秋」表示下雨會一直延續到中秋節前後。雖然有點誇張的成分,但實質是指如果六月初一下了大雨,那麼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雨水都會比較多,我們要做好田間的排水工作,保持溝渠暢通,防止漬澇。

夏天雨熱同期,作物生長速度快,其對水分的需求量大,下雨非常有利於莊稼生長。此外,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這段時間如果雨水少,那麼就很容易發生「伏旱」,伏旱會嚴重影響作物的生長,會造成作物減產,嚴重的會導致作物絕收、人畜飲水困難,因此農民都喜歡六月初一下雨,這樣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雨水會比較多。

二、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

這句話的意思不難理解,說的就是農曆五月少雨是非常難得的好事,農曆六月多陰雨天有利於莊稼豐收。那麼有沒有道理呢?

農曆五月正是收割麥子、晾曬麥子的時機,如果這段時間雨水多,不僅會影響麥子的收割和晾曬,而且還可能因麥子倒伏而減產。以前的年代收割麥子都是用鐮刀,收割麥子要花費很長時間,因此人們希望在收割麥子的季節長時間別下雨,因此有「有錢難買五月旱」的說法。

而農曆六月夏播作物已經播種,下雨非常有利於種子出苗和幼苗生長,農曆六月雨水多是好事,因此民間有「六月連陰吃飽飯」、「六月落連陰、遍地是黃金」的說法。

還有句老話叫「五月干、六月澇,五穀豐登樂淘淘」,說的就是農曆五月少雨、農曆六月多下雨,非常有利於糧食豐收。

三、六月初一雨,牛羊膘肥體壯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六月初一下雨,那麼牛和羊的草料就會比較足,牛羊會吃得膘肥體壯。

通過上面的諺語我們不難理解,六月初一下雨預示着接下來的雨水多,雨水多草會長得更加旺盛,牛羊就有充足的草料供應,自然就會長得膘肥體壯。

四、六月初一曬破臉,田裡干起鍋巴皮

這句話的意思很好理解,說的是如果六月初一是炎熱的晴天,太陽能把人曬脫皮,那麼接下來一段時間雨水就會比較少,田裡就會因為缺水而發生龜裂,說明會發生旱災。

如果六月初一天晴,根據老祖宗的經驗,那麼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會幹旱少雨,我們要加強田間的抗旱工作,可以適當蓄水,如果遇到持續高溫乾旱的天氣,我們可以噴施葉面肥(磷酸二氫鉀、芸苔素)來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以免造成農作物嚴重減產。

農民靠天吃飯,古代沒有天氣預報,因此古人在長期的農耕生產中總結出很多經驗,這些經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導我們進行農業生產。但是如今天氣變化多端,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我們不能完全根據農諺來預測天氣。如今的氣象衛星和超級計算機可以很好地精準預測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天氣變化,因此從事農業生產,我們一定要多看天氣預報,做到有備無患!

今年夏天雨水多不多,更多的由東南季風來決定,如果東南季風旺盛,那麼夏天雨水就會很足,颱風、暴雨會比較頻繁。而今年夏天熱不熱,更多地由副熱帶高壓來決定,在副熱帶高壓內部天氣晴朗少雲,地溫輻射增溫快,人們會感到很熱。

總結,根據老祖宗的經驗,六月初一宜雨不宜晴,六月初一下雨預示着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雨水會比較多,而如果六月初一天晴,則預示着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乾旱少雨,很可能發生伏旱。

農民靠天吃飯,希望今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原創首發,侵權必究。如果你對種植感興趣,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