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六月初六是什麼節日?下雨好還是晴天好?看看農村諺語就知道

農曆六月初六,在民間被稱為天貺節、姑姑節、小白龍探母節等等,也有很多的傳統民俗。而對於種植戶們來說,比較關注六月初六是否會有降雨,民間關於這天是雨天還是晴天,流傳着一些諺語。

那麼到底農曆六月初六下雨好還是晴天好呢?本篇內容,筆者通過詳細的諺語說說這件事,大家看完後就有答案了。

  • 「六月六日陰,牛羊貴如金」

這句諺語從字面意思解釋,如果六月初六是陰雨天氣,那麼當年的牛羊價格比較昂貴,和金子一樣了。通過比喻的方式,說了牛羊價格貴,換個角度說,牛羊數量少。

以前餵養牛羊和現在不一樣,現在主要是飼料,而以前主要靠青草。如果農曆六月初六下雨了,說明後續降雨較多,雜草無法正常生長,導致野外雜草少,割不到青草,牛羊也就沒有了食物,所以價格比較昂貴。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雜草都由於降雨過多而無法正常生長,那麼,田間的莊稼也是如此,以前的排澇措施不完善,如果莊稼長時間泡在水中,產量可想而知。所以,單從這句諺語來說,農曆六月初六陰雨天是不好的現象。

  • 「六月六曬龍衣,雨打龍衣不收米」

這句諺語從字面意思來說,農曆六月初六這天是晒衣服的時候(龍衣泛指大家的衣服),如果遇到了降雨天氣,那麼當年的莊稼可能不會豐收(米不僅指大米,還包含了其它的糧食)。

六月初六又被稱為「洗曬節」,在這天的時候,人們會把衣服拿出來晾曬,如果遇到下雨天,按照民間的說法,則是不好的現象。說明後續降雨較多,田間可能會發生澇害,而莊稼被浸泡時間過久之後,由於根系無法正常呼吸,植株逐漸枯萎,直至死株,也就出現了「不收米」的現象。單從這句諺語表達的意思來說,和第一句相同,農曆六月初六下雨也是不好的情況。

  • 「六月初六晴,稻穀低了頭」

這句諺語主要從農業種植的角度來說,如果六月初六是晴天,那麼稻穀就會低下頭,說明稻穗比較重,因為重才會低下頭,也反映了穗粒多,顆粒大,千粒重比較高,豐收的象徵。

農曆六月初六前後,是多地稻穀的孕穗期,此時正是決定水稻高產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晴天有利於水稻孕穗,為提高結實率和粒重打好基礎。如果是雨天,不僅會影響水稻的正常孕穗,在濕熱的環境下,還增加了病蟲害發生的幾率。所以,從水稻生長的情況來說,六月初六是晴天,有利於豐產豐收。

通過上述農諺,大家能看出答案,農曆六月初六宜晴不宜雨,尤其從農業種植角度來說,晴天有利於莊稼的生長,如果是雨天,則預示着後續降雨較多。即將迎來三伏天,俗話說「三伏不熱,五穀不結」,如果三伏天降雨較多的情況下,也不利於莊稼的生長。

而從民間傳說來看,六月初六是「洗曬節」、「禾苗節」、「晾經節」等,既然是節日,就會有很多習俗活動,在習俗活動上,人們不希望遇到雨天,會認為是不好的寓意。因此,從多個方面來說,六月初六宜晴不宜雨。

查詢中央氣象台天氣預報,今年農曆六月初六(陽曆7月4日)降雨地區較多,廣東大部、廣西東部、湖南中東部、江西西部和南部、湖北中部、河南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廣東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受颱風的影響)。

如果按照上述諺語說法,六月初六宜晴不宜雨,那麼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降雨,難道這些地區都不好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每年這時候,可能遇到的颱風不一樣,走勢不一樣,降雨也會有差別。而古代的時候,無法預測颱風的形成或走勢,也就不能準確判斷天氣情況。

還有一點,諺語可能是區域性的,所表達的含義可能只適用於某些地區,而不適用於全國。以今年南北方情況來說,近期南方多雨,肯定不希望有降雨,而北方多地正處於乾旱的時候,希望通過降雨,來緩解田間的乾旱情況,希望有降雨,這就是區域性的差別。

因此,農曆六月初六降雨好還是晴天好的問題,和區域性有很大的關係,至於民間流傳的諺語,大家了解含義即可,不必過度解讀。

今日六月初六,我們這裡是雨天,你們那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