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花須知:「綠肥」究竟是啥肥?身邊隨處可見,埋在花盆裡根莖壯

在生活當中,雖然喜歡養花的人很多,但是能夠真正養好花的人還是少數。養花可不僅僅是把花草栽種到花盆裡就完事了,要是不會施肥,就算不把花草養死,也絕對達不到心中那種季季有花賞,葉綠枝幹肥的狀態。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下在養花圈子當中經常出現的「綠肥」,看看究竟是一種怎樣的肥料吧!

養花須知:「綠肥」究竟是啥肥?身邊隨處可見,埋在花盆裡根莖壯!「綠肥」這種東西,可不是字面上綠色的肥料,而且用天然植物分解而成的肥料,基本上生活空間當中,人們身邊隨處可見綠肥,要是學會使用,把它們埋在花盆當中,對植物的根莖成長是最有效的,現在就來看看綠肥的特徵,以及它的一些使用技巧吧!

可能說起綠肥,還是農民最會用。以前在沒有化肥等工業肥的,農村裡的那些農田,可是農民們年復一年用綠肥養出來的。要是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們都知道,農民們種地都是分季節來循環栽種作物的,比如春季栽種水稻,一個季度水稻熟了之後,就開始栽種黃豆,這樣到了第二年,地又會變得更加肥了。為什麼這樣做呢?因為水稻根莖和黃豆根莖可都是屬於綠肥。

就先以水稻根莖為例,水稻在收割之後,會留下一大片的根莖,這些根莖在經過翻地等程序之後,就會在土壤當中慢慢地發酵分解,形成大量的有機物質和氮磷鉀等微量元素,所以在不用施肥的情況下,接連種植黃豆不僅不會讓土壤變得貧瘠,而且還能夠滿足黃豆的生長需求,結出高品質的豆子。

而黃豆根莖則是一種更優於水稻根莖的綠肥,大家要知道黃豆可是一種根莖能夠形成根瘤的植物,要是初中階段生物學得好的話,就會知道黃豆的根瘤是能夠聚集空氣當中的氮元素的,所以當把黃豆收割後,留在土壤當中的根莖,相當於是一種緩釋氮肥,特別能滿足植物初期成長的大部分營養需求。

要是大家喜歡種植觀葉植物,比如說綠蘿和發財樹等,那麼只需要去鄉下農村收集一些粉碎過後的豆類根瘤等綠肥,加在土壤當中,就算是一年半載不需要施肥,都可以讓觀葉植物長得肥肥壯壯的。而想要植物開花,也需要大家平時在生活當中多多收集一些腐殖土,或者是自己親自製作綠肥。

自己做綠肥的方式很簡單,只需要把一些鮮嫩的綠葉或者是植物根莖,甚至是水果皮都是非常好的綠肥原料,最後把它們加水加土漚在一起,等腐熟發酵之後,就可以給家中的花卉植物使用了。不過大家在使用自製的綠肥還需要注意一點,就是一次性不宜使用太多,畢竟是生長在花盆當中的植物,其吸收能力可比不上農田裡的,而且環境局限也不會進行土壤自動調節,所以大家最好在使用自製綠肥時,原理植物的根部,或者是加水稀釋。

要是各位親愛的花友還有更加有趣的養花小技巧,也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與大家一同來探討學習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