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關於女性生育問題的討論一直很多,「產婦尊嚴」的話題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最近,有一部講述產婦產後調理的韓劇開播,新手媽媽所要經受的辛酸苦辣第一次被事無巨細地搬上了屏幕——
《產後調理院》
本劇開播兩集,豆瓣評分8.6,不少觀眾在評論區表示很有共鳴。
女主角吳賢真(嚴志媛 飾)今年42歲,是一所化妝品公司最年輕的常務,同時也是她就診的科室最高齡的孕婦。
即使懷孕了,吳賢真還是沒有放棄上班,預產期前兩天還在跟同事加班開會,甚至還踩着高跟鞋親自去和客戶談合作。
因為太忙了,孕婦產前課程都是她老公(尹博 飾)代替她去上的。
吳賢真的拚命是從小養成的,家族破產之後,她付出了甚於旁人數倍的努力,在別人看世界盃的時候挑燈夜戰,在被客戶拒絕的時候死皮賴臉,才最終走到了今天的位置。
但是這樣雷厲風行的女性,在面對生產的時候,也變得無助、脆弱,喪失「做人的尊嚴」。
產前24小時,吳賢真住進了醫院待產。她將生孩子的過程形容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屈辱期,護士會過來幫忙灌腸、剃毛,還有男醫生帶着實習生來檢查宮口開啟情況。
雖說在醫生眼裡病人只是病例,但是對產婦來說,被輪番檢查陰道、擺弄身體所帶來的羞恥感是巨大的。
屈辱期過後是野獸期,產婦要忍受波瀾起伏的陣痛。在這一階段,連吳賢真這樣羊水破了都面不改色的鐵血常務也只能發出「給我止痛針」的哀鳴。
這還不算什麼,上了產床才是真正的戰場。吳賢真畢竟高齡,生產過程並不順利,還差點被地獄使者帶走。幸而她意志力堅定,最終挺了過來,生下個(醜醜的)大胖小子。
生完孩子,更大的考驗還在後頭。
吳賢真被自己媽媽押着喝難喝的海帶湯,因為據說催乳。但實際上她自己此時最想喝的是冰美式——自從懷孕以來,她就失去了自由飲用冰美式的權利。
為此,她躲過媽媽,偷偷跑到樓下買了一杯冰美式。沒想到的是,和她同一趟電梯剛生產完的一位產婦因為打了個噴嚏失禁,把她嚇得打翻了咖啡。
且那位產婦在低樓層先下了電梯,只留下吳賢真在樓層到了之後面對一群來探望她的同事各異的臉色。
社會性死亡現場不過如此。
在醫院躺了一天之後,吳賢真和丈夫啟程前往產後調理院(也就是俗稱的「月子中心」)坐月子。
畢竟花了大價錢,產後調理院處處鮮花盛開,環境堪比庭院;服務也精緻到位,院長親自接待,茶飲準備的是最高級的香草茶。
但這些只不過是表象,入住之後,吳賢真逐漸接觸到了調理院的「黑暗」一面。
首先遇到的是哺乳問題。吳賢真的乳頭不是最適合小孩吮吸的形狀,所以即使吳賢真很希望親自給小孩餵養母乳,但小孩並不領情,她也只能暗自神傷。
哺乳困難的媽媽在調理院處於下層地位,吳賢真第二次到哺乳室時,隔壁的媽媽甚至坐到了另一邊,不和她坐在一起。
是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產後調理院的媽媽們聚集在一起,自然也會形成一個小社會。按《雪國列車》的等級劃分,處於頭等列車的是年輕的、奶水多的、有過生育經驗的、掌握最多育兒信息的全職媽媽。
而像吳賢真這種高齡在職媽媽,自然是處於最後一節低等車廂。
產後調理院的TOP媽媽是已經生了一對雙胞胎的小愛媽媽(朴河宣 飾)。可惜的是,吳賢真一進來就和小愛媽媽結下了梁子——小愛媽媽正是那個電梯上害吳賢真出糗的產婦。但小愛媽媽完全一副「你在說什麼我聽不懂」的樣子,讓吳賢真的火無處發泄。
除此之外,兩人的衝突還發生在觀念的差異上。
以小愛媽媽為代表的全職媽媽們認為,只有堅持全母乳哺乳、在家全天候照顧小孩的傳統全職媽媽才能算「真正的」媽媽,像吳賢真這樣坐過月子就要回歸工作,是不夠愛小孩的體現。
這使吳賢真感到了被排斥,加上哺乳壓力,她最終還是軟化了態度,向小愛媽媽求和。
為了加入頭等車廂,沖了!
就在吳賢真開沖的第一天,調理院就來了一位打破秩序的新媽媽。這位穿着嘻哈還做着挑染的年輕媽媽以來就宣布:我不要母乳哺乳,選擇全奶粉餵養。
這簡直是在公然挑戰調理院信奉的自然化撫養鐵律!這將會對調理院,以及吳賢真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產後調理院》的其中一個標籤是「喜劇」,但兩集看下來,除了部分劇情特意誇張之外,不少情節實際上反映了很多現實情況,讓人不禁感嘆為人母親的艱辛。
最現實的一點是,生產完之後是媽媽們最虛弱的時刻,但此時卻往往得不到家人們的關注——他們都關心新生兒去了。吳賢真躺在床上渴望一口水時,丈夫和公婆正圍在搖籃邊欣賞小寶寶。
還是吳賢真的媽媽趕過來給她潤濕了一點嘴唇,才緩解了一點她的難受。
另一個在劇中不斷被強調的觀點是:女性在生育之後就失去了個人身份,轉而變成「xx的媽媽」。
在調理院,大家在社會上的職位、成就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舉辦隆重的迎胎宴;你生產之前有沒有給小孩做過高級胎教;你有沒有足夠的奶水餵養小孩……
寶寶的需求高於媽媽自己的需求,彷彿媽媽就應該為了自己的小孩而活。
但劇集現在還未展現對此觀點到底持何立場,吳賢真最終是否會被這種觀點洗腦還未可知。
《產後調理院》所呈現的調理院生態可謂還原了目前的內卷式養娃現狀。為了給孩子最好的,媽媽們普遍陷入焦慮,只為了擠進「頭等車廂」。
無論是對已經生產過的父母還是對還未生育的男女,這部劇都非常值得一看。因為只有充分了解到女性生育的艱難,夫妻才能做出生養孩子的正確選擇,這對整個家庭、整個社會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