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葉,朱紈(此公可謂明代林則徐)嚴厲的整頓海防,效果斐然,但也為自己招致災禍,在受到攻訐後心灰意冷,服毒自殺。此後明代海防廢弛的更加嚴重,最終誘發了規模空前的嘉靖大倭亂。
朱紈遺言:去海中之盜易,去中華之盜難;去中華之盜易,去中華衣冠之盜難。
△ 福船(福船是「福清捕盜船隻」的簡稱)
「福船」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船型之一,起源於明代,是「福清捕盜船隻」的簡稱,原來是福清縣用來巡捕盜賊的船隻。在朱紈(明代版「林則徐」)整頓海防時得到大力推廣。明代中後期歷次對抗外敵的海戰中戰功赫赫的嘉靖年間。
△ 明代「林則徐」——朱紈石刻像
5.嘉靖大倭亂
嘉靖年間倭寇從原來的疥癬之疾,最終發展成心腹大害。海盜、西方殖民者、倭寇的複雜勾連,加之明政府對海防的搖擺不定,最終釀成浙東西、江南北海濱數千里同時告警的局面。以大海盜汪直為代表的野心家,糾集「島倭」及海盜,大舉進攻松江、溫州、蘇州甚至南京,如入無人之境。
△ 日本所立五峰船主汪直像(明朝中期勾結倭寇第一人,自封凈海王)
名將戚繼光因地制宜,募集義烏等地礦工,編練強軍,創製鴛鴦陣,在張居正的支持下,同俞大猷等名將,一舉掃清為禍沿海無數的倭寇。
晚明六十年間,以戚家軍為種子的浙兵百戰百勝,斬首十餘萬,在歷史的舞台上大放異彩。(倭寇平定後,戚繼光調往北地邊軍,又根據與蒙古作戰的特點,改良了鴛鴦陣,發展車營戰法。這種務實謹慎的態度,正是一個真正的軍事家必備的特點。另一個比較出名的反例就是宋太宗趙光義搞的平戎萬全陣,想要一招鮮吃遍天,最終貽笑大方)
△ 名將戚繼光
△ 戚繼光改良的車營(以車克騎)
△ 結寨自保:明末沿海地區土樓示意圖
6.援朝露梁海戰
萬曆年間,豐臣秀吉先後兩次征伐朝鮮,欲以此為跳板征服大明(即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所說的日本國關白作亂)。兩次戰爭中,豐臣秀吉先後動員兵力高達30萬(其中10萬預備隊)、15萬;明朝分別動員大軍4萬、7萬(後增兵至11萬以應對日軍大量修築的倭城)。
萬曆朝鮮戰爭對當時東亞的政治軍事格局有着深遠的影響。此役是明朝對外戰爭最後的輝煌,但也導致了財政的困難和邊軍系統的削弱。此後日本也元氣大傷,德川氏取代豐臣氏成為日本主宰,而後不得不閉關鎖國維持和平,直至三百年後。
△ 萬曆朝鮮之役(日軍雖然跨海而來,但補給遠較明軍容易,總兵力要比明朝更多)
△ 露粱海戰(當時亞洲規模最大的海戰)
露梁海戰中,大明、朝鮮聯軍和日軍都宣稱取得大捷。但作為明政府主導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海戰,明朝方面陣亡了多名高級將領(如身先士卒的老將鄧子恢、朝鮮忠武公李舜臣),雖然達到了戰略意圖,但戰果究竟如何實在難講,遠遠不如唐朝白江口之戰時的砍瓜切菜,頹勢已顯。
△ 韓國海軍的驕傲「世宗大王」級驅逐艦,其二號艦正是以李舜臣命名
7.對荷蘭戰爭與料羅灣之戰
萬曆以後,明朝進入了滅亡的倒計時,此時,鄭成功開始崛起,並迅速取代了明朝在海上的真空,巔峰時期擁有戰船三千餘艘。在東亞海面上,不管是英國、荷蘭、西班牙等國殖民者,還是各地公私海商,都要向其繳稅納貢(後期每船要收取三千兩白銀並懸掛鄭氏令旗才能保平安)。
△ 鄭軍主力戰船:鳥船
△:鄭均主力戰船:烏尾船(載炮24門,乘員達480人)
到了崇禎五年,荷蘭東印度公司趁鄭芝龍忙於對付劉香之際,派遣艦隊意圖以武力迫使明朝東南沿海地區敵方官府屈服。
△ 荷蘭戰艦
明軍在料羅灣之戰中,採用了經典而充滿東方戰爭風格的火攻戰術,在整體軍事裝備劣勢明顯的情況下,徹底粉碎了荷蘭人的入侵意志,從此荷蘭再也不敢輕言戰爭。
△ 料羅灣之戰
8.明鄭覆亡——施琅攻克台灣
明朝滅亡時,因鄭芝龍降清,其弟鄭鴻逵、其子鄭成功等強烈反對而與之決裂。後來南明隆武帝收養鄭成功並賜國姓。南明滅亡後,鄭成功積極抗清,感於廈門基地沒有戰略空間,起兵從荷蘭人手中收復台灣,並以此為基地數度反攻清朝。
△ 鄭成功收復台灣(北線尾大戰)
△ 鐵人軍大戰荷蘭火槍隊(A宣毅前鎮、B鄭軍指揮官、C繞至側翼的宣毅後鎮、D荷蘭火槍隊)
△ 鄭明五桅沙船
△ 荷蘭在台灣修築的西式棱堡(熱蘭遮城,又叫安平古堡)
鄭成功死後,明鄭日漸衰落,一隅之力,又陷入激烈的內鬥。1683年,崇禎皇帝殉國39年,永曆帝被縊死21年後,施琅率清軍平定台灣,明朝徹底滅亡。
△ 清代 欽定平定台灣凱旋圖
成住壞空,興衰循環。大明水師起於江河,盛於大洋,亡於孤島。在中國古代史里,從來沒有哪個政權的國運如此緊密的繫於海軍過。
自明朝滅亡以後,中國閉關鎖國二百年。到英國人擊敗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成為世界霸主而捲土重來的時候,即便朱紈、戚繼光、鄭成功復生,也沒有抵抗之力了。
再之後的一百年,從1840年鴉片戰爭起的近代歷史,那就是更慘痛的歷史教訓了。
共諸君統覽大明水師三百年興衰史,筆者意氣難平,有感而發,詩以贊曰:
詠大明水師三百年史
鄱陽湖里定九州,東西兩洋戰仇讎;
三百興衰英雄事,不敵鎖國兩百秋。
關注我,與您分享歷史上的動人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