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司機眼睛有異物感,到醫院一看,一根睫毛上就爬了6條小蟲子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 通訊員 徐尤佳

小施年輕帥氣,是杭州一名長途汽車司機。

這幾天他右眼很不舒服,揉一揉還有異物感,分泌物也變多了。

上周末,小施來到杭州市中醫院。

眼科醫生劉子彬打開裂隙燈檢查,發現瞼緣皮膚上有大量黃色脂質狀分泌物黏附、睫毛根部也有很多異常分泌物,睫毛易脫落、結膜充血不明顯。

劉醫生心裏明白了八九分,八成是蠕形蟎引起的前部瞼緣炎。

他跟小施做了解釋,這可不是普通的結膜炎,是睫毛根部有大量的蠕形蟎蟲。這些蟎蟲吞噬毛囊上皮細胞,引起毛囊擴張和脫毛,也可以作為其他微生物的載體導致毛囊感染,引起瞼緣炎。

「我的眼睛裏長蟲子?你不會看錯吧?」小施有些懷疑。

劉醫生立馬取了他6根睫毛,放到載玻片上,再拿出顯微鏡。

劉醫生將樣本放大40倍後成像進行觀測,第一根、第二根沒有發現,但在第三根睫毛上發現了6條胖乎乎的蠕形蟎,還在不停地「扭動」着。

「需要注意的是,蠕形蟎感染具有傳染性,如果家屬中有人與蠕形蟎瞼緣炎患者密切接觸,也要進行蠕形蟎檢查,伴有瞼緣炎體征者應及時給予治療。並且日常生活中不要共用毛巾,平時要對毛巾等物品精細高溫消毒滅蟎,床單枕巾被褥要勤洗勤換。」劉醫生建議小施帶家人一起來做做檢查。

劉醫生說,幼兒如果出現多發瞼板腺囊腫和麥粒腫,就有必要排除瞼緣蟎蟲情況,中青年如果出現反覆發作的結膜炎,又經常出現掉睫毛、刺痛,瞼緣分泌物多的情況,則要考慮蟎蟲感染嚴重的情況;老年人出現瞼緣炎、分泌物多,也要考慮蟎蟲感染的可能性。

(圖片來源於cfp)

發現眼部真的被蠕形蟎感染怎麼辦?

人們但凡被檢查到蠕形蟎,都會感到疑惑或緊張,一想到眼睛裏有濕乎乎,軟綿綿的蠕蟲在蠕動就覺得快崩潰了。

事實上,醫師建議不必要談「蟎」色變,實際上,在很多正常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蠕形蟎寄居,一般情況下它們可以和我們和諧共處,不會引起不舒服。對於一些癥狀輕微的患者,只要注意眼瞼,睫毛根部的清洗就行了,不需要特殊的用藥癥狀就能緩解。如果蠕形蟎寄居數量較多,或眼癢,眼部不適癥狀比較嚴重,就要進行抗蟎處理了。

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蠕形蟎蟲?

蠕形蟎對溫度變化較敏感,溫度在0℃以下或37 ℃以上時不利於其生存,54℃時即可致死,58℃為有效滅蟎溫度。

所以,平時將所用的毛巾等物品高溫消毒滅蟎,枕巾和被褥要勤洗勤換,比如夏季的竹席,更要常在日光下曬。

避免與蠕形蟎感染的病人接觸,不與他人共用毛巾等。

在治療過程中,要對內衣加熱滅蟎,溫度在60℃左右,保持5分鐘。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