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守門員」:消隱患於無形、滅危機於萌芽

來源:天山網

天山網訊(記者趙敏 秦鵬攝影報道)疫情防控,「院感」先行。院感科的工作也被稱為醫院防疫「守門員」。「守門員」是如何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消隱患於無形、滅危機於萌芽的呢?近日,記者走進自治區傳染病醫院進行實地探訪。

優化流程 嚴防死守築屏障

舒占鈞正在向記者介紹院感導診地圖和流程。

該院新冠肺炎應急領導小組副組長舒占鈞主要負責院感科督導工作,他告訴記者,院感科主要工作是對醫院感染進行有效預防與控制,分為專職人員和兼職人員,兼職人員為護士長、急診部、住院部等重點部門負責人兼任,實際上,院感科可以說是深入到各個科室。

舒占鈞說,小到醫護人員的手衛生,大到治療區是否有充足的空氣流通,任何會引發院內感染的潛在威脅,都會劃入院感人的管轄範圍。

「日常工作中,院感人扮演的是醫院防疫『守門員』角色,從發熱門診到各重點科室,從行政、後勤到保潔、食堂,院感人把守一道道關口,反覆梳理防控流程,消除可能存在的感染隱患,還要積極做好消毒隔離、醫療廢物管理、健康教育以及應急物資儲備等工作。」舒占鈞說。

進入醫院先測量體溫。

走進自治區傳染病醫院,記者看到,醫院內宣傳標語、導診地圖等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和入院須知隨處可見,這些都出自院感科工作人員之手。

同時,院感科工作人員也會定時出現在發熱門診、急診、住院部等重點區域,對醫院布局、流程做規劃和調整。

事實上,從制定流程到防護培訓,院感科的工作人員幾乎在醫院各個角落都留下了腳印,病毒傳染性有多高,流程制定就有多嚴密。一個個看似簡單的流程實際上不知模擬演練了多少遍,才得以呈現出環環相扣、嚴防死守的最終版本。

「疫情期間,我們製作了防控預案和路線規劃圖,明確標註了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等,為醫護人員、普通患者、發熱患者行走路線做了規劃。」舒占鈞說,現在院感科工作人員依然每天穿梭在各科室、病區,反覆評估各項薄弱環節。

而在整個疫情防控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是培訓,「醫護人員、行政後勤人員以及保安、保潔人員的培訓工作都需全面展開,同時還要不斷更新已有的知識,調整防控措施,再進行培訓……」舒占鈞說。

門診樓導醫台護士米日宛古麗·阿不迪卡德爾說:「院感科工作人員會定期來進行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是如何正確對患者進行區分、引導,使就診流程規範有序,同時對患者進行防護工作宣教,提高患者防護意識。」

全方位消殺 確保疫情防控無死角

醫院電梯按鈕定時消毒。

除了規範的就診流程外,醫院日常消殺同樣重要。記者乘電梯時發現,醫院電梯按鈕都被貼了一層保鮮膜,以方便消毒,保鮮膜上方會詳細標註消毒時間和責任人。

記者了解到,醫院的日常消毒由院感科專職感控人員負責院內公共區域消毒液配置,消毒人員每天會根據院感科的要求,對電梯間、公共走廊、門帘等區域消毒。

在醫院裏,平常人眼中的一磚一瓦,在院感人眼裡被分為已消毒的和未消毒的。

瑪木提·巴哈吉在醫院主要負責消毒工作,日常他會開着消毒噴洒車,在醫院內循環消毒,並在院感科的指導下,進行重點區域消毒,「我一天會進行兩次全方位消毒,消毒時間分為上午和下午,可做到醫院內消殺全覆蓋。」他說。

醫護人員正在導診台引導病人。

在醫院住院部、發熱門診預檢分診處等服務區域,醫護人員同樣嚴陣以待,不敢有絲毫鬆懈。

熱娜古麗·烏拉孜是該院發熱門診住院醫師。記者見到熱娜古麗·烏拉孜時,她身着防護服,戴着口罩和防護鏡,正在第一道預檢分診處值守。

醫護人員在發熱門診預檢分診處嚴陣以待。

「現在醫院內發熱病人主要以流行性感冒、艾滋病、肺結核為主,病人來醫院檢查時,我們按照院感科制定的流程,一步不落地為病人測量體溫、詢問流行病學史、做血常規、核酸檢測等,確保不漏過一例可疑病人。」熱娜古麗·烏拉孜說。

醫療垃圾日清日除 嚴格分類管理

提升院感防控,醫療垃圾處理同樣不容忽視。醫療垃圾無害化處置是防止病毒傳播的一道重要防線。疫情防控期間,醫療廢物是如何處理醫療垃圾的呢?

在醫院醫療垃圾轉運箱存放間,記者看到60多個垃圾桶已分門別類一字排開,正等待轉運車的到來。

記者了解到,為確保醫療垃圾安全處置,醫院院感科每天按時調度,嚴格規範醫療垃圾收集、運輸、處置工作,所有醫療垃圾做到日清日除,確保醫療垃圾不過夜,醫療垃圾轉運車也做到規範收運和消毒。

醫療垃圾接收轉運員楊雙喜正在登記醫療垃圾。

醫療垃圾接收轉運員楊雙喜說,醫療垃圾什麼時候收,怎麼收,怎麼運,院感科在流程上進行了精細入微的管理。

「醫療垃圾一天收兩次,每天大概收500多公斤,我們會將每袋醫療垃圾消毒、封口裝箱、做好登記,尤其是感染類垃圾,會有專用箱與其他垃圾區分,而其他醫療垃圾轉運箱也將分類存儲,等待轉運車清運,每一個環節院感科工作人員都會進行檢查。」楊雙喜說。

自治區傳染病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李明說,目前醫院依然會按照疫情期間的高標準、嚴要求,更加科學、合理的做好院感工作,同時進一步通過信息化手段,強化院感工作,如籌備醫療垃圾處置信息化系統,從原來的人管逐漸變成信息化管理,不斷提升院感管理質量和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