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禮讚新時代——中國評劇院歡度國慶演出精彩瞬間

10月1日晚,革命歷史題材大戲《血火征程》在全國地方戲演出中心的舞台傾情上演,在祖國七十三歲華誕的生日當天,帶領全場觀眾重溫了中國共產黨浴血奮戰建立新中國的那段血與火的征程。這一台戲展示了中國評劇院豪華的演員陣容!多個劇目、角色眾多、行當齊全、流派紛呈,劇院中堅力量聯袂開演、滿台生輝,老中青三代齊奏主旋律、同鑄民族魂!

《血火征程》

《金沙江畔》——渡江•取水(左起:郭力銀飾金萬德、張文鵬飾譚文蘇、鄭祥振飾金明、鄭嵐飾金秀)

《金沙江畔》——渡江•取水(左起:杜建飾劉大慶、畢虎飾唐小苗、王婧飾珠瑪、鄭嵐飾金秀、郭力銀飾金萬德、沈金偉飾羅長林)

《江姐》——綉紅旗(左起:毛宗名飾沈養齋、王平飾江姐、徐益娜飾難友、喻曉慧飾孫明霞、齊天一是難友、陳欣飾難友

《高山下的花環》——夢家鄉•祭忠魂(左起:王麗京飾玉秀、張國強梁三喜

《高山下的花環》——夢家鄉•祭忠魂(左起:于海泉飾趙蒙生、孫路陽飾雷軍長、韓立姣飾梁大娘)

自9月27日起,我院便拉開了「喜迎二十大,禮讚新時代」優秀劇目展演的序幕,演出持續至10月9號。期間既有精彩完整的連台大戲,又有短小精湛的折子戲集錦,13天26場名家薈萃、流派紛呈的評劇大餐輪番上演,範圍覆蓋丰台大興、順義、平谷門頭溝共計五個城區,將傳統戲曲送到基層中去,凸顯了評劇藝術既登得了現代劇場,又下得了田間地頭的優良傳統,踐行了習總書記指出的「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心中有祖國,哪裡都是舞台。

《目連之母》

《目連之母》(鄭嵐飾劉四娘)

《鍾離劍》

《鍾離劍》(左起:孫路陽飾鍾離泉、張文鵬飾勾踐)

國慶演出陣容蔚為壯觀,我院齊聚名家新秀,精心上演了《血火征程》《鍾離劍》《向陽商店》等從不同側面歌頌愛國主義情懷,倡導為人們服務精神的精彩大戲,《狸貓換太子》《皆大歡喜》《包公夢蝶》這類懲惡揚善、傳遞真善美的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優秀劇目,還有《花為媒》《良宵》《目連之母》《祥子與虎妞》等同樣飽含真情、打動人心的精彩演出,為金秋北京奉獻了一場場異彩紛呈的評劇盛宴,受到了廣大戲迷的熱情追捧和手動點贊。

《花為媒》

《花為媒》(左起:李妮飾阮媽、王麗京飾張五可)

《皆大歡喜》

《皆大歡喜》(左起:王麗京飾費姐、卞苓玉飾月花)

《良宵》(左起:杜志剛飾段伯、鄭祥振飾狄仁傑、卞苓玉飾李秀茹、塗振龍飾店小二)

《良宵》(左起:鄭祥振飾狄仁傑、卞苓玉飾李秀茹)

國慶期間演出場次多、覆蓋區域大,為了儘可能滿足廣大戲迷欣賞評劇藝術的需求,我院演出人員懷揣「戲比天大」的堅定信念,捨棄與家人歡聚的機會,披星戴月、沐雨櫛風,馬不停蹄地趕場演出。整個國慶假期,他們不是在演出,就是在演出的路上,最多時一天連演三場,為了呈現最佳的演出狀態,演員們利用趕場時間在大巴上養精蓄銳。

《狸貓換太子》(左起:王婧飾寇珠、畢虎飾太子、閆博蒂飾郭槐、王歡飾劉妃、于海泉飾宋真宗、趙岩飾陳琳)

《狸貓換太子》(左起:王婧飾寇珠、趙岩飾陳琳)

《向陽商店》

《向陽商店》(左起:孫路陽飾王永祥、張文鵬飾劉寶忠)

《祥子與虎妞》

《祥子與虎妞》(左起:鄭嵐飾虎妞、于海泉飾祥子)

《包公夢蝶》

《包公夢蝶》(左起:高靖澤飾王金和、鄭嵐飾王氏、喻曉慧飾王石和、于海泉飾包拯、李慧飾王鐵和)

北京各個區縣的觀眾對中國評劇院的演員和劇目如數家珍。每次演出,台上演員表演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台下觀眾看得聚精會神、津津有味,笑聲不停,掌聲不斷。通過這些演出,劇目中蘊含的家國大愛、真情良善感動和鼓舞着觀眾,向人們傳遞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中國評劇院在為首都人民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的同時,用精品劇目禮讚新時代,喜迎二十大的勝利召開!

評劇折子戲專場

王平演唱《秦香蓮》選段

張文鵬、孫路陽演唱《向陽商店》選段

王歡、羅寧演唱《劉巧兒》選段

鄭嵐、于海泉演唱《祥子與虎妞》選段

李爽演唱《乾坤帶》選段

王婧演唱《花為媒》選段

趙岩演唱《無雙傳》選段

韓立姣《馬背上下》選段

畢虎演唱《阮文追》選段

張洪祥演唱《秦香蓮》選段

杜建、陳思宇演唱《包公賠情》選段

現場主持人剛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