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澤連斯基,烏克蘭「沙溢」當總統,全靠《人民公僕》?

俄羅斯和烏克蘭開戰,相對於沉穩的普京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出鏡率顯然更高一些。有些不了解國際形勢的網友看到俄烏戰爭的新聞評論區會感到一些困惑,為什麼大家經常調侃澤連斯基「劇本拿錯了」或「不按劇本演」?

原因很簡單,澤連斯基曾經是一個演員,實打實的職業演員,和里根不一樣的地方是,里根是先當演員再從政,從政很多年後當選美國總統。澤連斯基是直接以喜劇演員身份當選烏克蘭總統,無縫對接,驚世駭俗。

有意思的是,如果只看澤連斯基當總統之前的人生履歷,他和我國喜劇演員沙溢倒是有不少相像的地方。

年齡相仿,都是1978年出生,澤連斯基只比沙溢大20來天,兩人都是水瓶座,都是擅長喜劇的演員,而且在各自國家都有膾炙人口的喜劇作品,非常受觀眾喜歡。此外,他們還都有一位漂亮的賢內助美女老婆。

所以,你能想像沙溢某一天突然變成某個四千萬人口的國家總統嗎?

澤連斯基這位「烏克蘭沙溢」到底是怎麼變成總統的?

一、非專業演員

澤連斯基1978年出生在一個猶太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別驚訝,前蘇聯地區本身就生活着很多猶太人,他的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是高級工程師,因此澤連斯基從小得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

前蘇聯地區的猶太人有不少在二戰後遷居以色列,澤連斯基也曾一門心思去以色列留學,但他的父母阻止了他,澤連斯基考上了烏克蘭基輔經濟大學,在法學院學習法律。

法律專業本身就是西方政客的重要來源地,當總統的律師也有不少,所以澤連斯基日後競選總統也是有文化和思想基礎的,如果他畢業於電影學院而不是法學院,那他最後去競選總統的可能性就要小多了。

澤連斯基性格比較活寶,他一邊學着枯燥的法律條文一邊開始接觸表演,由於他天生的喜感和誇張的表情及肢體動作,他在喜劇領域贏得了很多觀眾的讚許,他先是報名參加喜劇綜藝嶄露頭角,之後乾脆將喜劇當成了事業。

1997年,19歲的澤連斯基和朋友創辦了95街區喜劇表演團隊,有點兒類似咱們的開心麻花,具有領導才能、表演天賦和一定創作水平的澤連斯基很快成為團隊核心,2003年澤連斯基將已經走紅的95街區註冊為專業娛樂公司,這一點兒又和德雲社的發展歷程相像了。

通過當演員、說脫口秀、當主持人,澤連斯基不僅積累了大量財富迎娶了美麗妻子,還成為烏克蘭知名喜劇明星。

說到底,其實澤連斯基只是一位非專業出身的演員,但他通過自己的天賦和努力在烏克蘭娛樂圈和喜劇界打下了一片天地。

二、《人民公僕》主演

讓澤連斯基在烏克蘭取得更大名聲的則是喜劇《人民公僕》,澤連斯基在劇中飾演瓦西里·彼得洛維奇,大家都叫他瓦夏。

2014年烏東衝突開始,整個烏克蘭社會陷入混亂,經濟衰退腐敗叢生,其清廉指數在全世界排名倒數幾十名,烏克蘭人怨聲載道。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澤連斯基主演的《人民公僕》第一季於2015年上映,劇情梗概:

瓦夏是一名普通歷史老師,和父母、姐姐、外甥女一起住在陳舊逼仄的樓房裡,他的生活和普通烏克蘭人一樣充滿了各種煩惱。

烏克蘭舉行總統大選,現任總統的人要從學校里抽調學生去幫忙發傳單,瓦夏的歷史課被臨時取消,他憋在內心的怒火瞬間爆發,用夾雜着大量髒話的亢奮演講怒斥了烏克蘭政府的黑暗和腐敗。

無巧不成書,瓦夏的宣洩演講被某位學生錄下發佈到網絡上,瞬間引爆整個烏克蘭,獲得了海量點贊轉發,原因就是瓦夏罵出了很多烏克蘭人的心聲。

有人提議瓦夏應該競選總統,學生們發起眾籌並幫助瓦夏競選。此時,操控烏克蘭競選的三位寡頭之間產生了誤會,於是誤打誤撞之下,瓦夏居然成功當選烏克蘭總統。

一步登天的瓦夏發現總統並不是那麼好當,雖然他個人得到了很多好處,如房貸被豁免,房屋被修繕,小區環境瞬間變好,父母和姐姐也跟着雞犬升天。但是,瓦夏的部下和背後的寡頭只想讓他當一個橡皮圖章,他們欺騙、忽悠、操控瓦夏,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在困境中,瓦夏始終堅持自己改造國家的理想,他通過個人努力和人民支持,以及一些機緣巧合的運氣,最後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應該說,在電視劇的製作上,《人民公僕》還是有些粗糙的,畢竟是諷刺喜劇,劇情很誇張,也不怎麼講究一些細節,但這部劇在國內外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比如在我國網絡平台上的口碑打分就達到9分之高,進入神劇行列。

《人民公僕》在烏克蘭更是取得了巨大反響,成為人人必看的節目,原因也不難理解,《人民公僕》點燃了烏克蘭人的三種情緒:

對過去的反思,對現狀的不滿,對未來的幻想。

由於《人民公僕》的巨大成功,澤連斯基的團隊馬上推出了《人民公僕》第二季,劇情內容延續了第一季,除了繼續諷刺烏克蘭寡頭之外,還增加了很多國際元素,調侃甚至惡搞了很多國家元首,同時由於製作經費大大增加,細節更加考究,同樣取得了巨大成功。

就在《人民公僕》掀起的巨大浪潮中,澤連斯基迎來了把劇本變成真實的機會,他組建了人民公僕党參加了烏克蘭總統大選。

為了配合自己的選舉,澤連斯基團隊又推出了《人民公僕》第三季,取名就叫「選舉」,烏克蘭選舉要求候選人必須保持靜默期,但澤連斯基卻利用電視劇巧妙避開了這個規定,他飾演的瓦夏成了助選的最佳助手。

換句話說,澤連斯基為了競選烏克蘭總統,用自己飾演的烏克蘭總統來幫助自己競選烏克蘭總統,他的競選口號就是:我要做現實中的瓦夏。

在魔幻一樣的現實中,澤連斯基最終贏得了選舉的最後勝利,以超過七成的超高得票率當選烏克蘭總統。

三、烏克蘭「普京」

在很多人看來,烏克蘭人讓澤連斯基當總統實在是開國際玩笑,畢竟烏克蘭是一個四千五百萬人口的國家,在歐洲也算是體量相當大的大國,怎麼能讓一個喜劇演員當總統呢。

實際上,烏克蘭人的選擇和澤連斯基的勝利並不是唯一的,他們擁有一個成功的樣板,就是曾經的鄰居後來的對手,俄羅斯總統普京。

1999年普京在上任俄羅斯總統前也被媒體綁定到了另一位影視角色身上,前蘇聯經典諜戰劇《春天的十七個瞬間》男主角施季里茨。

施季里茨和普京在很多地方很相似,都是精通情報和戰鬥技能的特工人員,都精通俄語和德語,都是一樣的精幹和務實。而且,在1999年初,俄羅斯媒體曾進行過一次民意調查,問讀者誰適合做俄羅斯的下一任總統,大部分人的選擇居然是一個影視劇角色,施季里茨。於是,普京上台前和施季里茨被媒體綁定在了一起。普京的威望背後也有施季里茨的角色加成。

所以,澤連斯基當選烏克蘭總統和普京當上俄羅斯總統其實也是有很多相像之處的,也許烏克蘭人就是照着普京模式選擇了澤連斯基,希望他能成為烏克蘭的「普京」。

喜劇演員當總統這是黑色幽默嗎?一定意義上當然算,但其背後也代表了當年的俄羅斯人和後來的烏克蘭人心中相似的情緒:寧願選一個幻想中的角色,也不願意把票投給現實中的政客。

所以,把澤連斯基推上總統寶座的確實是一部喜劇,但在喜劇背後,還有更多東西,用喜劇演員來嘲諷當總統的澤連斯基並不太合適,他不僅是烏克蘭的「沙溢」,另一個層面上講他也是烏克蘭的「普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