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首馬2:27入圍美國隊,「我可以戴口罩跑奧運會」

上次我們說到,上周末舉行的東京奧運會美、日兩國馬拉松選拔賽,耐克成了一大贏家。

這主要指的是兩國的男子比賽,因為美國女子選拔賽(註:東馬並非日本女子選拔賽事)的冠亞軍,都不是「鉤子」旗下的,而分別為HOKA ONE ONE和Saucony贊助選手。

事實上,這場比賽堪稱大爆冷門,因為賽前最被看好有望出線的「五朵金花」,即:

  • 埃米莉·西森(Emily Sisson),2:23:08,2019倫敦,美國歷代第七,現役第四;
  • 喬丹·哈西(Jordan Hasay),2:20:57,2017芝加哥,美國歷代第二,現役第一;
  • 德絲·林登(Des Linden),2:22:38,2011波士頓(非合規賽道);
  • 莫莉·赫德(Molly Huddle),2:26:33,2019倫敦;
  • 莎拉·霍爾(Sara Hall),2:22:16,2019柏林,美國歷代第六,現役第三;

居然無一人跑進前三,入選奧運國家隊!

其中最令人扼腕的是2018年波馬冠軍林登,她以2:29:03排名第四,奧運名額失之交臂。

另四大熱門有三個退賽——西森、赫德和霍爾;「當今美國一姐」的哈西,則大失水準地只跑出2:37:57,屈居第26。


首戰出線奧運會


這場比賽決出的前三名中,黑皮膚的肯雅移民佔到三分之二。

唯一為本土出生選手保住面子的,是長得相當幼齒清純的莫莉·塞德爾(Molly Seidel),這個威斯康星州女孩以2:27:31斬獲亞軍。

最讓人吃驚的是,這不僅是莫莉第一次跑馬拉松,而且她是直到去年底,才臨時決定參加這場「武林大會」的。

著名跑步網站Letsrun寫道:「對多數運動員來說,奧運會選拔賽是一份四年(精心備戰)計劃的頂點。而莫莉·塞德爾的計劃時間,甚至連4個月都不到。」

原來,去年12月8日她第一次試水半程馬拉松(聖安東尼奧搖滾半馬),就跑出70分27秒的好成績,一舉達到奧運選拔賽報名門檻。

(以下為美國奧運選拔賽報名標準,必須是槍聲成績。A標選手差旅費可以報銷,B標只能自掏腰包)

這樣一來,原定今年1月在休斯敦進軍全馬的她,決定把首秀留給選拔賽,休斯敦改跑半程,作為熱身。

1月19日休斯敦半馬——正是新谷仁美以1:06:38奪冠並打破日本紀錄的那一場,莫莉以1:09:35突破70分大關並排名美國第三,只比與她同名的本土第二兼美國紀錄(67:25)保持者莫莉·赫德慢一秒。

有意思的是,選拔賽冠軍阿里芬·圖裡亞穆克(Aliphine Tuliamuk)也參加那場比賽,那次她成績平平:1:09:49,美國第七。

亞特蘭大選拔賽的大牌雲集,讓莫莉不敢抱有任何奢望。賽前她告訴Runnersworld,自己能拿「第10到20名就很不錯了」。

教練格林(Jon Green)的預測樂觀些,但也只是「第3到第12名之間」。

沒人能想像到,莫莉居然跑出美國奧運選拔賽歷代第六快成績,成為28年來最年輕的奧運會馬拉松美國隊女隊員(上一個是1992年24歲的Cathy O'Brien),而且是首馬到手奧運會入場券的美國女子第一人!


場地尖子,路跑新人


身高1米65、體重49公斤的莫莉·塞德爾,1994年7月出生於威斯康星州Brookfield市,成長於位於密爾沃基市郊外的Hartland鎮。

高中四年,她囊括威斯康星州高中生運動會三大長跑項目越野、1600米和3200米的12枚金牌,2011年更贏得美國最著名的Foot Locker高中生越野錦標賽冠軍。

2012年進印第安納州名校聖母大學(Notre Dame)之後,她又奪得四枚NCAA(全國大學生體協,相當於美國大運會)長跑金牌,包括:

  • 室內3000米——8:57.86,2016年;
  • 室內5000米——15:15.21,2016年;
  • 室外10000米——33:18.37,2015年;
  • 越野6公里——19:28.5,2015年。

她也是美國第一個高中和大學越野全國冠軍都拿過的女性。

但這位高中和大學田徑明星也有她的煩惱:長期飽受病痛折磨——骨質疏鬆症、抑鬱症和強迫性神經官能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具體表現為厭食暴食症)。

由於這些傷病的拖累,大學畢業後她放棄了簽一份報酬優厚的職業合同的機會,重回學校多待一年。

2017年離校後,莫莉與運動品牌Saucony簽約,並搬到鄰近該公司總部的波士頓生活,和妹妹合租一套公寓。

因為贊助金額不高,為了平衡收支,她不得不打兩份工:在一家咖啡館當服務員和幫人帶小孩。

她還曾經給其他高手跑龍套。2016年夏天,一家經紀公司打電話給她,問她是否願意給2012年倫敦奧運會馬拉松亞軍、當時正在備戰那年紐約馬拉松的薩莉·吉普耶戈(Sally Kipyego)當助手。

莫莉立馬答應下來,然後驅車遠赴亞利桑那州旗杆市,為這位肯雅移民名將「端茶送水」打下手——在其訓練線路上設補給點、遞飲料。

「我把她視作偶像。我記得當時自己心想:但願有朝一日我也能像薩莉·吉普耶戈那麼酷。」選拔賽後,莫莉告訴《波士頓環球報》。

如今她已經做到了:在選拔賽上完勝吉普耶戈。後者以2:28:52排名第三,拿到最後一張奧運會入場券。

今年1月,莫莉再赴旗杆市進行高原訓練。她的訓練夥伴之一,正是選拔賽冠軍圖裡亞穆克;她們每周要跑100到110英里(160至177公里;當地海拔2100米)。


「黑白雙煞」


2月29日午後12點20分,這場萬眾矚目的大賽終於鳴槍。

總共有444人參加女子角逐,最終390人完賽,創下美國奧運選拔史上規模之最。

由於強手林立,所以雖然當天一路風大坡多(累計海拔升降均達400米),當第一以1:14:38抵達半程點(平均配速3:32/km)時,第一集團人數仍達14個之多。

唯一掉出集團的,是PB最快的喬丹·哈西(她大腿後側的腘繩肌腱有傷)。

直到傳說中的「馬拉松真正中間點」20英里(32km)處,這一集團仍有12人。

此時領跑的是吉普耶戈,她把集團的節奏稍稍帶快一些,首先折損的居然是西森、霍爾和赫德這三大熱門!

第21英里(33.8km)輪到圖裡亞穆克和莫莉打頭陣。前面她們顯然跑得相當輕鬆,第7英里莫莉還和妹妹互相擊掌(她父母也在現場觀戰)。

這段難跑的上坡路,她們把配速提高到5:30/英里(3:25/km),比第一、二圈的5:42和5:47(3:32和3:35/km)快了不少。

吉普耶戈勉強跟在兩人身後,由林登等四人組成的追兵集團比她們落後5秒。

第22英里(35.4km),那一黑一白兩名領先者「變本加厲」地又提速到5:17(3:17/km)。

這下吉普耶戈也撐不住了,被拉開7秒差距,而跑在第四位的Laura Thweatt(PB 2:25:38)又比她落後13秒。

圖裡亞穆克和莫莉這兩個高原訓練夥伴,其實是商量好一起動手的。

前者賽後透露:「我告訴莫莉:咱們就這麼做吧。」

莫莉回憶說:「這主要得歸功於阿里芬……我覺得如果換成別人,自己在一起衝出去時就不會這麼鎮定。

「阿里芬很讓我尊敬。能有這種『這是個我了解、現在也信賴的朋友』的感覺真棒。要玩完我們就一起玩完(going down)。最後那痛苦的5英里,我不想和其他任何人分享。」

但她們沒有玩完。接下來的3英里,兩人不斷擴大與吉普耶戈的差距:15秒、17秒、23秒。到25英里(40km),後者已經被拉開62秒之多。

眼看前兩名大局已定,圖裡亞穆克於是將槍口對內,和小姐妹較起勁兒來。

她和莫莉的差距,從25英里的1秒,拉大到26英里的6秒,最終以8秒優勢勝出。撞線後她留下來等莫莉,兩人在終點緊緊相擁,喜極而泣。

莫莉前、後半分別用時1:14:38和1:12:53,後半快1分45秒——完全沒有犯第一次跑全馬者「前快後崩」的錯誤。


兒時夢想,實現一半


莫莉告訴《紐約時報》,自己在波士頓的日常是:起床;上訓練主課;回家;在咖啡館上班一兩小時,或者幫人帶娃;下午再進行第二次訓練。

她平時愛吃甜甜圈,最鍾愛的比賽是威斯康星州每年感恩節的「火雞跑」(turkey trot)。

她會以一身火雞裝束參賽,因為「沒有比打扮成火雞跑贏男孩更棒的了」。

教練格林不贊成她一邊進行高水平訓練、一邊打兩份工的做法,認為在咖啡店上班還不錯,但是當保姆需要長距離開車往返(主要是因為上下班高峰期的擁堵),太耗費時間精力。

入選奧運美國國家隊,讓莫莉實現了兒時的第一個夢想。

據《體育畫報》報道,2004年上小學四年級的她,曾在貼有自己照片的紙張背後寫下一句話:

「我希望自己能入圍奧運會,贏得一枚金牌。」落款:「莫莉·塞德爾」。

至於能否贏得獎牌,只能到札幌見分曉了——國際奧委會把2020年奧運會馬拉松比賽地挪到這個日本北部都市,以避開盛夏東京的高溫酷暑。

如今由於新冠病毒肆虐,連奧運會本身能否辦成都蒙上疑雲。

莫莉告訴《波士頓環球報》:「如果美國奧委會斷定它不安全,我們顯然得按他們說的做。但假如有必要的話,我會戴口罩比賽……這畢竟是奧運會

「我理解形勢的嚴重性……不過從心底說,我真心希望它不會影響到奧運會。」

莫莉原先的規劃是,等到2024年巴黎奧運會再征戰馬拉松。選拔賽的意外成功,打亂了她短期安排。

不過,她仍將參加6月在俄勒岡大學Hayward田徑場舉行的奧運會美國田徑選拔賽。

如果再次跑進前三,她或許會像拉普(Galen Rupp)2016年在里約那樣,在東京奧運會兼項場地和馬拉松兩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