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所謂訪問團竄訪島內當日,我方前出多架軍機、晝夜兩度前出海峽巡航,其中一架殲-16戰機更是穿越所謂的「中線」巡航,此舉引起島內防務部門的高度關注和警惕;此外據媒體稱我方當天還有3艘艦艇現身在海峽——島內媒體稱3艘軍艦甚至逼近至蘭嶼東南方向50海里處活動,並稱這已是我方在4天之內第3艘軍艦出沒在該海域。
美國不斷派遣議員、前高官等組成的所謂訪問團竄訪島內的舉措,顯然就是在不斷進行挑釁,但在此間正值歐洲方向局勢動蕩之際,美國派遣所謂的訪問團,則另有兩層深意:
其一是美國再給對岸吃定心丸,彰顯其所謂的美國安全承諾;要知道近期歐洲方向局勢緊張——俄羅斯在烏克蘭展開軍事行動一事不僅全球矚目,亦牽動着對岸的神經,這次對岸將美國是否會介入烏克蘭作為其是否會馳援海峽的風向標,然而隨着美國坐視俄羅斯軍靴踏入烏克蘭而不遣兵干涉的局面發生,這不僅讓美國一眾盟友對美國產生信任危機,更是讓島內陷入了恐慌和焦慮之中;顯然美國需要用蓬佩奧這種級別的前官員來造訪、安撫,以此重新構建對岸對美國的信任感。
其二是,隨着烏俄衝突的開啟,近日包括一些美國政客在內的諸多西方政客都開始將我海峽議題和烏克蘭局勢掛鈎,如澳大利亞前總理、美國前總統(川普)就渲染稱,烏克蘭之後,下一個就是「台省」,而更多的西方政客則直接鼓吹,稱烏克蘭衝突將為我方製造解決海峽議題的戰略窗口;顯然包括近日美國頻繁出動2架B-52戰略轟炸機和日本在第一島鏈展開聯合遠程奔襲打擊演練在內的軍事動作在內,以及此次所謂的訪問團竄訪行為,這都是美國在向我方傳遞其時刻都在關注和警惕所謂「海峽異動」的意圖。
實際上,此次我戰機跨越中線,以及艦艇蘭嶼外海的舉動,傳遞的戰略意義和威懾意義是非常濃烈的,要知道美日在2月初集結了一支航母(林肯號)打擊群,兩支兩棲(美利堅號、埃塞克斯號)警戒大隊在宮古海峽、巴士海峽附近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奪島登陸作戰演練,實際上這場軍演的操練地點就是我海峽島嶼的南北兩端,故而這場聯合演練實則就是一場實地作戰模擬演練,其演練的地點——巴士海峽和宮古海峽,實際上也是後續美日將展開馳援作戰的兵力投送通道。
了解這個背景,就能看出我方4天之內3艘艦艇出沒在蘭嶼外海所傳遞的意圖了,蘭嶼外海就是巴士海峽外圍海域,也是美日構想的介入作戰最重要的馳援通道,我方艦艇常態化出現在該位置,顯然就是在封鎖海峽要道,切斷其馳援路徑;此外,實際上在台東——日本與那國島和花蓮之間的海域,我方自去年開始就已常態化輪駐停泊一艘艦艇巡航,該點位的部署更具戰略意圖,不僅可以威懾包括與那國島在內的靠近對岸的南琉球群島,而且可以北上快速進入宮古海峽,切斷自宮古海峽趕來的所謂馳援力量,亦可南下支援蘭嶼(巴士海峽)方向我方輪駐的防務力量,切斷自關島、菲律賓海方向馳援而來的所謂介入力量。
故而此次我方展開的這一系列艦機活動,實則就是一次明確的亮劍——我方不僅有能力和實力在關鍵時刻強力解決自家的家事,而且亦有實力對意圖介入的勢力予以拒止,甚至是予以沉重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