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絲綢之路健康論壇暨第三屆「一帶一路」院士高峰論壇開幕。 王小軍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9月21日電 (記者 王小軍)「2020年,新冠病毒大流行導致全球1億多人陷入極端貧困。在未來的旅程中,無論我們是處理大流行病的暴發,還是應對氣候危機或生物多樣性的喪失,除了團結協作,建立夥伴關係,我們別無選擇。」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高力21日如是說道。
21日,絲綢之路健康論壇暨第三屆「一帶一路」院士高峰論壇開幕,論壇以「線上+線下」方式進行,線上有12多萬人觀看論壇。
論壇旨在創新醫療服務,多角度探討疫情常態化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新思路,共商衛生健康事業合作大計,共建衛生健康事業,共享衛生健康事業建設成果。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高力以視頻方式參加並致辭,他稱,此次論壇,上海合作組織遠程醫療合作平台和中亞緊急救援培訓基地的啟動,是實現「健康絲綢之路」的國際合作範例,同時也是為全人類建立一個更健康,更安全的世界所做出的貢獻。
當天舉行了上海合作組織遠程醫療合作平台新疆中心、中亞(中烏)應急救援培訓基地揭牌儀式。 王小軍 攝
阿根廷衛生部長卡拉·維佐蒂在視頻致辭中稱,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是人類在最近一個時期以來所面臨的最大的健康挑戰之一。新冠疫情暴發後,阿根廷和中國在第一時間表達互相支持,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充分體現兩國人民源遠流長的深厚友誼,並成為新興市場國家團結合作的典範。在團結抗疫過程中,兩國開展了一系列精誠合作行動,包括阿根廷人民支持中國抗疫、中國向阿根廷捐贈大批醫護物資以及雙方政府部門和學術機構進行的卓有成效的診療經驗交流等。
與會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認為,在醫療健康領域,國內外應加強人才、技術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把我們的一些理念能夠和中亞國家充分的融通,比如說技術創新,比如說生物製藥產業的開發轉化。我們要加強人才的交流,包括技術的交流,包括怎麼樣來推進企業落地。通過醫療遠程會診我們可以相互討論、相互交流。這樣的話就真正做到了共同提升和共同發展。」
新疆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胡志春表示,論壇為醫學傳播交流發展提供了動力支持。今後,我們將建設「絲綢之路新疆藥物研發中心」平台,加強中醫藥服務技術和產品的推廣與交流。與周邊國家建立公共衛生和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尤其是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構建區域聯防聯控工作網絡,提高合作處置重大傳染病疫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論壇上,還舉行了上海合作組織遠程醫療合作平台新疆中心、中亞(中烏)應急救援培訓基地揭牌儀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