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濮振宇 9月29日,由寰球汽車和上汽MG發起的中國汽車推動力主題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在論壇上,多位行業專家、企業高管從宏觀經濟、市場營銷等不同角度解讀了全新時代背景下的汽車產業,其中涉及到了電動化浪潮下自主品牌燃油車應該如何發展的話題,而「高端」、「智能」、「出海」成為了高頻關鍵詞。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8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696.7萬輛和1686萬輛,雖然新能源汽車增速遠超燃油車,但燃油車市場佔有率仍然高達77%。業界共識是,雖然電動化轉型是大勢所趨,但燃油車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將在汽車市場中佔據重要份額。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表示,自主品牌無論是像蔚來這樣做電動車的,還是像MG這樣做燃油車的,都應該積極謀求高端化。而在高端化之路上,自主品牌可以充分利用需求側和供給側的環境,圍繞年輕消費者打造智能化水平比較高的產品。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的報告,在2020年的新購車用戶中,「90後」和「00後」的年輕消費者累計佔比已達到27%,自2015年後一直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預計到2025年,「90後」和「00後」的累計佔比將提升至52%,其中「00後」達到17%。
「『60』後開個智能的車,可能兩天都學不會,但是『95』後拿到這個車之後,他可能10分鐘就能把功能學會,沒有任何的障礙」,徐長明表示,「95後」年輕人成長在一個物質富裕的時代環境下,他們伴隨互聯網、大數據等高科技一起成長起來,對智能化有與生俱來的需求。
上汽集團數據業務部副總經理、乘用車公司首席數字官張亮認為,自主品牌燃油車應該走好年輕化和智能化的道路。但他表示,年輕化不是簡單指做年輕人的生意,而是指品牌隨着時代特徵,不斷進行自我迭代和升級,去跟這個時代產生共鳴,「所以我們在燃油SUV上面,加入了智能化的翅膀,跟年輕用戶進行共鳴」。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劉德寰則提出,在吸引年輕消費者的過程中,要重視女性群體。自主品牌營銷一款車時,除了強調速度、激情這些鋼鐵時代的特徵,還要納入女性視角,例如結合親切、舒適、友好、乾淨這些元素。
另外,著名經濟學家溫元凱表示,通過國企改革,可以促進那些背靠國企的自主品牌的發展。「MG的控股公司是上汽,但是不要忘記上汽是國企,國企有很多需要克服的弊病,所以我們要進一步呼籲國企的改革。」溫元凱說。
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9月28日公開談到了上汽集團的機制體制改革規劃。陳虹表示,集團層面,在保持國有控股地位不變的前提下,上汽考慮引入戰略資源,改善公司治理結構,持續提升上汽的市場競爭力、協同創新力和資源整合力。
出海也被視為自主品牌燃油車發展的重要路徑。「國內仍然有70%多的市場是燃油車市場,國際上這個比例更高。」張亮說。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201.5萬輛,同比增長101%,全球僅次於日本和德國。今年1-8月,我國累計出口汽車191萬輛,同比增長47.5%,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出口國,而在這191萬輛出口汽車中,超過八成是燃油車。
在張亮看來,自主品牌燃油車在國內市場處於缺少差異化的內卷狀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已經呈現引領之勢,在燃油車上自主品牌其實也已基本完成了對外資品牌的追趕。目前,自主品牌以全球化的視野走向全球,包括做一些高端化的嘗試,這些都是在突破內卷。
中國科學院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所副所長、產業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曉明表示,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場,需要以新的思路來進行品牌宣傳和推廣,「我們提汽車產業、汽車強國,都是站在我們自身的角度來看待。那麼還要堅持一個角度,就是全球不同市場、不同國家對我們出海的看法和認知,一定要平衡這兩個角度,這樣品牌走出去才能更穩、更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