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寧波晚報
「雙減」政策落地已有段時間,
寧波市區正規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
把原有的課程從周末改為了周中。
那麼,周中的校外培訓機構現狀如何?
參加周中校外培訓的學生多不多?
學生又是如何安排校外學習的?
中秋節前夕,
本報記者走訪了多家校外培訓機構。
01
時間:9月16日(周四)17:50地點:寧波新東方(甬港北路店)
華燈初上,記者來到位於鄞州區甬港北路的新東方甬港校區中學旗艦店。這裡離櫻花公園地鐵站只有800米,交通十分方便。前來上課的學生都是初中生,他們要麼自己獨自過來,要麼父母送到後就回去了,記者現場看到,只有一位家長坐在等候區。
記者隨機問了3名學生,了解到他們都沒有參加學校的晚托班。一名女生只報了周四晚上的英語課,另外兩名男生周一到周四都要來這裡上課。
「每天都來,學校的作業做得完嗎?」記者問。
「做得完的,現在學校作業不多的。」一位匆匆趕來的學生如是說。
與上學期相比,現在的新東方明顯冷清了很多。旗艦店分兩層,一層就有近十個教室。但記者了解到,當天晚上只有三間教室開課,分別是數學、科學、英語。其中,科學教室里有8名學生,英語教室里有6名學生。
前台工作人員說:「我們附近的初中現在都有晚自習。以前一個班基本上都滿班,現在一個班大概七八個,甚至兩三個,都是個位數啦,學生人數的減少非常明顯。」
負責寧波新東方初中部招生的韓先生表示:「『雙減』後,客戶的流失是我們預估到的,在調研中,我們了解到有些學生家長想要做一些嘗試,去掉一些學科培訓。為響應國家號召,我們正在積極轉型。比如杭州的新東方已經推出適合初中生的研學類課程,報名情況比預想的好,這也給了我們信心。」
相比之下,位於馬路對面的新東方小學部就熱鬧了很多。下午5點50分,家長們正陸陸續續地將孩子送往這裡參加校外培訓。記者也跟隨着進去,看到已經有數十名學生家長坐在等候區。無獨有偶,這裡的很多家長也沒有給孩子報名參加學校的課後託管。「託管完再來上課太趕了,會沒時間吃飯。目前,校內託管只能簡單地完成課後作業,所以還是傾向於針對性的輔導,希望對孩子成績有實質性的提高。」
02
時間:9月16日(周四)18:10地點:鼓樓地鐵站旁的「博文優訓」
傍晚6點剛過,記者來到中山路旁鼓樓地鐵站邊上的「博文優訓」教學點,看到陸陸續續有家長帶着小孩前來上課。來的都是小學生。
二樓培訓班的大廳被分隔成兩部分——家長等候區和學生進校通道。家長進不了培訓學校,入口處也有保安把守。看着孩子們進去後,家長們有的匆匆離去,有的坐在等候區刷手機。
記者也被攔在外面,不了解裏面有多少孩子在參加培訓。估計人數不會少,因為有工作人員告訴等候區的家長,由於人太多,20:00下課時,一二年級的家長在二樓入口處接,三四年級的家長請到一樓的出口處接孩子。
記者和等候區的幾個家長聊了一會。
一個媽媽說,兒子上二年級,就周四晚上給他報了個數學培訓班,雙休日還有藝術方面的培訓。因為晚上的數學培訓,「今天提前把他從學校託管班接出來了,我們家就在附近,家裡吃好晚飯趕來上培訓班剛剛好。二年級沒有作業,培訓結束回家睡覺。」她說之所以報這個班,是想看看這樣的培訓對提高孩子的數學成績有沒有幫助。「雖然『雙減』了,但不敢掉以輕心,畢竟以後的中考、高考都是以考試選拔人才的,對我們老百姓而言,中考、高考也是最公平的競爭。」
一位爸爸告訴記者,孩子上三年級了,「上的應該是數學培訓班吧」,他有點不太確定,說是孩子媽媽報的,「我只負責接送。17:30把孩子從學校接出來,18:30之前趕到這裡培訓,晚飯吃得非常匆忙。接下來,要看看是否會適應。」他說上學期孩子也在這裡上培訓班,報了兩門學科,是周六上午,學4個小時,「我把孩子送進後,4個小時里還能幹些自己的事」,如今「雙減」後,學科培訓只能在周中的晚上,大約20:00下課,因為政策規定線下培訓結束時間不晚於20:30,「從18:30到20:00,只有一個半小時,我也幹不了什麼,索性就在這裡等,看看書。」
03
時間:9月17日(周五)17:30地點:恆思教育(和豐創意廣場)
恆思教育在和豐創意廣場豐庭樓的2樓,記者當天撲了個空,到現場後才發現該教學點還沒開課。初中部前台處的兩名工作人員告知,培訓班將於下周開課,而且,這家培訓機構的福明校區培訓點已經關閉,全部合併到此處。
「恆思」嵩江中路上的教學點鐵將軍把門。
記者在前台處逗留了一會,看到有好幾個家長前來諮詢報班事宜,其中一名家長打算給正讀初三的孩子報一門科學培訓。
記者在初中秋季課表上看到,周一至周四培訓班的時段為18:50—20:30,周五則有兩個時段,分別是17:00—18:40、18:50—20:30,周五排的課程也是最多的。
牆上貼着課表
另外一名家長已經給家裡的兩個同年級孩子報了數學、科學兩門課程,其中數學報了線上課程,科學報了線下課程,此次來是申請調班,因為孩子暑假來這裡上過課,更喜歡某一位老師的教學風格。「周末不允許學科培訓,只能周中來了,孩子辛苦是辛苦的,但是升學壓力擺在那裡,必須要提升。」這位家長說。
04
時間:9月17日(周五)約19:00地點:寧波學而思培優(鼓樓店)
位於中山路和解放路交叉口的恆隆中心有多家教育培訓機構,記者於17日18:30左右在大樓里逛了一圈,發現有的鐵將軍把門,有的燈火通明、生意興隆,頗有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味道。
「宏勝教育培訓」大門緊閉上了鎖;「引力教育」門口不時地有小朋友來上英語課;「新狀元培優」「交大智立方」兩家培訓機構也都有學生在裏面上課。
18:55,記者來到「學而思培優」,這裡是針對小學生的培訓班,正是上課時間,走廊里坐了很多等待的家長,有年輕的爸爸媽媽,也有頭髮花白的祖輩,大多在刷手機,也有家長相互聊着「育兒經」,有一位大媽在走廊的盡頭甚至練起了廣場舞,小方凳上擱着手機開着視頻。
一位媽媽告訴記者,這裡是小班化教學,每個班大約20個學生。周五晚上人特別多,名額是靠搶來的,「我家兒子上二年級,上學期也在這裡學,旁邊好幾間教室是空的;但這學期,學科類培訓只能在周中進行,你看,每間教室都滿了」。
這位媽媽給兒子報了四個培訓班:周二英語,周三國畫,周四作文,周五數學。「國畫是藝術類培訓,可以安排在雙休日去學,但因為我們上學期就在學了,不想換老師,所以仍然安排在周三晚上。」她說,二年級學生沒有書面作業,「兒子沒有參加學校的課後託管,我家有人接送,吃過晚飯來上培訓班,不是太緊張。今天晚上的數學課是兩個小時,18:30—20:30。」
這個媽媽說,「大家都在上培訓班,我家孩子如果不上,怕他會落後。上學期他數學考了95分,在班級里算差的了。」但她同時也說,上培訓班效果如何也很難說,晚上培訓班學的內容,到家都忘掉了,效果其實有待評估。
家長休息區域
記者也和邊上的其他家長們聊了一會——
一位孩子的爺爺說:「他爸爸媽媽工作忙,下班晚,我們管不住他,也不會教,就送這裡來了。」
一位家有二胎的爸爸則表示,大女兒現在讀六年級,既然在學了就繼續學下去。小兒子還在讀幼兒園,以後不打算給他報培訓班了。他解釋說:「培訓機構的課程是階梯型的,女兒身邊的同學們也在學,如果現在放棄,就感覺前面都白學了。」
一位媽媽在教室窗外看
晚上8點30分,培訓結束。記者站在中山路上看到,孩子們背着書包一下子涌了出來,開電瓶車的家長們來來往往、絡繹不絕,而恆隆中心的停車收費處,排起了長長的車隊。
20:30培訓結束
記者手記
考驗培訓機構,更考驗家長
課後託管服務、晚自習服務,雙休日不得組織學科類培訓……這些舉措遏止住了之前在全社會呈越燃越旺之勢的「校外培訓熱」,尤其是對中學生,學校有晚自習服務,學校老師會在晚自習給孩子解疑輔導,你難道還要放棄學校里的學習機會去上校外培訓嗎?明智的家長會怎麼選擇,這是顯而易見的。這也是很多培訓機構面臨著學生人數銳減、不得不收縮陣地甚至考慮轉型的原因。
採訪中,記者也發現幾家針對小學生的培訓機構在周中的學科培訓生意頗好。
「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小學一年級堅持零起點教學」,「改進考試方法,控制考試難度,不得有違規統考、考題超標、考試排名等行為」……市教育局發佈的「雙減」工作方案,給了小學生家長很多「躺平」的理由,但家長們未必敢有「躺平」的勇氣。
「TA的同學都在培訓,我們如果不去培訓,怕落後啊」「之前一直在培訓,一下子不參加培養,不習慣」「我們家長教不了,而且教他他也不聽,只好送培訓班,也許老師說了他會聽」「』雙減』了,孩子們是無憂無慮了,但我們家長們還是焦慮,畢竟以後的中考、高考還是要考試的呀」……這是記者聽到家長們說得最多的幾個「典型性」理由。
我們常處於一種對未來不確定的擔憂之中,「生於憂患」是好傳統,但教育是一門學問,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試問家長朋友,你對自己小學時考的一次全班第一還記得嗎?小學時培養孩子的體魄強健、勤勞善良、尊老愛幼、開眼界、長學識等和語數英常常考滿分相比,哪個更重要呢?
做家長其實也需要一本上崗證書,可惜我們都沒有,於是,很多缺乏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業知識的家長,如果內心不夠堅定,判斷力又不足的話,就容易盲目跟風。在和眾多家長的交流中,記者也感受到,從眾心理導致了家庭教育中的焦慮。很多家長自己也明白,花了大量時間、金錢和精力投放在孩子身上的培訓班,到底能有多少回報,都是未知數。「我暑期去過一次兒子的作文培訓班,一個大的階梯教室里,坐前面的那些孩子是在聽課,坐中間的很多孩子在做其它學科的作業,而一些坐在後面的孩子則在聊天。老師也沒辦法,那麼多孩子,她也管不了。」一位媽媽告訴記者。
風物長宜放眼量,當下,小學生的作業少了,課後託管時間延長了,學生身體是否吃得消晚上的培訓呢?家長是否每天晚上有更多的時間、更好的心情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交流、親子閱讀、親子鍛煉了呢?就孩子的身心健康而言,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一個快樂、自由的童年,比什麼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