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聚會,一場自我較勁的內心戲

同學聚會,一場自我較勁的內心戲

我們過不去的只是自尊心那道坎兒

舊時朋友豈能相忘,於是有了同學聚會;舊人相聚怎能丟面兒,於是有了炫富曬娃。曾幻想多年後的相聚,紳士、淑女深情款款、相敬如賓……不料,我們相約五星酒店,開跑車、帶秘書,陣仗不夠拿酒來拼。同學聚會上,並不全是華而不實的虛無,撇去同窗情分,還有對美好過往的無盡追憶。可是偏有自尊心「大亂斗」,橫在當中攪局。

同學聚會成了現場比拼show

畢業前,我們總免不了來一場動情約定——若干年後,原班人馬再相聚。一起展望未來的同時,人人都許下屬於那個年代的純真願望,如《小時代》里反覆歌唱的:「友誼萬歲舉杯痛飲,同聲歌頌,友誼地久天長」。然而有時,對於生活的美好諾言,常一不小心就被現實打個七零八落,所以歌里還有「我們也曾歷盡艱辛,到處奔波流浪」的鋪墊。

時光給當年的班花送去了孩子;讓曾坐在最後排的男生開上了跑車;奪去了體育委員健碩的好身材;卻減掉了隔壁班那個胖子的肚子……而某一天的群聊里「還記得我們當初的約定嗎」,開啟了組織同學聚會的話匣。聚會時間、地點如約而至,有事業、家庭圓滿的人欣然前往;有生活不盡人意的,糾結着去還是不去;還有人身處異國他鄉,或匆忙地安排行程,或看着畢業照黯然惋惜。

同學聚會的本意,在於相聚、回憶,希望曾經的美好依舊、昔日的恩仇泯滅,也更關心彼此的現狀。誰想,生活給那年的純真鍍上了一層世俗的色彩,混得好與不好,變成了同學聚會的入場券。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意開什麼車前往、怎麼介紹自己的老公、要不要帶孩子一起……年少的情懷也湧上心頭,「要在當年那個看不起我的人面前威風一把」「以前我一直是尖子,現在也不能混得比別人差」「我討厭的那個人,不知道現在怎麼樣」,於是,金錢、地位、老公和孩子,成了赴約的底氣。只要有一樣能佔上風,就完成了這次同學聚會的意義。

桌面上把酒言歡,桌底下暗潮湧動,敬酒時、夾菜間,那個默默在心底叨念着的人,總是忍不住多瞟TA兩眼。若是有同學爭氣,以某局長、某老闆開頭的身份前來,也定成為大家爭相敬酒、吹捧的對象,「我家孩子就快上小學了,麻煩多照顧」「哎呀這生意好,有機會我們多合作」。總有人想着,不與他們比出彩也罷,積累人脈的事兒絕不能放過。漸漸地,同學聚會演變成一群最熟悉的陌生人的show time,恐怕只待酒後才會有吐真言的情節。

同學聚會OS

現實生活里的同學聚會眾生相,來得絕不比影視劇里的少。有堪比宮斗戲的明爭暗鬥、勝過銷售的口若懸河,也少不了隨時間推移帶來的尷尬冷場。內心戲十足的同學聚會,說來說去聚的不只是感情,還有人人都在乎的面子。

礙眼的人在場

誰年輕時沒幾個情敵啊,加上鬧掰了的閨蜜、打過架的基友,還有單純看不順眼的幾個無辜中槍的小夥伴,同學聚會的黑名單上,輕易一拉便是一長串。抱着「反正以後不會再見了」的心態分別,偏偏聽好友說「這次TA也要來誒」,心情頓時複雜難耐。不去吧輸了氣勢,去吧,不想法子「小虐」TA一下,又覺得心裏痒痒的。

插一句:看到你過得不好,我也就放心了。

一秒變身代購

家中有娃的,購物清單總是延綿不絕;注重保養的,各色養生大法絕不落下;女人們要護膚品抗衰老保青春,男人們也需要皮包手錶充充場面。於是,專業微商、良心代購瞅准了「商機」,趁着酒足飯飽給大家宣傳、推廣。同學聚會嘛要的就是面兒,不挑最好只要最貴。於是奶粉五罐、皮帶一條,豪氣下單,心裏念着「擺擺闊氣先,老同學總不會坑我」。

插一句: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不殺個熟絕不回家。

人能再少點嗎

本着一個組織者負責任的態度,從聚會選址、篩選時間,到點菜、發通知,處處勞心勞力,不惜放棄自己的私人時間。心心念念的舊日同窗齊聚一堂,到了約定時間卻只來了三三兩兩。仍不放棄逐一詢問過去,這個車拋錨了,那個生病了,還有兩個臨時出差、四個堵在路上。最後,一個小組的人,尷尬地吃着一個班級的菜悻悻散去。

插一句:顏面盡失,號召力何在。

開場白需綵排

想到要面對一大幫許久未見的老同學,心中莫名地緊張,心理狀況堪比第一次相親。「這樣穿還可以么」「見了面怎麼打招呼好」,一遍遍問着身邊的人,問着鏡子。為了不顯疏離、生硬,又不至於太過熱情、客套,聚會開始前就自言自語,練習了好幾遍。設想出無數種可能發生的場景,甚至憑着自己的印象和了解,一人分飾多角,只為不要出現那一秒的冷場。

插一句:最怕出現的是,誒剛剛他說了什麼來着。

深情匯聚的背後只剩自我較勁

有人說,同學聚會就是一年一度的裝X盛宴,人人「粉墨登場」,上演一出出人間喜劇。她背了最新款的LV,「肯定是假貨,要麼就是傍上個大款」;他坐擁年輕漂亮的夫人,「不會是二婚吧」,當然,這些僅限於旁觀者內心的自我沉醉。表面上,仍保持笑露八顆大牙,「呦老公送的吧,真漂亮」「來,王老闆喝一個」。甭管當年是拜過把子,還是結過梁子,也不考慮是真的還是裝的,看起來混得不錯的,客套總需要,足夠的面子總要給。

對於舊時友誼,若只是三五好友閑聊自然愜意,大雜燴式的相聚,多多少少會出現愛拼面兒的人。原本熱熱鬧鬧、聊天談心的好機會,若是被傳銷演講洗腦、被化妝美容、尿布奶粉充斥,又或是大談股票經濟、商業合作,似乎略顯不妥。美好的畫面本該是以「還記得他當年」「我們那會兒啊」「記不記得有一次」開頭,以整齊、響亮的歡笑結尾。同窗三四載的老友,經歷過彼此最青澀、狼狽、一無所有的時候,如今,又何故為地位、面子,為誰最先到場就是誰混得不好而暗暗較量。其實,同學聚會的背面,就是一場場自我較勁的內心戲,自尊心那道坎兒,不知攔住了多少珍貴的友情。

「宮斗」怪咖之同學聚會

簡單即是美好,我只在乎你最初的模樣

畢業後總有一群活躍分子自告奮勇地擔起了同學聚會的組織者,打着「友誼第一」的旗幟,寫着「回憶青春」的主題。本是一段校園時光的回憶錄,漸漸地,也被摻雜進了一些攀比、炫富的雜音,於是同學聚會似乎成了一部內心戲十足的宮斗劇,誰的架勢足,誰的後宮地位才夠穩固。但是簡單即是美好,同學間的情誼應該只在乎最初的模樣。

同學會只為緬懷過去的純真歲月

講述人:安小涼

都說人一懷舊就是老了,人一見老就開始懷舊,我時常會想起讀書時期的小夥伴們。當某天突然冒出10年前似曾相識的聲音時,那個激動人心啊:老同學,好久沒見,咱們組織一下聚聚唄!於是酒店裡一群腰身變粗的成年人歡呼雀躍的樣子成了最難忘的一景。很多人也突然從地球的某個角落溜了出來。過去靦腆的如今變得豪放,原來的假小子卻成了淑女,過去的風雲人物如今卻默默無聞,調皮搗蛋的已成就了大事。幾年的別離,愣是一頓飯的時間怎麼講也講不完。其實,一場有意義的同學聚會就該這樣,大家並不是為了比拼誰比誰過得好,而是應該慶幸,我的學生時代有你真好,共同緬懷下過去,聊聊曾經的搞怪事,一醉方休,多麼地美好!

不在一個層次上沒有共同語言

講述人:圈小潔

我越來越不明白畢業之後的同學聚會是不是就真的沒法跟從前課堂上那樣簡單純粹了?現在每次聚會都在談發展、比財富,似乎成了一個炫富大會,要是混不出個名堂好像就真的失去了參加同學聚會的意義了。畢業已經五年,曾經的同學結婚的結婚,生娃的生娃,我這個依然堅挺在單身崗位的大齡女青年實在是插不上什麼話。論工作,也是平平淡淡的混跡着,實在沒有什麼可以拿出來當談資。一旦跟自己較上勁兒了,又發現曾經成績優異的自己還不如沒上大學的人。像我這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壓根兒就是同學聚會中最默默無聞的類型,上流圈兒夠不着,聊草根又怕拉低自己身份,只好成了從頭到尾默不作聲、中途讓服務員幫忙加點兒茶水的聽眾。

同學聚會裝X不完全指南

老友相聚,一個個頓時演技上線,一副「我很牛X」樣,不拿出個絕活誓不罷休。

豪車車鑰匙圈

開同學會,沒豪車不要緊,一到場就把事先在淘寶上購買的名車鑰匙圈隨意往桌上一放,整套動作一氣呵成。為了防止朋友散場時叫你載他回家,吃飯時故意喝點酒並放下狠話:喝酒不開車,得找代駕咯。

美女生活照設成手機屏保

同學聚會上看大夥秀老公的、秀娃兒的,自己空落落的實在不好意思說是光棍一枚。找一張真實自然的美女生活照設成屏保,手機不經意間亮起時,對着那些好奇的目光淡淡地說:我女朋友。如果一再被追問也別露餡,舉杯一句:「來,哥幾個難得聚齊,今天不聊女人!」

備好股市慣用詞彙

時下最熱門的話題當然是股市,不懂點股市行情你還能在餐桌上混嗎?「大盤漲跌、五日均線、成交量、換手率、K線金叉、藍籌股……」作為一名跟得上時代潮流的有為青年,掌握這些詞彙的用法和意思,保證你在談論起股市時會說得頭頭是道。

同學聚會後遺症

有人說,同學會簡直就是一種病,還有着特別巨大的後遺症,而這種癥狀卻能以其魔力影響個人心情。

由熱到冷,人生瞬間寂寥無比

每次開同學會前,微信群就變得異常熱鬧,吊絲們吆喝着「啥時候出來聚聚」,老闆們猛地來一句「我有車,我帶大伙兒吃飯唱K」……本來聊得非常火熱的這些群在散會後變得異常冷清,腦子像過電影一般,把各種情節都串聯了一遍,然後望着屏幕一陣失落。

美麗魔咒,花光我的銀子

參加同學聚會時,發現那些女同學一個比一個年輕,而且談論的都是名牌衣服化妝品,實在是插不上嘴。回家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積蓄了半年的存款取出來,直奔商場。感覺再也不能委屈自己,管它賺多賺少,先變成一個美女再說……為了參加下一次同學聚會被重視的滿足感,豁出去了!

遇見初戀,重溫舊夢

初戀是心中難以忘卻的情懷。與其說忘不掉那個人,倒不如說忘不掉曾經一起經歷的那段青蔥歲月。同學聚會分開後,各種抓心撓肺的難受,莫名其妙地陷入了對過往的追憶。回想起來,面上帶着「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豁達,心裏卻是山路十八彎一樣的苦澀。

觥籌交錯間只為喚起曾經的回憶

「讓那天空聽得見,讓那白雲看得見,誰也擦不掉我們許下的諾言……」曾經洋洋洒洒地唱着小虎隊的《愛》揮手告別,說好的友誼天長地久,卻終究躲不過要於生旦凈末丑中選個角色演繹自己的人生。那時候,我們覺得世界很小,各奔東西後才知,一別也許就是很久。無論我們願不願意,也都被硬生生地扯上了厚厚的面具。同學聚會的出場,好比T台首秀,彷彿只有引人注目才不會被比下去。實際上,這場聚會的終極意義並不是為了比拼誰的荷包鼓,誰的裝扮潮。觥籌交錯間只為喚起曾經的回憶,像學生時期一樣的簡單美好,沒有距離,沒有束縛,如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