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中華區MOOC研討會指導委員會主辦、西安交大承辦的第三屆大中華區MOOC研討會於7月22日上午在西安交大學術交流中心開幕。來自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的高校計算機領域和MOOC教育的專家及一線教師,高等教育出版社計算機分社、陝西省部分兄弟院校教學主管負責人等50餘人齊聚一堂,圍繞如何構建結構合理的系列MOOC課程體系、華文MOOC共享與學分互認在大中華區如何落地、平台在基於MOOC的教學模式創新方面應如何作為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討,交流分享兩岸四地MOOC推廣實施的工作進展和經驗成果。本次會議為期兩天,以主題報告、座談交流等形式展開。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高校計算機教育MOOC聯盟理事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原校長李未教授,大中華區MOOC研討會指導委員會主席、中國高校計算機教育MOOC聯盟副理事長、教育部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合肥工業大學李廉教授,教育部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鄭慶華教授,大中華區MOOC研討會指導委員會副主席、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資深顧問龐鼎全教授,大中華區MOOC研討會指導委員會副主席、台灣中央大學施國琛教授,陝西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范永斌處長,谷歌中國教育合作部經理朱愛民先生等出席開幕式。
鄭慶華副校長代表學校致辭,簡要介紹了交大的辦學歷史及目前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的建設發展情況。他表示,從辦學歷史來看,西安交大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具有獨一無二的性質和特點,如今的西安交大正以「傳承、創新、奮鬥、攀登」開啟第三個甲子的新征程。本次研討會也是學校雙甲子校慶的重要學術活動之一,他感謝各相關單位對本次研討會的大力支持,希望通過本次會議,進一步促進大中華區高校在MOOC課程建設、資源共享、學分互認、師生交流上取得新進展。
范永斌處長在致辭中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動的重要意義,即相互借鑒,加深溝通交流。他簡要介紹了陝西省高等教育的發展情況,指出陝西是國家高等教育的重鎮,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其發展既有機遇也有挑戰。MOOC是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如何將MOOC教育與傳統教育更好地融合,使得優勢教育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需要我們共同認真思考。他認為,MOOC建設應集中優勢,避免重複建設,希望通過本次會議的交流分享,讓大中華區高校的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模式改革邁出新的步伐,使大中華區的高等教育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
李廉教授代表大學計算機課程教指委講話。他指出,大中華區MOOC研討會始終以「華語MOOC資源互通、開課教師互訪、MOOC標準互融、MOOC學分互認」為目標,研討的內容也逐漸深入和務實。MOOC教育是優質教育資源的普及,目的是要將高水平課程開到每一所學校去。他希望通過分享交流,深入挖掘MOOC教育對高校、教學發展的影響,多角度多層次理解MOOC教育的深刻內涵,從而推動大中華區高校MOOC建設發展。
李未院士在《互聯網+與中國高等教育》的主題報告中指出,目前高校教育面臨資源參差不齊、頂尖人才缺失、信息技術發展不足等問題,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成為了核心問題。他認為,高等教育的質量核心是本科教育質量,而本科教育的核心則是核心基礎課與科技實踐課。因此,各高校應給予MOOC建設高度重視,抓住機遇,共同推動師資共有是各高校責無旁貸的責任。他認為,MOOC推廣應當結合基本國情,通過互聯網+全面提高教育管理質量,從發展面向驗證的科技實驗課程入手,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人才支持的新型高質人才社會。
鄭慶華副校長以「打造互聯網教育公共服務平台」為題,重點介紹了「MOOC中國」聯盟的建設情況。他指出,互聯網+正在帶來第三次教育革命,遠程教育已發展到以情感交互、知識發現、個性服務為特點的第四代——互聯網+教育階段。在國內尋求更大平台、更尖端技術手段的時代背景下,發展面向企業、滿足社會需求的網絡教育平台成為提高國民素質的迫切需求。因此,「MOOC中國」聯盟組織應運而生。近年來,「MOOC中國」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今後它將繼續秉承「免費、實用、獨家、短視頻」的發展特色,不斷推進MOOC的發展與創新實踐,為每一位學者提供教育機會與服務,創造最適合的學習環境與體驗。
來自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蘭州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河西學院、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台灣中央大學、台灣中正大學、台灣大學、資策會、西安智園軟件開發管理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分別針對「面向在線教學的虛擬實驗工廠」、「COOC:開放在線協作教程」、「MOOC數據的可視分析」等主題發表觀點,為大家提供經驗借鑒與理論基礎。
大中華區MOOC研討會創設於2014年,旨在增強相互協作,提高大中華區MOOC研究和應用水平,推動中文MOOC的教育教學創新。研討會指導委員會分別於2014年7月在甘肅、2015年8月在台北與台中召開了前兩屆論壇,有效推進了大中華區的MOOC合作研究、建設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