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510家客戶!台積電的危險正式開始,張忠謀的堅持也無濟無事

美方為了應對全球芯片危機,要求台積電、三星等企業限期提交機密數據,今天是最後期限,結果終於塵埃落定。據相關信息顯示,截止目前,名單中暫無企業公開表明,完全拒絕向美方提供數據。也就是說,台積電也已經就此事做出了最後的決定。

台積電做出最後決定

先說下台積電最後的決定:台積電已經回應了美方關於提交供應鏈信息的要求,以協助解決全球芯片短缺問題,同時確保沒有客戶特定數據在此次提交中被披露。有點繞口,簡單說就是,台積電已經答應按時提交數據,但不包括客戶特定的數據。

目前,關於提交數據的整體情況,據媒體披露信息,截至11月7日,已有23家企業與機構已經提交相關信息,這其中就有台積電。值得一提的是,台積電在11月5日就提交了三個檔案,包含公開表格一份,以及兩個包含商業機密的非公開檔案。

而提交數據的截止時間在美當地是11月9日,並且之前公開表態會積極配合的美企英特爾、德企英飛凌,目前依然沒有提交數據。反而,台積電提前交出了答卷。但台積電發言人在郵件中又特彆強調,台積電仍致力於「一如既往地保護客戶的機密」。

韓國方面的態度最有意思,起初是表示強烈不滿,連大使都表示不會提交機密信息。但在美方發出威脅言論後,直接積極配合。昨天表示,韓國科技公司準備「自願」提交部分半導體資料。三星為此糾結了一個多月,最後還是決定提交相關數據。

台積電為何不得不交

三星跟台積電差不多,也是在積極溝通,想要提交部分數據。關於美方索要的數據確實非常詳細,一共需要提交25條,具體包括製程節點、客戶情況、庫存的詳細信息、訂單和實際出貨量、產能和良率等,並且要求提供近三年來的詳細數據!

這些數據很多都是企業的機密,一旦全部提交,等於是將企業的所有底牌全部透露。因為通過這些數據,就可以查清有哪些客戶、客戶的產能、是否有刻意抬價等等。不僅會影響自身售後發展,還會影響到眾多客戶,但他們又不得不答應提交。

首先,他們過度依賴美方。台積電和三星的發展,很大方面都依賴美方,其實也是美方轉移製造的結果。他們不僅使用了美方的技術和設備上,並且大部分客戶也是美企。像三星不僅是答應提交數據,還表示在提交數據後要進一步加強半導體合作。

其次,不提交後果很嚴重。沒有企業願意提交這些商業機密數據,但也沒有企業會完全拒絕提交。因為美方早就表明態度,如果企業不提交,他們有辦法強制企業交出數據。 這點之前已有不少先例,因此要求提交數據的這些企業都不敢再嘗試。

台積電為何有限提交

台積電當然也不會例外,跟之前預料的情況差不多。之前,台積電面對提交數據,態度也是搖擺不定。先是回應不泄露敏感資料,後又表示會按時交出數據。很快又改口且態度強硬,表示不會按美要求「完全上交數據」。如今,又提前有限提交。

台積電這樣做,其實在表示不是完全妥協了,依然是不泄露客戶特定數據。因為台積電目前生產的不同產品有1.16萬種,涉及到510多家客戶。

並且台積電之前多次表示,客戶是其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提交了涉及客戶的數據,不僅會損害客戶利益,還會失信於客戶,這將會影響到台積電未來發展。因此,台積電才會堅持不提交客戶特定數據。關於客戶,張忠謀近日講話也再次強調。

近日,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在一次會議上發表了演講,講述了台積電成長的一系列故事。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關於客戶。他說到,台積電成功的商業模式就是:以客戶是誰為定,不是產品是什麼。他管理策略的第一條就是客戶第一,台積電策略的衡量尺度就是滿足客戶需求。因此,在提交數據上,台積電依然會重視客戶數據。

雖然目前涉及的各方已經基本答應提交數據,台積電也做出了自己的決定。但這件事還不算結束,因為台積電雖然上交了,但沒有客戶特定數據,不一定能達到要求。並且美方一定會利用數據,安排下一步操作,可能要求台積電做出更過分動作。

因此,台積電將面臨更為嚴重的難題,危險才正式開始,張忠謀的堅持恐怕也無濟於事。而對於我們,其實也並不能置身事外,因為其中不少數據會涉及中企。因此,我們也得未雨綢繆,提前做好相應的應對準備,並要繼續加快打造國內芯片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