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老破小裏面住着兩個收藏狂,
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象?
小朋友錢&賈總是北京的一對85後夫妻,他們的家雖然只有60㎡,卻比大房子還能裝。幾百件擺設、老器物與中古傢具全塞滿,儼然是一間「小型博物館」。
認識TA們
在家屋主:小朋友錢&賈總
我們都是汽車媒體從業者,志趣相同,都在家居、手作上有着濃烈的熱情,生活上配合默契,一起做包兒,一起辦婚禮,一起裝修設計我們的家。
房屋信息
使用面積:60㎡
戶型:小兩居
裝修花費:30w
房屋所在地:北京
裝修前,我和家屬達成一致,決定不請設計師,試一試自己設計,過程雖然溝通成本很高,每一處都是我們爭執和默契的結果,現在住在裏面看到每一個角落,想到的都是那些珍貴而有趣的回憶。
戶型圖
我們的家是一套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老屋,長條式戶型,樑柱很多,無法打掉,而且問題很多。
問題1:老房客廳採光差
解決方案:拆牆,改用玻璃隔斷
長條戶型的最大缺點就是進深狹長,客廳位於房子中間,採光特別差,改造時拆掉了卧室和客廳的牆,留下承重埡口,用玻璃隔斷分區,讓陽台的自然光最大面積的照進來。
問題2:衛生間沒有窗、不通風
解決方案:牆上開圓洞
老房子的衛生間沒有窗,小的不得了,我們在客廳與衛生間的牆上開了一個圓洞,定製了一扇小圓窗。
問題3:收藏品數量驚人
解決辦法:「偷牆三尺」做收納
利用房梁、牆面安裝置物架和壁櫃,沿牆擺放一些開放式的架子,開闢出很多收納空間,把收藏品全部展示出來。
超薄鞋櫃,保證空間通透感
鞋櫃:信工北歐
進門區的面積很小,我們將一個窄窄的翻斗鞋櫃掛上牆,底部留出空隙,平時回家「踢掉鞋子-換拖鞋-收鞋子」一系列動作很順暢。
鏡子:Zara home
因為玄關離衣帽間很近,所以沒有做太多收納,只用4個橢圓的復古小隔板做成裝飾角,牆面壁掛圓鏡,讓入戶保留一點寬敞感。
我們喜歡看展,探店,以及旅行,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囤下來一堆冰箱貼、明信片,不想塞進抽屜,把它們統統貼在門和牆上,既是一種裝飾,也是一種回憶的收藏。
為了突出這些小東西,我老公還特意將豬肝色防盜門刷成了淺灰色。
黑色的貓咪掛鐘是從東京的Moma Store買的,不同風格的單品無邊界的混搭,我覺得很有趣。
波浪紋壁燈:回到二十世紀
老房子有很多打不掉的房梁,與其留白,不如利用起來,掛上壁燈,讓夜晚回家變的暖心。
玄關分為兩條動線,往左轉是起居室、卧室和衛生間,往右轉是廚房和衣帽間。
玻璃隔斷代替牆體,彌補室內採光
老房子結構不太重視客廳的功能,原來是小廳大卧,滿足不了我們的生活習慣和功能細分的需求。
我們縮小了卧室面積,用白色的玻璃隔斷代替牆,增加空間通透度還能保證採光。
客廳面積增大以後,被一道樑柱一分為二,分成起居和工作兩個功能區。
為了不浪費可收納空間,屋頂橫樑上設置了三塊隔板做書架,平衡了頂梁的壓抑感,彌補戶型缺陷,因為隔板自帶書擋,不用擔心書會意外墜落。
竹節吊燈:Jonathan adler
被夾在中間的客廳太需要光線了,所以選了一盞28燈球的竹節吊燈,它能一掃客廳的陰霾。
我們希望能讓客廳儘可能地豐富又舒適,配色上採用了大地色系,客廳的轉角牆面刷的是咖啡棕+奶油黃。
藤編椅:宜家茶几:Maison Dada
為了讓配色統一,主沙發是定製的,顏色確認了三回,卻做錯兩回,還好我沒有妥協。
客廳也是小玩意兒的集合地,我喜歡買小零碎勝過買化妝品,於是牆面都被利用了起來,設置了壁掛隔板+收納架,儲物+裝飾二合一,整潔又好看。
物品的擺放比較靈活多變,唯一的缺點就是平時抹灰要勤快點。
推薦一下這個可以藏在沙發後面的小架子,簡直是小戶型沙發的最佳CP,沙發靠上去之後完全隱形。
除了小零碎,中古燈也對我下了迷魂藥,我家的每一件燈具都值得一說,比如牆角的意大利品牌Azucena的黃銅落地燈,它像個芭蕾舞女孩,亭亭玉立,散發出的光極為溫柔 。
因為想要給它一個展示空間,所以置物架沒有完全貫穿整面牆。
綠色燈:HAY黃銅盤:Tom Dixon鋼絲線置物架:Montana
裝修時傢具不是一次性買齊的,找不到合適的,寧願空在那兒,現在的樣子是積攢了4年的成果。
圖中的黃色USM電視櫃是去年在傢具買手店桌椅板凳vintage買的,這家店很妙,有很多包豪斯時期的傢具可以淘。
家屬的收藏和我有點不一樣,他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所以家裡為他特設了一個角落,放的都是瓷器之類的老物件。
相框:Zara home燭台:Klong7號椅:Fritz Hansen
客廳最鬧心也最特別的就是這扇小圓窗,它的靈感來自潛水艇的窗戶,為了解決暗衛的透光和透氣問題。
挖牆嵌入圓窗,讓暗衛通風透氣
圓窗的另一面是衛生間,窗戶可以90度旋轉開合,製作過程頗為曲折,先在某寶上定做了圓框,然後在本地找的玻璃廠安裝的長虹玻璃。
北方的空氣乾燥,每次洗完澡推開窗戶,潮濕空氣飄進屋內,比加濕器還好用。
衛生間定製了對開門,這是從巴黎人民那裡學的,之前住巴黎的民宿很喜歡這樣的設計, 裝修時就找人定做了。
泡泡糖粉色的衛生間是我兒時的一個夢想,使用10*10的小粉磚連同地面一起鋪滿,甜甜暖暖,不膩不躁。
金色收納櫃、透明隔板:Kartell
衛生間的收納,牆角夾縫放置儲物櫃,以及在如廁區的上方安裝擱板,充分利用每一寸牆面。
整體配色上,衛浴五金都用了銀色來搭配,保證視覺的和諧感。
因為衛生間太小,乾濕分離選擇了半牆+玻璃+浴簾的形式,對小空間來說更實用一些。
綠牆拼接烏雲壁紙,空間更放鬆
工作區是卧室擠出的一塊空間,與客廳相連,用色彩來區分。
綠色+烏雲壁紙的拼接,壁紙一直延伸至屋頂,讓工作如同在田野間,抬頭烏雲密布,低頭綠意盎然。
沙發椅:Karimoku燭台:Skultuna掛表:Nordst
工作累了可以到另一側的閱讀區小憩,螺旋狀邊幾其實是從曼谷中古市場背回來的煙灰缸,平時會用它放書籍或香薰。
玻璃隔斷下藏卡座,開發收納功能
燈:Tom Dixon
為了讓陽光儘可能的穿透至客廳,家屬自己設計了整面的玻璃門窗隔斷,卧室一側搭配窗帘保證私密性。
隨便打開一扇窗,都能讓整個屋子享受涼爽的穿堂風。
隔斷下面是木質的箱體結構,既方便儲物收納,又可以用作卡座。
卧室的軟裝搭配追求簡單質樸的質感,床品常換常新,這兩天熱起來換成了更清爽的棉麻布料。
床頭對稱堆疊了4個藤編的收納筐當作床頭櫃,花點小心思擴充收納。
床頭燈是Kartell的小夜燈,無線充電,能隨拿隨走。
吊櫃:二黑木作
床尾設置了藤編的壁櫃,便於存放不同類型的物品。
地上還有一隻法斗,它是一個忠實的小夥伴,24小時守候在門後,其實是一個門擋。
百葉窗+綳紗簾,遮光又遮醜
南陽台是卧室的延伸,還沒有完全布置好,留着慢慢解鎖,目前布置了一個夏天的納涼角。
老破小的窗外無風景,窗戶特意採用了百葉窗+綳紗簾,不光解決遮光問題,還兼顧遮醜,比較有懷舊的感覺。
陽台牆面原來是瓷磚,某一天突然覺得膩了,想要一種自然感,於是鋪了一層劍麻地毯。
陽台和卧室之間的矮牆拆不掉,定製了一塊老榆木板,陳列一些滿載時間痕迹的老物件兒。
烹飪區移到陽台,減少油煙問題
廚房是一字型結構,與北陽台相連。裝修時,我們打掉廚房門和陽台門,增強空氣對流的同時,讓小廚房不再那麼憋屈。
廚房雖小,卻裝進了冰箱、洗衣機、大單槽、油煙機,以及各種小家電,也不會顯得擁擠。
一側櫥櫃,另一側隔板,拿取都方便,而且煙火氣十足。
吊櫃底下加櫥櫃燈,便於照亮料理台。
廚房的收納細節,將牆面充分利用起來,保持檯面整潔,也是空間顯大的小妙招。
烹飪區的位置外移至陽台,遠離室內,最大限度的解決油煙問題,同時用黑色小方磚做了區域劃分。
次卧變衣帽間,多功能使用
衣帽間是次卧改的,左右兩邊用宜家的三組大衣櫃+一個開放式衣架組成。
衣帽間沒安門,為了一丟丟私密性,安裝了落地絲絨窗帘,顏色方面我也是糾結了很久,最終選擇藕荷色。
藤編框:尚尚家居
梳妝台也被我放進了衣帽間,用宜家的隔板替代書桌式的梳妝台,簡單好用,又節約空間。
燈具:Maison Dada亞克力置物架:Zara home
這個房間的朝向是北面,終日沒有陽光,所以就加了一盞大黃燈,亮度高,光線角度好,對於每天化妝的我來說,特別人性化。
衣帽間的小細節,Osvaldo Borsani設計的彩色刺頭的置物架,別看它小小的,掛7頂帽子妥妥的。
除此以外,衣帽間內還放了一個沙發床,偶爾有朋友留宿的時候,這裡也可以變回次卧的功能。
衣帽間與北陽台之間的窗戶改成對開門,讓廚房多了一條動線。濃重介紹一下來自我們大中華的Vintage椅子,這把椅子是爸媽結婚時買的,歷經30年的歷史,依然鋥亮。
入住4年,每一個小物件在某一個瞬間,都會讓一些美好回憶浮現腦海中,連打掃衛生都變的動力十足!
微信ID:TrendsZaijia006
微信ID:TrendsZaijia010
後台回復「轉載」,獲取轉載須知
編輯/Cimon 圖片/屋主小朋友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