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泰基金推出新混基 李響任職1隻產品單位凈值跌破1元「面值」

Photo by Derek Liang on Unsplash

面對大跌,老基金還有過去兩年的收益可以消化,但一批次新基金去年普遍建倉節奏較快,凈值遭遇大幅回撤。統計成立於2020年下半年以來的次新基金,發現有多隻發行規模超百億元的基金凈值跌破1元「面值」。同時,次新基金承壓,基金公司已經開始「花式」留客,比如調整「售賣」基金的結構等。反觀市場上的FOF產品,收益方面,部分FOF產品的凈值逆市增長,今年以來有業績記錄的公募FOF基金產品整體平均收益為5.77%。另外,在增量資金助推下,近期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ETF市值規模正式突破1萬億元,實現了境內ETF產品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3月29日,新基發行市場未重現「超級星期一」。其中,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泰基金」)、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證券(上海)」)、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基金」)均各自發售了一隻混合型基金。


一、基金行業動態

1、多隻規模超百億元次新基金承壓,基金公司開始「花式」留客

市場持續調整,基金經理內心備感煎熬。3月25日,管理規模超500億元的嘉實成長策略組投資總監歸凱向投資者致歉,並分享了控制回撤的方法以及應對策略。道歉的並非只有歸凱一人。此前,匯安基金因為建倉較快,凈值大幅回撤,曾兩度向投資者致歉。面對大跌,老基金還有過去兩年的收益可以消化,但一批次新基金去年普遍建倉節奏較快,凈值遭遇大幅回撤。統計成立於2020年下半年以來的次新基金,發現有多隻發行規模超百億元的基金凈值跌破1元「面值」。

次新基金承壓,基金公司已經開始「花式」留客,比如調整「售賣」基金的結構。例如,上海某頭部基金公司,早已將營銷的重點從成長風格的基金產品和基金經理,轉向長期穩健型的產品和基金經理。在這家基金公司的官方網站上,將「長期出色」、「好基體驗」、「寶藏基」等字眼,放在醒目位置,成為新發基金和持續營銷的關鍵詞。


2、外資私募在中國已走過餘四年曆程,績優者「吸金效應」漸顯

2017年1月,富達國際旗下富達利泰(上海)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註冊成為私募基金管理人,首家外商獨資證券私募管理人由此誕生。至今,外資私募在中國已走過了四年多的歷程。儘管目前外資私募尚難以撼動境內頭部私募機構的江湖地位。不過,他們在風險管理等方面的特點已引起行業普遍關注。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28日,管理規模在10億元至20億元的外資私募機構包括,騰勝投資管理(上海)、惠理投資管理(上海)、橋水(中國)投資管理;管理規模在20億元至50億元之間的外資私募機構包括瑞銀資產管理(上海)、元勝投資管理(上海)、德劭投資管理(上海)。其餘外資私募機構的管理規模低於10億元。


3、部分FOF產品凈值逆市增長,52隻公募FOF基金實現正收益

在A股市場調整背景下,部分FOF產品的凈值逆市增長,FOF通過分散投資於不同資產和策略的管理人,降低組合波動,越來越受到投資者關注。對市場上的FOF產品進行梳理髮現,收益方面,公募FOF產品相比普通基金來說,收益率相對可觀,長期收益持續跑贏大盤指數,對於追求收益的投資者來說更具吸引力;風險方面,公募FOF產品能夠在不過多犧牲投資收益的情況下,平滑產品凈值波動,實現更為出色的風險調整收益,穩定性明顯高於其他基金產品。

在證券市場劇烈震動的背景下,部分FOF產品的凈值逆市增長,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有業績記錄的公募FOF基金產品整體平均收益為5.77%,其中52隻公募FOF基金實現正收益,佔比為28.11%,而滬深300指數同期收益率為-17.4%。FOF通過分散投資於不同資產和策略的管理人,降低組合波動,越來越受到投資者關注。


4、一季度ETF產品發行規模超去年同期,逾14隻產品「一日售罄」

在大公司布局細分賽道、中小公司努力追趕下,ETF產品在今年一季度新基金髮行市場上表現頗為亮眼。數據顯示,截至3月25日,今年以來有65隻ETF產品公告成立,其中絕大多數是權益ETF,合計發行規模達537.07億元,不僅全面超過去年一季度的441.33億元,相比去年全年發行的1,146.21億元,也幾乎接近其一半。

具體來看,今年以來發行規模最大的權益ETF為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業ETF,發行規模為75.55億元;排名其後的是國壽安保中證滬港深300ETF、易方達中證生物科技主題ETF和富國中證細分化工產業主題ETF,發行規模分別為39.36億元、28.14億元和22.56億元。此外,南方中證新能源ETF、鵬華中證細分化工產業主題ETF、華泰柏瑞中證稀土產業ETF和銀華光伏50ETF發行規模均在20億元左右。從發行速度來看,超過50隻ETF產品認購天數均在10天以下,超過14隻產品「一日售罄」。


5、上交所ETF市值規模突破1萬億元,已成立權益ETF類型多樣

在增量資金助推下,近期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ETF市值規模正式突破1萬億元,實現了境內ETF產品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據悉,2020年,滬市48家ETF管理人總共掛牌ETF產品260隻,ETF產品市值規模達9,004億元,較2019年底增長51%,占境內ETF市場總規模的81.9%。大批創新ETF在2020年發行上市,包括首批4隻科創板50ETF、首批4隻上海金ETF及境內首隻跟蹤法國CAC40指數的ETF等。

從已成立的權益ETF類型來看,不但有傳統的醫療保健、證券、食品飲料等品種,也有市場熱門的化工、有色、光伏新能源等品種,更有前瞻布局大數據、稀土、動漫等更加細分的產品。從在發新品種來看,汽車、低碳經濟、機械、物聯網等品種扎堆現身,顯示機構對長期題材和市場熱點的敏銳把握。


二、基金公司動態

1、全球最大上市對沖基金公司英仕曼「閉門謝客」,旗下CTA產品暫停申購

日前,某第三方銷售平台發出一則私募產品「閉門謝客」的通知。雖然私募暫停申購稀鬆平常,但這次有所不同,暫停申購的是一家外資機構旗下的私募產品。該第三方平台宣布,接到管理人的通知,自3月23日起,該平台的英仕曼CTA產品暫停申購。

英仕曼是全球最大的上市對沖基金公司,此次暫停申購的是其在中國境內發行的私募基金。據悉,英仕曼希望為海外資金投資這隻產品留出一部分額度。該人士補充說,這說明這隻產品的規模已經達到一定的量級,以至於英仕曼必須考慮策略容量的問題。類似英仕曼,在苦心經營數年後,如今多家外資機構在產品銷售領域迎來了曙光,產品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漸長,私募機構管理規模逐步提升。


2、發文回懟投資人後,希瓦資產創始人梁宏致歉

3月27日傍晚,上海希瓦資產創始人梁宏在社交平台上發文為此前的言論致歉。他說,「我變成不尊重投資人的典範了。這不行,我只是針對個別人。大部分人都支持我,很多人給我發微信來支持我。非常感動。感謝你們一直以來支持。我在這裡也給大家道歉了,昨天我太粗魯了,也不夠尊重人。合理的建議我都會採納。我要180度轉彎,我錯了,請求大家原諒。」

3月26日,梁宏在論壇發文回懟投資人:「嘰嘰歪歪的全部拉黑,哪怕你是投資人。不要對我指手畫腳,有本事自己贖回自己去炒股。」梁宏隨後自行將帖子刪除,並表示,經過反思,認為自己的行為不妥。


3、工銀瑞信基金袁芳隱形重倉股「出爐」,名下一隻基金全年利潤近44億元

3月27日,工銀瑞信基金披露旗下基金2020年年報。年報數據顯示,由袁芳管理的工銀文體產業A,2020年利潤達到43.93億元,較2019年的6.51億元實現大幅增長。從具體持倉來看,隱形重倉股包括紫金礦業、芒果超媒、葯明康德、移遠通信、杭氧股份等。

袁芳在年報中指出,對2021年全年相對謹慎,成長股估值已處於相對高位,同時2021年宏觀流動性環境的邊際友好程度大概率弱於2020年,預計上下半年或有節奏分化。具體來看,優質成長股依然是主力配置的方向,板塊方面相對看好與海外需求相關的方向。


4、建信基金2020年凈利潤同比下滑9.61%,年末資產規模1.36萬億元

3月26日晚,建設銀行發佈的2020年度報告顯示,子公司建信基金2020年實現凈利潤11.19億元,同比下滑9.61%。截至2020年12月31日,建信基金總資產79.41億元,凈資產68.52億元,建設銀行持有其65%股權。

2020年末,建信基金管理資產總規模達到1.36萬億元,其中公募基金規模為4,655.29億元;專戶業務規模為4,469.14億元;旗下建信資本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管理資產規模達4,511.29億元。


5、60%雪球用戶持有ETF,雪球CEO李楠認為中國ETF行業存近4倍增長空間

3月27日,「2021雪球ETF粉絲節」在上海舉行。雪球聯合創始人、CEO李楠表示,中國ETF行業尚處於發展早期,未來有非常巨大的發展機會。長期來看,中國市場對於ETF的需求終將超越美國。李楠表示,將中國ETF在公募基金中的規模佔比與美國相比,中國的ETF行業還有4倍左右的增長空間。

目前,雪球上關注ETF產品的人數超過550萬,ETF內容總曝光量超過4.6億,有60%的雪球用戶持有ETF。李楠表示,希望在未來,雪球可以作為一個參與者、見證者,為中國的ETF發展貢獻價值和力量。


三、新基金髮行

1、九泰基金推出新混基,李響任職1隻產品單位凈值跌破1元「面值」

3月29日,九泰基金推出了一隻混合型基金,為九泰量化新興產業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九泰量化新興產業」),基金經理為李響。

公開信息顯示,九泰量化新興產業以「採用量化多策略模型,主要投資於新興產業主題相關的證券,同時有效控制組合風險,在力爭控制投資組合風險的前提下,追求資產凈值的長期穩健增值」為投資目標,投資範圍包括國內依法發行上市交易的股票(包含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及其他中國證監會核准或註冊發行的股票)、債券(含國債、金融債、地方政府債、企業債、公司債、央行票據、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超短期融資券、次級債、可轉換債券(含分離交易可轉債)、可交換債券及其他中國證監會允許投資的債券)、資產支持證券、債券回購、銀行存款、同業存單、貨幣市場工具、國債期貨、股指期貨以及法律法規或中國證監會允許基金投資的其他金融工具。

李響,2015年6月加入九泰基金,歷任絕對收益部投資經理、基金經理,現任九泰久興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九泰鴻祥服務升級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九泰久遠量化驅動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等基金經理。加入九泰基金前,李響曾就職於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自2021年3月19日,李響開始管理九泰量化新興產業。截至2021年3月29日,李響正管理着5隻混合型基金和2隻股票型基金。其中,截至2021年3月26日,混基九泰天富改革混合A的單位凈值為0.91元,跌破1元「面值」。


2、華泰證券(上海)新混基發售,魏昊多次換「東家」後首任基金經理

3月29日,華泰證券(上海)發行了一隻混合型基金,為華泰紫金信息科技主題6個月定期開放混合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華泰紫金信息科技6個月定開A」),魏昊擔任基金經理。

公開信息顯示,華泰紫金信息科技6個月定開A以「在嚴格控制風險和保持資產流動性的基礎上,力求實現基金資產的長期穩定增值,為投資者實現超越業績比較基準的收益」為投資目標,投資範圍為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國內依法發行上市的股票(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及其他經中國證監會核准或准予註冊上市的股票)、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允許買賣的規定範圍內的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債券(含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企業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超短期融資券、次級債、可轉換債券、可交換債券)、債券回購、貨幣市場工具、銀行存款、同業存單、資產支持證券、股指期貨、國債期貨以及法律法規或中國證監會允許基金投資的其他金融工具。

魏昊,於2016年6月加入華泰證券(上海),擔任投資經理,同時管理A股和QDII海外股票集合資產管理計劃,2018年7月起擔任權益投資部負責人。此前,魏昊曾先後在海通證券研究所從事行業和公司研究工作、在KGI凱基證券從事A股和港股行業和公司研究、在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擔任投資經理並曾管理全國社保基金和企業年金、在華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公司擔任投資總監管理公司二級市場股票投資及研究團隊。

自2021年3月17日,魏昊開始管理華泰紫金信息科技6個月定開A。截至2021年3月29日,華泰紫金信息科技6個月定開A為魏昊管理的第一隻基金,暫無回報信息。


3、平安基金祭出新混基,張恆4隻基金近1年漲幅表現「遜色」

3月29日,平安基金祭出了一隻混合型基金,為平安鑫瑞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平安鑫瑞混合A」),基金經理為張恆。

公開信息顯示,平安鑫瑞混合A以「在控制風險、確保基金資產良好流動性的前提下,追求較高回報率,力爭實現基金資產長期穩健增值」為投資目標,投資範圍為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國內依法發行上市的股票(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及其他中國證監會允許基金投資的股票、存托憑證)、衍生工具(股指期貨、國債期貨、股票期權、信用衍生品等)、債券(包括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券、企業債券、公司債券、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超短期融資券、次級債券、政府支持機構債、政府支持債券、地方政府債、可轉換債券、可分離交易可轉債、可交換債券及其他中國證監會允許投資的債券)、資產支持證券、債券回購、同業存單、銀行存款(包括協議存款、定期存款及其他銀行存款)、貨幣市場工具、現金等,以及法律法規或中國證監會允許基金投資的其他金融工具。

張恆,2017年11月加入平安基金,曾任固定收益投資部投資經理,平安安享保本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平安鑫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平安大華惠益純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等基金經理;現任平安合正定期開放純債債券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平安惠安純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平安季添盈三個月定期開放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等基金經理。此前,張恆曾先後任職於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景順長城基金、第一創業證券。

自2021年3月18日,張恆開始管理平安鑫瑞混合A。截至2021年3月29日,張恆在手1隻混合型基金、1隻債券指數型基金、2隻定開債券型基金和6隻債券型基金。而張恆管理逾一年的基金共有5隻,其中,截至2021年3月26日,平安惠安債券、平安季添盈定開債A、平安惠合純債、平安惠添純債債券近1年的階段漲幅分別為2.17%、0.4%、1.86%、2.44%,均不敵同期同類平均及滬深300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