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稱,2021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六大賽事今年的比賽日期為:
9月26日柏林馬拉松;
10月3日倫敦馬拉松;
10月10日芝加哥馬拉松;
10月11日波士頓馬拉松;
10月17日東京馬拉松;
11月7日紐約馬拉松。
「六大」全都擠到下半年去了,而且集中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芝馬和波馬竟然還是「背靠背」。顯然,這都是疫情調度的。大滿貫賽事再牛,也牛不過疫情。
「六大」全都放在十月前後,實際上賭的是一個預期:十月這個季節會是疫情防控最好的時節。氣溫條件最好,熱季剛過,冷季未來,即使會有疫情反彈,也還來不及猖獗;人類的防控手段那時也會更有力。眼見的,這上半年怕是不行。所以說,後移有理。
其實,還有政治上的問題。「六大」的一半在最讓人不放心的美國。最懂防疫的「懂王」雖然下去了,美國的防疫一定會好轉嗎?未必。如果積重難返,任誰也是沒招的。
另一個讓人不放心的是英國。疫情嚴重時,英國恨不得封國。下半年英國如能全民免疫當然最好。但,能嗎?
關於防疫,最給人希望的是疫苗。有了疫苗,就能做到全民免疫。這是今年唯一的希望。但即使一個國家全民免疫了,其作用有限;世界上的人是要流動的,比如,各國都會有人去英國參加倫敦馬拉松。而全世界的全民免疫卻絕不是今年就能做到的。人員流動的苛刻限制是今年各國之間人員流動的最大壁壘。
壁壘是必要的,如果能辦成「六大」。
有意在一年內完成「六大」的跑友,今年還真是個機會。時間集中,不用一賽一飛,大大地節約了出行成本。
對跑友體能要求較高的就是「背靠背」那場東京馬拉松。但能力不在我之下的跑友,應該都能完成。
有一種可能對業餘跑者不利,那就是如果哪場比賽辦成精英賽了,業餘跑者就沒有參加的份兒了。
另一個是參賽資格的獲得很難得到保證,如抽籤的比例太低等。當然可以買公益名額,還是有望得到的。
最基本的前提是兩條:有閑+有錢。
我有閑,二缺一。如我這樣的跑者,就別想一年內跑「六大」了。選擇最近的東京馬拉松跑一個吧,比較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