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開戰,美國將被「胖揍一頓」!美國總算有了個明白人!

美國陸軍退役中校丹尼爾·戴維斯,有着21年從軍經歷且曾實戰過4次,他於近日在《國家利益》上發表文章《台海若開戰,美國將被「胖揍一頓」》,表達了對台海局勢的看法。

他的大致觀點如下:

1, 同中國戰爭,目前美國經濟難以支撐;

2, 美國離台海太遠,難以支撐同大國的戰爭;

3, 在東亞,美軍面對中國,無必勝把握;

他最終得出的結論是:美國協防台灣將付出慘重代價,我們實在沒道理在美國利益未受到直接威脅的情況下去承擔戰敗或破產的風險。

戴維斯的這些言論,也許是他真的明白台海局勢,也許只是美軍想找國會要錢的說詞。

從整體上來看,戴維斯的這些觀點同作者有些類似,在早前文章:

《2點原因,台灣怎麼蹦彈都沒用!》

《3個因素,決定了「中美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並不大!》

作者詳細介紹過,中美相比,美國強在遠洋艦隊,而中國則強在陸地。若是遠洋交兵,中國目前還難與美國匹敵,但若在中國近海,中國艦隊在陸基航空兵與陸上導彈的配合下,美國靠兩條航母,基本上沒有取勝的可能性。

還有很關鍵的一點,美國勞師遠征,它缺少在東亞與中國作戰的戰爭支點,如果讓日韓作為攻擊中國的基地,那日韓必然面臨中國的毀滅性打擊,神仙打架讓自己成為炮灰,日韓肯定沒這麼傻。一個很好的印證就是2016年美朝關係緊張時,外界傳言朝鮮將使用火炮攻擊首爾,然後韓國民眾的反戰聲浪一浪高過一浪,等到文在寅上台後,火速改善同朝鮮的關係,然後支持達到歷史新高。

時至今日,如果任何人覺得美國靠海上的兩條航母就能嚇得住中國、就能搞得定中國,那這智商肯定沒處於人類平均水平。

從利益角度來講,台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所在,但它卻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這就決定了中美雙方願意付出的代價不同。台灣對於美國,它僅僅只是美國的一枚棋子而已,在中國沒直接威脅美國利益的情況下,誰願意為一枚棋子來賠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我們真正要留心的大致有3點:

一是當心美國誘發台海衝突

美國已將中國列為戰略競爭對手,千方百計的將中國壓制下去,這是當前美國的重中之重。

然而,美國缺少能將中國壓制下去的戰略手段,想像對付蘇聯一樣來瓦解中國,結果中國人變得更加團結;蓬佩奧試圖對中國開啟「新冷戰」,現在到中歐去拉幫結夥,他前腳走,後腳就遭被訪問國家消毒,不參與。

台海問題就像一枚定時炸彈,始終在那裡,不排除美國自己不參與,但慫恿蔡英文來引爆這枚炸彈,這樣傷了兩岸,但美國卻可以全身而退。

二是當心蔡英文「趕時間」

我們站在蔡英文的角度來思考,她其實也知道,越往後,兩岸實力差距越大,中美力量越趨於平衡,那就意味着越往後,越不可能實現台獨。

如果你是蔡英文,你會怎麼辦?

通常情況下,那肯定是儘可能早的挑有利機遇來不斷推進台獨,甚至鋌而走險,否則越往後越絕望。

最近有消息,台灣耗資80億美元,從美國購進66架F-16V戰機,就是我們需要留心的東西。

三是中國留心印度洋

在作者看來,美國在台海叫陣中國,沒什麼優勢,真正能給中國製造麻煩的,恰恰是在印度洋。

目前,中國的遠洋艦隊還不強,若台海有事,美國與印度勾結,封鎖印度洋,就容易給我們的能源、貿易通道造成一些困難。參看《中國需留心印度洋》

這一點,我們要想到並破解。

上面這些問題,我們需要留心並有萬全準備,若是別人急着助力兩岸一統,我們就可以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噹之勢,完成這項歷史壯舉。

總體說來,時至今天,台獨已沒有機會。通常來講,對陣雙方基本上拼的是資源(人員、礦藏、工農業生產力、土地面積等等),誰的體量更大、誰的資源更多,誰就容易取勝。對於台海,思之觀之有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面對中國大陸時:台灣太小,美國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