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這一波強勢美元是怎麼來的?能持續多久?

澎湃新聞記者 侯嘉成

8月29日,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匯率變化的美元指數突破109.4,一度觸及109.48,續創2002年底以來新高。截至發稿,美元指數漲幅為-0.06%,報108.77。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胡捷對澎湃新聞表示,由於俄烏衝突,歐洲經濟受到能源和糧食供應鏈破損的壓迫,導致通脹高企。但歐央行擔憂經濟增長受損,在加息方面動作遲緩。對比之下,美元利率一路提升,這導致過去一段時間美元兌歐元匯率上升。同時,中國央行調低人民幣貸款利率(LPR)也加大了美元的綜合強勢。而近日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會議上的鷹派表態,更加凸顯了美歐貨幣政策的硬軟差異,直接刺激了美元指數的上升。

建設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研究員曹譽波也對澎湃新聞表示,上周五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年會上的「鷹派」講話令美元收益,而市場對於主要經濟體金融條件收緊強預期下風險情緒下滑,各國主要股指均大幅下跌,避險情緒推高了美元需求。

鮑威爾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8月26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Jackson Hole)專題討論會上的年度講話中再次「放鷹」並表示,儘管7月份的通脹數據有所下降,但單月的數據改善遠未達到FOMC能夠確信通脹已在下降的程度。

中金宏觀認為,這是在對市場過早慶祝通脹見頂與政策轉「鴿」的預期進行糾偏。對於未來的加息路徑,鮑威爾稱美聯儲會堅定加息至足夠限制性的政策區間,以確保通脹能回落至2%。而在打壓需求方面,鮑威爾將其描述為堅定有力且迅速的行動,這或意味着加息仍將「馬不停蹄」,未來一段時間內美國貨幣政策將保持從緊態勢。

胡捷表示,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年會上的表態與其此前的預期一致,這包括了:美國通脹嚴峻,必須以鷹派姿態應對;美國經濟基本面尚可,今年不會進入衰退,金融緊縮仍有良好政策空間。

曹譽波表示,上周初,多名美聯儲官員陸續發表偏「鷹」觀點,但多項經濟數據不及預期,投資者對於美聯儲後續加息路徑的預期因此反覆,美指隨之震蕩。市場已預期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會議上將發表「鷹派」言論,鮑威爾雖未就未來加息路徑給出明確步驟,但簡短且直接地表達了持續加息控制通脹的立場,「長痛不如短痛」,通過總結過去貨幣政策中的三個教訓來強調未來加息控制通脹的決心。

美聯儲持續「放鷹」的原因是什麼?

鮑威爾此次還表示,恢復價格穩定需要在一段時間內保持限制性的貨幣政策。歷史告誡過美聯儲不要「過早」放鬆政策。

中金宏觀認為,這相當於承認通脹頑固,「撲滅」通脹需要更多時間。除了疫情帶來的供給衝擊、前期政策刺激「用力過猛」外,企業生產效率下降、單位勞動力成本上升也是支撐通脹的重要原因。以今年二季度為例,美國新增非農就業總人數高達115萬人,而GDP卻下降了0.6%,這意味着更多的勞動力創造了更少的產出,勞動生產率在下降。

中金宏觀表示,在疫情環境下,企業需要花費更多資源用於確保員工健康、工作場所清潔、供應鏈穩定等,如果沒有疫情,這些資源本可以用於創造更多價值的生產活動,從而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

中金宏觀指出,生產率下降意味着企業難以消化勞動力成本壓力,當企業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時,就會推高通脹。當價格增長(即通脹)與工資增速差距縮小時,往往說明勞動生產率增長放緩甚至停滯。同時,通脹更多取決於單位勞動力成本增速,而不只是工資本身。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核心CPI通脹與工資增速水平已經幾乎相等,單位勞動力成本增速也在過去兩年迅速攀升,對通脹造成上行壓力。

胡捷表示,美聯儲的首要責任是維護美元的價值穩定,即將通脹水平維持在2-3%,其次才是兼顧壓低失業率和幫助經濟增長。當前美國遭遇了40年未見的高通脹,而失業率處於3.5%的低水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期其今年的經濟同比增長率為相對健康的2.3%,因此當務之急是壓低通脹。雖然7月份通脹拐點初現,但下降趨勢遠非穩定,且仍在高位。故其鷹派姿態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曹譽波也表示,8月初,美國通過了《降低通脹法案》,將採取多項舉措為美國通脹降溫。鮑威爾在發言的最開始,就表達了其堅持「鷹派」立場的原因,即價格穩定是美聯儲的責任,也是美國經濟的基石。7月美國CPI增速有所下滑,雖然在部分領域價格增長速度放緩,但美國國內通脹仍處於快速上行階段。同時,在目前美聯儲貨幣政策框架下,強勁的勞動力市場給予了美聯儲持續「鷹派」的底氣。

當下不應對降息有過多期望

展望未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走勢,中金宏觀表示,美聯儲對抗通脹還有很長的路,建議投資者勿對美國貨幣重回寬鬆過度期待。近期市場存在一種觀點,認為隨着美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加,美聯儲將放緩加息,並在明年某個時候開始降息。這種想法或是不成熟的,站在當下,不應對降息有過多奢望。預計美聯儲將繼續加息至2023年,如果8月非農就業和CPI數據表現良好,不排除在9月22日的議息會議上再次加息75個基點。

胡捷也重申了9月美聯儲會議會加息50-75個基點的觀點,而75基點的幾率更大。同時,美聯儲加息會持續到明年第一季度。具體節奏和力度根據通脹數據等調整。如此,今年底美國通脹回落至5-6%,明年底有望降到3%以下。

「由於美元提息和美國經濟相對歐洲經濟的強勢,到明年一季度底為止,美元指數將持續走強,大概率在110-120之間浮動上行。隨着歐元加息動作跟上,美元指數在其後會回落到105-110區間。」胡捷說道。

曹譽波表示,鮑威爾在本次發言中,強調了當前美聯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將通脹降低至2%以下,且基於歷史經驗不會過早放鬆政策。考慮到當前的通脹水平,將通脹壓低至2%以下,需要較長一段時間的緊縮,而對於經濟增長的壓力是必然的。與此同時,非美國家,尤其是歐洲各國受能源缺口擾動時間較長,經濟陷入衰退的壓力更大,歐洲主要央行持續收緊貨幣政策的周期可能偏短,在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出現邊際轉向之前,預計美元指數仍將高位運行。

責任編輯:王傑 圖片編輯:蔣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