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經讀過一本書:《Leo the Late Bloomer》,字面的意思是晚開的花朵。
故事講一隻叫Leo 的小老虎,做什麼都不擅長,他不會讀書,不會寫字,不會畫畫,更重要的是,他從不言語。
作為百獸之王的虎爸爸,焦慮地問媽媽:Leo到底什麼問題?媽媽從容地說:他很好,他沒開竅,只是一朵晚開的花朵。爸爸想:無論怎麼樣,晚開花總比不開強。於是他天天觀察兒子,但是還沒有任何開竅的跡象。
媽媽提醒他:你總盯着他看,他就開不出花啦!於是爸爸不再給孩子壓力,日復一日,冬去春來,只是耐心等待。最終迎來了Leo綻放的那一天,他會寫會畫會讀書,能體面地吃飯,而且他出口成章,送給爸爸媽媽的第一句話就是「I made it!」(我成功了!)
02
Leo綻放成一朵美麗的花,我家也有一朵晚開的花。
兒子是早產,剛出生時他的頭大大的,腿很細。出生後7、8天後才慢慢睜開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圍的一切。
他的脖子很軟,我只好訓練他天天在床上趴幾分鐘。過了一個月,他能抬起頭,脖子也硬朗了許多。
從那時起,我給他讀繪本。七個月時,他已經能指着《我的超級英雄》這本書說「爸爸!」,讀《好餓的小蛇》時,也會配合著我說:「啊嗚!」我為此感到興奮不已。
當我為他的點滴進步感到高興時。我的產假到期了。
我一上班,他的爸爸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給兒子一部接着一部放動畫片,幾乎不和他交流。很明顯,他的語言能力滯後了。14個月時,當鄰居的孩子都能熟練地背誦唐詩時,他只會說「爸爸、媽媽」等幾個有數的詞彙。
03
我想:也許報個早教中心會好一點吧?
早教中心裏,別的小夥伴都在快樂地玩耍,兒子緊緊摟着我的脖子不肯下來。這種場面令我很尷尬。
早教中心的老師對我說:「這孩子是老人帶大的吧?孩子是有語言敏感期的,如果錯過,將來會影響他的一生。你看,豆豆比他才大三天,都會背《三字經》了。來,豆豆背一個!」
不是我玻璃心,我果斷地放棄了報名的念頭。我的初衷是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而不是讓他成為被比較的對象。
兒子情商很高,能用動作表示各種詞的細微之處,就是不開口說話。說實話我的內心特別焦慮,可是我從不在他面前表現出來。
我每天抽出大量的時間給他讀書,和他交流。家長的「喋喋不休」真的可以為孩子創造很好的語言環境。
除了堅持讀書,我給了他自由野蠻的成長空間。他可以在牆上畫畫,也可以在屋裡跳上跳下;他可以爬上餐桌,也可以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撿起掉在地上的雞腿塞進嘴裏。
我鼓勵他和小朋友交流,教他學會分享,所以他的語言能力在快速地發展着。
他不喜歡穿紙尿褲,尿了褲子,會開心地大笑:「尿了,換褲子—」
我在廚房裡熬中藥,他吸了吸鼻子,「媽媽,這是難聞的味道。」他吃飽了會說:「媽媽,看我的肚子圓圓鼓鼓的。」
他學會了用「首先…然後…」這些詞彙,也學會了說:「為什麼…?是因為…」等句式。
雖然他依然分不清"r"和「w」,分不清「你和我",還會口齒不清地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令我們一頭霧水,但我堅信,功夫不負有心人。
04
為了讓他更好的體驗大自然,語言變得更加豐富和多樣,每天帶他出去玩耍,成了我倆最快樂的時光。
大手牽着小手來到小區的花園裡,晨起的時光已經溜走了一部分。陽光密密地斜織着,從樹葉間傾瀉下來。空氣中帶着花草的甜潤,醇美醉人。一隻漂亮的牧羊犬躺在樓下藤椅邊的草地上……啾鳴的鳥雀在草地上起起落落,尋覓,啄食……
兒子喜歡觀察他的老朋友,螞蟻。大的、小的、黃的、黑的、帶翅膀的、不帶翅膀的,都能讓他俯身駐足。白嫩嫩的手指追逐螞蟻的足跡。
「寶寶,這是一隻勤快的小螞蟻哦!」
「真可愛!」兒子仰起臉表達他的認同。說完,抬起小腳就要踩。
「我們不要傷害小動物哦!」我看着他,搖了搖頭。他撤回了自己的小腳,風一樣向遠處跑去。
「媽媽!」他歡快地叫道。我追上去,是一個小小的傘兵----蒲公英。鋸齒狀的葉子,白色的小絨球在風中微微搖晃。毛絨絨的白色在一片翠綠的草地中尤其亮眼。我小心翼翼地摘下小絨球,輕輕一吹,小小的傘兵四處飄散。兒子瞪大眼睛盯着着神奇的一幕,轉身又去草叢中找尋……
小區花園,勤勞的居民,辛勞耕作。各色植物,有了生存的土壤,享受自由的陽光雨露,便爭相發芽、風也似的成長起來,兩個月不到,已是滿地的蔥蘢了...... 花園的一個角落,一串串青綠如瑪瑙的葡萄也會令小小的人兒垂涎欲滴,眼巴巴地望着……
他扭身跑到老爺爺的樓下,抬眼望着西葫蘆的枝蔓肆意的爬上冬青的樹榦,那一抹抹明麗的黃,從掩映的綠葉中掙脫出來。
有時,他會靜靜地坐到我的懷裡,抬起頭,用他那亮晶晶的眼睛看着我,一字一頓地對我說:「媽媽,我愛你。」
這個情景,足以讓累得精疲力盡的我心裏升起無限溫情。
我在想:他會成為什麼樣的男子漢,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娶一個怎麼樣的妻子?
我希望在他的心中種下獨立、樂觀、希望與責任的種子,在未來長出盎然的花朵。而我,會在陪伴與放手中,靜待這花開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