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髒亂差」變身蘭里景區 國慶杭州添了一處鄉村大花園

2018-10-01 16:4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霍翟羿 通訊員 高靜瑋 馬靜怡

這個國慶節,喜歡田園風光的杭州人又多了一個好去處——10月1日,位於西湖區三墩鎮的蘭里景區正式開園,當天就吸引了大批遊客。

這個位於杭州城西的「大花園」,最大的特點就是「景中有村」:景區里有兩個村落和5000多畝農田,讓遊客能盡情領略鄉村風情。

4.5平方公里的「大花園」 遊玩項目眾多

蘭里景區,是一個總面積為4.5平方公里的「大花園」。它靠近繞城高速,北鄰良渚夢棲小鎮,南接西湖大學雲谷校區,距離市中心約15公里。

「蘭里」這個名字來自於一個傳說——相傳在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荀子在良渚講學,曾經帶領弟子在三墩河岸種植蘭草。一時間三墩處處蘭花叢叢,從此這裡就有了這樣一個別緻的雅稱。

這是一個非常有生活氣息的景區。景區里有十多處景點,彩色稻田、四季花田、龍舟碼頭等景觀讓遊客彷彿置身於世外桃源般的田園風光里;台灣特色美食街、房車露營區、鮮花集市等遊覽項目,更是讓不少遊客樂在其中。

整個景區相對比較開放,不設門票,各種各樣的景點和體驗項目散布在4.5平方公里的景區里,逛玩逛吃,足夠消磨上一整天。

而這個景區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也是景區最大的特點,就是「景中有村」——景區內有繞城村、華聯村兩個村落及5000多畝農田,經過全面改造後的美麗鄉村,也成了景區的一部分。

曾經的「髒亂差」村莊 如何變成 「綠美凈」景區?

「前面就是我們的植物水果展示棚和鮮花集市了。大家可以在這裡下車觀賞各種花朵和珍奇熱帶植物,還會有專業種植員為大家講解它們的成長過……」

10月1日上午,26歲的陳曉菁開始了她在導遊崗位上的第一天工作:為前來三墩蘭里景區的遊客介紹景區內的景點。她是蘭里景區所在的華聯村村民。

「以前我們村和繞城村這邊是比較髒亂差的,小作坊也很多。」她回憶,後來這裡進行了土地流轉和改造,整個村子和周邊的土地,變成了現在這樣一個漂亮的大景區,村裡房子的外立面也全部重新裝修過。原來的田地、大棚、門前的湖,都變成了景點。村裡也有很多人把房子租出去做成了民宿、農家樂。

「看到村裡變化這麼大,蠻自豪的。好多遊客都跟我們說,太羨慕你們了,能住在這麼漂亮的地方!」 陳曉菁笑着說。

鄉村華麗變身景點,靠的是西湖區對於繞城、華聯兩村和5000多畝土地的全面改造。「以前,房前一個洗滌廠,房後一個印染坊,家被彩鋼瓦擋得嚴實,一樓一年到頭看不見陽光,附近的河道又黑又臭。」 繞城村村民張鳳坤回憶。

後來,西湖區對三墩鎮繞城村和華聯村實施了全域綜合整治,35天之內,一口氣拆除了40多萬平方米違建,拔除小作坊;同時提出要將這裡打造成宜居宜游的「都市田園綜合體」,集中盤活土地、連片提質農田、統一治理修復鄉村人居環境,把過去的「髒亂差」變成了「綠美凈」。

今年7月起,這裡開展了景區化建設,完成了一系列旅遊配套項目的建設和改造,設置標識標牌、雕塑小品等景觀標識系統冰規划了一系列特色旅遊線路,一切改造工程都對標4A級景區。

以鄉村農業為主題 蘭里要創建國家4A級景區

蘭里景區的不少特色景點,也緊扣着「鄉村」這一主題。

「農旅項目是我們蘭里景區的一大特點。」景區運營方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蘭里本身有深厚的農業文化,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又和企業合作,打造了現代農業產業園,共同開發了農業觀光、農事體驗等農旅項目。」

在蘭里景區,遊客可以通過棧道行走於種植着多彩水稻的稻田之間,與五顏六色的稻田畫「親密接觸」,也能走近在大片的薰衣草、波斯菊花田,和鮮花來一張合影,或是漫步在纏滿了紫蘿和南瓜藤的景區長廊里。 景區還為遊客特別規划了一條秀麗的水上搖櫓船游線,帶領遊客感受水韻風情,深入體驗千年前三墩人「搖船水上」的生活方式。

這個十一假期,蘭里景區還以「豐收蘭里」為主題推出系列活動,包括「收穫蘭里」「情牽蘭里」「愛上蘭里」「品味蘭里」四大篇章。 在活動中,遊客可以參與親子趣味割稻、「毛豆總動員」、「快樂薯願」等農事體驗,還將感受到「邂逅稻田」音樂會帶來的視覺、聽覺和心靈的震撼;更有夜間飛舞的螢火蟲,配遊客觀看最詩意最文藝的星空電影。一系列活動將持續到10月底。

「我們希望能讓蘭里景區成為最美麗的杭州郊野公園,成為打造發達地區新型城鎮化模式的新樣板。」 西湖區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接下來,西湖區將以 「蘭里景區明年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為目標,開發以農耕研學旅遊為核心的各類旅遊項目,將蘭里打造成集生態農業、研學旅遊、運動養生、鄉村民宿、文化創意等特色為一體的現代化都市農業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