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記者 蔣永霞 文/圖)最近,「中國郵政成立奶茶店」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有福建網友稱,自己家樓下的中郵大藥房開了一家奶茶店,名為郵氧的茶。據悉,奶茶店為中國郵政福建公司入股的中郵恆泰葯業開辦的業務,並非郵政業務,但該奶茶店與郵政關係緊密,運營上也攜帶了很多郵政基因。目前已有不少網友去排隊「打卡」,郵氧的茶迅速成為網紅。
奶茶店並不是中國郵政跨界線下零售領域的首秀,在此之前它還做了很多嘗試。近些年來,隨着市場環境的變化,郵政業務量、業務方式都發生了很大改變,中國郵政線下的5萬個營業網點急需被盤活。為此中國郵政集團積極推動郵政網點轉型發展,各地郵政也積極實踐、大膽嘗試,在便民政務、智慧零售、醫藥零售、生鮮零售等領域不斷探索。
中國郵政在網點轉型方面跨出的重要一步當數推出賣菜業務。四年前,各地郵政開始利用遍布城鄉各個角落的郵政網點資源探索「一刻鐘生活圈」,為居民提供蔬菜、水果等生鮮食品。北京郵政還利用郵政網點打造了郵政惠民生活驛站,成為居民家門口的菜店。如今,郵局旁邊的郵政惠民生活驛站越來越多,可是關於它的新聞並不是很多,更別說像奶茶店這樣「一夜成名」。中國郵政的社區菜店做得怎麼樣了?
近日,中國商報記者走訪了北京丰台區的一家郵政惠民生活驛站。這家驛站位於丰台區蓮香園郵政所內,該郵政所面積約30平方米,一小部分區域繼續做着郵政傳統業務,大部分區域則留給了生活驛站。郵政所的營業時間是周二到周日,記者走訪當天恰好是周一,郵政傳統業務區域沒有工作人員上班,生活驛站成了整個郵政所的主角。
位於北京市丰台區的一家郵政惠民生活驛站
丰台區蓮香園郵政所內的郵政傳統業務櫃檯
中國商報記者看到,這家生活驛站的面積不大,只有三排貨架,售賣的商品種類不算很豐富,但當季常吃的果蔬,如蘋果、梨、香蕉、橙子、榴槤、山竹、馬鈴薯、芹菜、豆角、青椒等一應俱全,價格也比較親民。店內牆上到處張貼着郵政惠民的海報,一些商品的展示牌上也標有郵政惠民產品字樣。該生活驛站是會員制,辦卡充值的會員可以享受會員價,三公里內還可以送貨上門。
生活驛站採取會員制,辦卡充值的會員可以享受會員價。
下午3點左右,生活驛站內並沒有顧客,店內僅有的一位工作人員一邊整理貨架,一邊檢查貨品質量。該工作人員稱,今天店裡只有他一人,別的工作人員去其他店幫忙了。「我們店就在居民樓下,平時過來買菜的人也不少,今天早飯後那段時間,我着實忙了一陣。」該工作人員表示,有郵政做背書,居民還是比較認可的。
生活驛站內隨處可見的郵政色彩
儘管到處都是郵政色彩,但是這家生活驛站並不是郵政的直營業務。上述工作人員表示,生活驛站與郵政所不是一回事,二者獨立工作,驛站是郵政與其他商業公司合作的項目。這其實與郵政的藥店、奶茶店是一樣的模式,在網點的跨界嘗試中,郵政充當的是「二房東」角色。
在蓮香園郵政所的郵政惠民生活驛站內,中國商報記者看到牆上貼着一張郵政直采產品的海報,生活驛站門口懸掛的招牌上也打出了郵樂購(中國郵政電商平台)的招牌,但是記者在店內並沒有看到郵政直採的相關產品,也沒有郵樂購的痕迹。這裡雖說是生活驛站,但實質上是一個小型社區菜店,只不過這家菜店開在了郵政所內。
生活驛站內蔬菜區銷售的部分商品
眾所周知,郵政網點不斷進行跨界創新,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傳統郵政業務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小。從郵政網點的變化可以看出,如今的郵局已經不再是傳統的寄包裹、賣郵票的地方,它正在朝着綜合便民服務中心的方向發展,距離消費者越來越近,這也是中國郵政集團對郵政網點的最新定位。從賣菜賣葯到賣奶茶,這是中國郵政網點的變遷升級,也是中國郵政整個體系的變革縮影。只是,在跨界這條路上,中國郵政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