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016「大選」辯論可以說是千呼萬喚始出來,本月27日第一場「總統」辯論就將登場,藍綠橘三方已經磨刀霍霍,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也公開喊話,希望候選人別講些華而不實的口號。
與往屆不同,率先登場的是26日的「副總統」候選人辯論,27日和明年的1月2日,才再進行「總統」候選人辯論,兩場「總統」辯論會形式比照2012年的模式進行,一場安排媒體進行提問,另一場規劃公民提問。而過去辯論會由「四報一社」加公視六家媒體舉辦的傳統有所改變,在民進黨的建議下,增加了三家媒體,包括網媒「沃草」及GOOGLE,對於「沃草」被納入主辦單位之一,新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王炳忠率先質疑黑箱操作。
王炳忠:「沃草」是綠營的網軍、打手、外圍
王炳忠說,「沃草」是「獨派」的公民團體,創辦人柳林瑋當年發動「公民1985行動聯盟」之後,時代力量政黨的黃國昌很欣賞他,把他介紹給「獨派」金主。「獨派」金主也資助柳林瑋,成立「沃草」網路媒體,擴大獨派的聲音。柳林瑋因此擔任「沃草」公司的董事長。只是,「沃草」內部因為公私帳目不明,柳林瑋日前遭檢方判處緩起訴。
王炳忠強調,新新聞雜誌曾報道,「沃草」在「獨派」大佬的引薦下訪問李登輝。「沃草」可以說是李登輝的外圍勢力。他質疑,為什麼「沃草」這個新媒體可以成為「總統」辯論的主辦單位之一?什麼是讓蔡英文點頭的原因?"三立"為什麼也把「沃草」拉進來?其他網媒,例如,NOW NEWS、風傳媒,卻沒有呢?「沃草」就是綠營金主養的打手。
儘管如此,國民黨還是做了讓步,「文傳會主委」林奕華表示,國民黨願意同意,以免被民進黨利用成為破局的借口,妨害民眾的知情權。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說,辯論時間的確拖得很晚,但願意辯論是好事,他也回頭酸了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我不願多說,說不定多講兩句蔡主席就不辯論了。」
這次大選電視辯論,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陣營定位為「牛肉與包裝紙」檢驗,並將主攻兩岸與經濟。國民黨已成立「辯論小組」,成員包括學者游梓翔、溫偉群及林奕華、蘇俊賓等黨務主管和新北市府核心幕僚,每日密訓1至1個半小時,目前以編列題庫為主,由幕僚備妥「問答集」,讓朱模擬回答及攻擊對手各式問題。由於朱立倫是三組候選人中最年輕、最熟悉新媒體的人,幕僚對新增網絡提問的考試形態倒不擔心,以過去諸多專訪考驗,應可應付任何「麻辣提問」。
至於副手王如玄雖沒選戰經驗,但幕僚認為,王是律師出身,又曾經是「內閣閣員」,政策部分比對手熟悉,包括婦女、勞工,甚至財經,因此幕僚會多着墨辯論技巧,尤其回應速度方面不宜過快,避免觀眾聽不清或因此陷入對手陷阱,此外,諸如面對鏡頭表情掌握都是重點。
民進黨對2016候選人蔡英文的辯論密訓,着重引出其個性上「神回」特質,每天模擬實況辯論2、3小時,每次都有團隊20餘人在場,包括智庫要角林全、張景森、施俊吉,及政策部、新聞部成員,以車輪戰輪番提問。
至於「宋瑩配」部分,宋發言人李鴻鈞說,臨時抱佛腳沒用,本身就要有內涵,「今天肚子里沒東西,才要去惡補,肚子里有東西就不需惡補,宋楚瑜從2000年開始就準備到現在。」
備戰辯論 朱直指蔡「模糊空間」
可以看出,對於下周日(27日)即將登場的辯論會,三黨候選人都對自己信心滿滿,磨刀霍霍。據島內媒體報道,藍、橘陣營透露並分析,「大選」開打至今,「兩岸牌」似有遭弱化的現象,如今辯論會在即,不論國民黨或親民黨,正好透過辯論直取蔡英文的「要害」——無法說明清楚「如何」維持兩岸現狀。國、親兩黨都認同「九二共識」是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但蔡英文至今避談「九二共識」,這一點,朱立倫、宋楚瑜勢必逼問沒有「九二共識」,民進黨拿什麼作為兩岸的政治基礎?又如何確保兩岸和平穩定?此外,「逢中必反」也是藍營研議的主攻點之一,並可能羅列民進黨過去「反中」的例子,提醒並讓選民認同——民進黨若勝選,兩岸和平絕對可能受到威脅。
郭台銘:經濟議題才是大選辯論的焦點
以往在選舉前都會發聲的台企大佬郭台銘,昨天至家族墓園紀念亡妻林淑如冥誕,受訪時主動對候選人呼籲,「經濟議題,才是大選辯論的焦點。」候選人應該講清楚、說明白,「今天以納稅義務人的身份」提出來,請三黨候選人講出個具體數字,「不用講4年,只要說2016、17、18年的GDP,要成長多少」,以及相關的經濟「硬指標」,如最低薪資調整、年輕人多久可以買房等,每半年應到「立法院」被檢視,看是否做到。
上屆「大選」的首場辯論會舉行之後,有民調顯示,約有8.8%的民眾因為辯論而改變支持對象,因為馬英九在辯論中表現最好,馬領先蔡的幅度擴大,而對於本屆「大選」的辯論會後,三黨候選人的支持率會有何變化,相信大家都拭目以待。